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福登

相关人物:共 29 位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天隐,荆溪闵氏子。
早岁失怙,奉母居贫,不能力学,种圃以养。
年二十,始自检束,蔬食盟心,然未识三宝归向,唯对神立誓,若邪念忽起,则默诵《小人閒 居为不善章》,顿然念息。
一日听讲《楞严》“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因自警惕,欲图解脱。
适幻有禅宿来自清凉山唐凝庵,太常吴安节通政延居龙池山,道风远鬯,乃往归之。
虽处尘寰,无心世味,母知其志坚,遂允出家。
万历戊戌,初从芟染,看赵州无字䛡,无有入处,更参未生前本来面目,工候急切,昼三夜三及百馀日,偶展《楞严》见“佛咄阿难云:此非汝心”。
于是,如善财入弥勒楼阁,顿空豁境界,疑情放下。
明年春,随幻有入城至显亲禅堂,问“永嘉大师道:忽然如托空时如何”,幻有一喝,复顾隐曰:“我代尔修行去。
”隐礼拜,便会得宾主照用之句。
复入石城天界寺,谒松云。
貌古腊高,精勤定课,寒暑不移,亲炙久之,获益良多。
又访文斋于能仁寺,敏而能文,出语新奇,令人心畅。
辛丑还山,掩关两载,终日蒲圃,正在忘绝境界之际,忽闻驴鸣,恍然而悟,顿释前疑。
有偈曰:“忽闻驴子叫,惊起当人笑。
万别与千差,非声非色闹。
”自是,见解圆通,了无滞碍。
偶闻风拂松梢,雨打窗纸,口占云:“风声与水声,不必论疏亲。
一耳闻为快,何曾有二音。
”甲辰四月八日,解关趋觐幻有于燕都普照,时已残冬,命呈所见,偈曰:“人说北地寒,我道南方暖。
寒暖不知人,穷人知寒暖。
”异日复徵云:“祇如四料简,汝如何会?
”隐以四法界荅之,幻有首肯。
时古辉老宿博通三藏,讲经于白塔寺,因思古德云“通宗不通教,开口便胡道。
通教不通宗,如蛇入竹筒。
宗教两俱通,如日处虚空。
宗教俱不通,如犬吠茅丛。
”于是更历教海。
会慈圣太后建无遮,大创于台山,静渊主法席,隐亦与焉。
更与妙峰居塔院数月,每当请益,忻羡真诚,苦行建树德业,浩然无穷。
后回京,复与密云南游浙中,谒幻也于天童,高风逸韵,世所罕及。
丁未,还龙池。
明年命隐秉拂,隐辞之。
癸丑命理院事,复辞。
因假岭南静室掩关,幻有以偈寄之云:“老衲于今不坐关,既无住也幸无间。
何曾进又何曾出,只在寻常天地间。
”及闻幻有寂,破关,匍匐归诣龛前。
已而曳杖入关。
居久之,为凝庵居士强之始出,遂归龙池。
庚申,欲编历诸方,偶得山南幽处名磐山,荆溪极深谷也,诛茆为庵,自冬洎春,大雪绵绵,积五十馀日,人迹罕到,徘徊四顾,唯饥禽野兽而已。
储尽粮空,烟爨欲绝,因卓杖语侍曰:“若老僧数尽,即埋此山,他日自然成就伽蓝地也。
”后果藉檀信经营,十二载,竟成丛席。
崇祯七年秋八月,移主湖州上柏山报恩禅院,示众云:“老僧多病不能提持佛法,赖土木瓦石为诸人转大法轮,发诸人大机大用,切不可当面错过,若错过,只知事从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盖隐年已六十矣,当掩关岭南时,顾九畴大史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白云封我圆光户,恰似无人坐室中。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曰:“风送白云归洞去,祇留一个野僧閒 。
”“如何是人境两俱夺?
”曰:“了知四大原非我,白云聚散本无踪。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几度白云来伴我,就里和衣带月眠。
”得法弟子通问箬庵,入室呈颂云:“千玄万妙隔重重,个里无私总不容,一种没弦琴上曲,寒崖吹落五更风。
”隐曰:“玄妙即不问,如何是不隔底句?
