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冯谖(冯谖)  拼音:féng xuān
孟尝君门下食客。参见「冯驩」条。
《漢語大詞典》:冯谖剑(馮諼劍)
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 唐 钱起 《新丰主人》诗:“客里 冯諼 剑,歌中 宁戚 牛。”参见“ 冯驩弹鋏 ”。
《国语辞典》:冯谖弹铗(冯谖弹铗)  拼音:féng xuān tán jiá
贫士冯谖自信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作下客,因而弹剑柄而歌,要鱼、要车、要养家。后以冯谖弹铗比喻有才华的人暂处困境,有求于人;怀才而受冷遇,心中感到不平。
《国语辞典》:冯谖烧券(冯谖烧券)  拼音:féng xuān shāo quàn
冯谖烧毁了薛地人民欠孟尝君的债券,为孟尝君买得了薛地的民心。见《战国策。齐策四》。后比喻收买民心,博取民望。
《漢語大詞典》:冯谖三窟(馮諼三窟)
指 战国 时 齐 人 冯谖 为 孟尝君 收买 薛 地民心、使 齐王 重用 孟尝君 及为 孟尝君 立宗庙于 薛 之事,致使 孟尝君 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见战国策·齐策四。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深蒙 薛公 折节之礼,而无 冯諼 三窟之效。”参见“ 狡兔三窟 ”。
《國語辭典》: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狡猾的兔子有三处藏身的洞穴。《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比喻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聊斋志异。卷七。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也作「三窟狡兔」。
分類:藏身避祸
《漢語大詞典》:冯谖市义(馮諼市義)
战国 时 孟尝君 使 冯谖 收债于 薛 , 冯谖 焚债契而疾归, 孟尝君 怪之, 冯谖 曰:“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寳,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为典实。《醉醒石》第十回:“ 冯諼 市义归,鼓篋何寂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