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绝句(絕句)  拼音:jué jù
一种近体诗。每首四句而合平仄格律的诗。分每句五个字的五言绝句,及每句七个字的七言绝句两种。
《漢語大詞典》:五言绝句(五言絶句)
诗体之一。始于 南朝 齐 梁 ,至 唐 始定型。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二、四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五言絶句难於七言絶句。”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绝句》:“ 杨伯谦 云:‘五言絶句, 盛唐 初变 六朝 子夜体。’”亦省称“ 五言絶 ”、“ 五絶 ”。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五言絶,调易古;七言絶,调易卑。”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五言絶发源《子夜歌》,别无谬巧,取其天然,二十字如弹丸脱手为妙。”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五絶只二十字,最为难工。”
分類:诗体定型
《漢語大詞典》:孤经绝句(孤經絶句)
无可比附的单条经文和截断的文句。 唐 宋 科举往往以此试士,是当时的一种流弊。新唐书·杨瑒传:“ 瑒 奏:‘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诸司帖明经,不务求述作大指,专取难知,问以孤经絶句或年月日;请自今并帖平文。”亦省作“ 孤絶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自是举司多有聱牙、孤絶、倒拔、筑注之目,文士多於经不精,至有白首举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