”通问拟议,隐便捧之。
复示颂曰:“千波万浪隔重重,识得源头处处通。
根境脱然全体用,拈来物物始从容。”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周理,出杜氏,荞甸人,初字彻融。
后讲《华严》于青莲寺,释理微妙,与《中庸》义多所发明,陶公不退乃请易融为庸。
理生时,白气出屋,乡人异之。
然啼声辍作,三日不止,忽有二僧,闻声登门,为之摩顶。
因请赐名命曰“慧九”。
是夕啼止,家人相庆。
九岁而孤,集于茶蓼。
年十一,入鸡足山礼大觉遍周为师。
先夕,遍梦大莲花生于殿庭。
日中理至,适符其兆。
遍乃忻然为之落发。
然语音蹇涩,期期不明,因礼诵观音三年,一夕梦白衣入室,授药三丸,命吞之。
自是发言,略无滞塞。
后至姚城参密藏大师,遂有省发。
屡跻讲座,为众钦仰,延主妙峰山。
有龙湫,人莫敢犯,岁时宰牲,投之以祀。
明崇祯辛未夏,日方亭午,忽雷雨暴兴,山林撼动。
大众惊骇,侍者持杖立前,欲导之行。
理曰:“将何为?
”曰:“龙作孽,须避耳。
”理叱之。
俄而水溢阶庭,浸及几案。
理不为动,端坐持诵,若无所见。
须臾雨止天霁。
前后林峦,五十馀里,坏山拔木,不可胜纪。
惟寺宇静室,略无损伤,遐迩嗟异,知有神护。
是夕,定中见一王者,乘空而至,告语求书,乃书“善德祠”予之。
又见老妪引一女子,形容妖冶。
理呵之曰:“汝前生作孽,今尚如此,当截汝首。
”即剑光闪烁,飞射而出。
妪与女郎哀伏于前,因为说戒,遣之而去。
自是境物安宁。
明崇祯甲戌,游叩诸方,请藏南都。
时密云说法天童,入室请益,相视莫逆。
欲留不可,辞归滇南,弘法妙峰古庭。
而后二百馀年,祖镫再续,实赖斯人。
著有《曹溪一滴》、《谷响集》、《梦语摘要》及《语录》若干卷。
寂年五十七,僧行四十六。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法忠。号敬堂。新安曹氏子。龆年喜端坐。年十九。游钱塘灵隐寺。遇云水僧激发。遂落发受具。依讲庠数年。行脚入少林。见大千润公。走长安。参遍融笑岩二老。指示心要。稍有启悟。寻入牛山火场。调鍊三业。后归匡庐。爱仰天坪高胜。单丁居之。手植松十馀万本。久之。衲子来集。仰天坪遂成丛林。师为人夷坦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甘苦必同。虽粒米茎菜。必随众乃食。劳务必身先之。不开禅讲门户。一以真实示人。依之者。无论愚智。浸久嘿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家侍父母也。且训人有方。用人有度。出语慨切痛至。听者悚然。无不心领而神会。一众森严。俨然一大垆鞴。以身为教。不用言说。真本色住山人也。刘云峤太史。访师。一见心契。乃为颜其寺。曰云中。憨老人为之记。张洪阳太史。书庐山高三字。赠之旌其志。庚申秋。示微疾。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讫寂然而逝。憨老人复为铭其塔曰。师住云中。二十馀年如一日。视十方衲子如一己。精心为众。未尝以无有异志物我介怀。数语盖实录。师当之无愧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法忠,字敬堂,姓曹氏,歙人也。
母程氏。
生而颖异,幼好端坐,不随儿戏。
稍长,颇厌尘苦,不治家人生产。
年十九,游钱塘灵隐寺,遇云水僧大机即求出家,为染剃执侍三载,未几登坛受具,即依讲肆。
久之,多所参承,然未自信。
遂行脚至少林,依大千润禅师,扣单传之旨。
已而走长安谒遍融月心,指示心要。
寻归五台,时憨山、妙峰同居北台龙门,忠访之于冰雪中,一见心相印契,留居期年。
万历壬午,妙峰之芦芽,与忠同往,遂开丛林,诸所创立忠有力焉。
居三载弃去,入伏牛火场调炼三业。
南还登匡卢,爱其幽胜,诛茅于讲经台,居三载,复还五老峰,匿彩四年。
一日,登仰天坪,乃匡山绝顶,喜其高胜,遂居之。
零丁数祀,渐缉屋宇,久之衲子渐集,忠手植松十馀万本,冀成丛林。
忠恒坦夷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凡细务必以身先,至老不倦,随缘自守,一衲之外无长物,粒米茎菜必与共之,视众如一,平等行慈,无论智愚,浸久默化而不自知。
故来者如归,凡所言论慨切痛至,无不心领神会。
寂于万历庚申秋七月二十一日。
先示微疾,临化端坐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
”言讫默然。
寿八十,腊六十,荼毗收灵骨塔于桃花峰下,憨山为之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又不语僧者,不知何许人,亦无由得其名字姓系。
常居盘山峰顶石岩中,灰头土面,厄坐如枯人。
有谒者,略不一顾,或叩之再三,终不语,因以不语名之。
憨山德清游盘山时,入岩礼请,屹不为动,问之不语,清知非常人,相与对坐,直视默然,寂寂无声。
久之,僧从定起,煮茶唯取一瓯自饮,清亦取一瓯自酌而饮,饮后,歛茶具枯坐如故,清亦端坐。
又久之,起炊饭,饭 ,取一碗一匙自食,清亦取具同食,食后复坐如故,清亦如之。
夜中僧出岩外经行,清亦随之,足音或东西相应。
明日,清知饮时饮、食时食,僧同饮啜如故,入夜经行亦复如是,忽焉七日,终未一语,然已契其恳至,相喻言外。
居久之,僧起问清曰:“仁者何来?
”清曰:“南方来。
”曰:“来此何为?
”曰:“访隐者。
”僧曰:“隐者面目不过尔尔。
”清曰:“入门早已勘破,欲得一语以窥其究竟。
”僧乃笑曰:“余住此三十年,今日始遇一道侣,愿小留。
”清亦安之,不复言去。
清一夜经行,忽然顶门一声,轰如乍雷,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豁然顿空,其境非寻常目前可喻,约五寸香许,渐觉有身心,渐觉脚下实地,渐见山河大地,一切境相还复如故,身心轻快不可言喻,举足如风,迅归严中。
僧乃问曰:“今夜经行何其久耶?
”清举所得境相相告,僧曰:“此色阴境耳,非是本有。
我住此三十馀年,非阴雨风雪,夜夜经行,此境但不著,则不被他昧郤本有。
”清深肯其说,即礼谢就坐,同居月馀。
妙峰登遣使寻至岩中,始兴辞而去。
归以语其所知,犹自叹曰:“此路边境界。
”盖不语僧,犹不语也。
今无可传已。
新续高僧传四集 岩修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 【介绍】: 明僧。苏州府吴江人,俗姓沈,字达观,号紫柏。年十七出家虎丘寺,二十从讲师受具戒参。游五台,至京师,归吴重建楞严废寺。后游大房石经,进隋僧净琬所藏佛舍利。旋以狱词牵连论死,索浴说偈端坐而逝。有《长松茹退集》。(《光绪苏州府志》卷一三四)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真可,字达观,号紫柏,俗出吴江沈氏。尝居嘉善荒墩,五岁不语。有异僧过其门,摩顶谓曰:“此儿出家当为人天师。”言讫不见,遂能言。儿时志气雄放,不可羁勒。年十七,仗剑游塞上。至苏州,遇雨,宿虎丘。闻僧夜诵八十八佛名,心大悦,即薙发。尝过匡山,穷相宗奥义。游五台,至京师,参遍融笑岩诸老发明大事。还。住嘉善景德寺,掩关三年。郡城楞严寺久为势豪割其半,志欲复之。万历壬辰至京,于石经山得佛舍利玉函。闻于慈圣太后,赐紫伽黎迎供,因奏请兴复楞严。又刻藏经于径山,复戒坛于檀柘。西游峨眉,下瞿塘,过荆襄,登太和,憩匡庐,复归宗古寺。后闻憨山师以弘法被难,远戍雷阳。叹曰:“法门无人矣。”南康太守吴宝秀,以矿税被逮,其妻投缳死。叹曰:“阉人横行至此,世道不可为矣。”乃决筴入都,曰:“海印不归,我为法一大负。矿税不止,我救世一大负。传灯录不续,我慧命一大负。舍此一具贫骨,释此三负,不复走王舍城矣。”及妖书狱起,逮入诏狱,执政意在钩党,欲牵连杀之。被笞,血肉狼籍,索浴说偈,坚坐而逝。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句曲沈氏子。十七剃发。游方。闻诵张拙偈。至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大疑。一日斋次忽悟。乃曰。使我在临济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若何。游京师因神宗皇帝。手书金刚经汗下渍纸。疑更当易函遣近侍质师。师进偈曰。御汗一滴。万世津梁。无穷法藏。从此放光。帝大悦。癸卯秋。忽妖书发。帝见章奏甚怜之。法不能免。因逮及拷讯。时神色自如。抵死不屈。腊月五日入狱。法司定罪论死。师说偈曰。一笑繇来别有因。那知大块不容尘。后兹收拾娘生足。铁橛花开不待春。索浴罢嘱侍者曰吾去矣。幸谢江南诸护法。说偈端坐而逝(观千五台山。累载藏经板至径山重刻书本。转发楞严寺流通。洵莫大之功也)。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释真可,字达观,晚号紫柏老人,姓沈氏,其先句曲人,后徙居吴江大湖滩畔。
母梦异人授以桃实,枝叶相附,色鲜而大,寤而有娠。
生时香气盈室,人多奇之,虽在襁褓,貌若潜沈,五岁不语,父母忧之。
有异僧过门,摩顶,谓其父曰:“此儿出家,当为人天师。
”言讫不见。
真遂发语,不异成人。
先是庭中时见巨人迹,尔后不复见。
髫年嬉逐,性独雄猛,状貌魁杰,不喜见妇人,浴不许人先。
一日姊先就浴,乃大怒,自是亲戚妇女莫敢近。
稍长,志益壮,父母不能拘,年十七方仗剑远游塞上,行至姑苏闾门,徘徊市中,天大雨,值虎邱僧明觉冒雨来,相顾遌间,壮其貌,因蔽之以盖,遂同归寺。
具夕餐驩甚,闻僧夜诵八十八佛名,心悦之。
侵晨入觉室,解腰缠十馀金授觉,请剃度,因礼觉为师。
是夜,即兀坐达旦。
觉尝欲募铁十万两,造大钟,真曰:“吾助之。
”径往平湖巨室门外,趺坐三日不食,主人进食不为动,问:“何所为苦行乃尔?
”曰:“欲得铁十万两,造大钟。
”主人立予之,乃受食,载铁回虎邱,归即闭户读书,年馀不越阃,人多敬惮之。
年二十,从讲师受戒具。
尝至嘉兴东塔寺,见僧书《华严经》,跪诵良久,叹曰:“禅者不当如是邪?
”遂之武塘景德寺掩关三年,复回吴门辞觉曰:“吾将行脚诸方,历参知识。
”遂仗策去。
一日,闻僧诵张拙见道偈,至“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乃大疑之,遍书二语于壁间,默思潜索,头面俱肿,偶尔举箸,忽焉而悟。
淩跞诸方,尝言:“使我在临济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他为。
”过匡山,穷相宗奥义。
一日行二十里足痛,更以石砥脚底,至日行二百里乃止,其猛进类此。
游五台至峭壁空岩,见老宿孤坐,因问:“一念未生时如何?
”宿竖一指。
又问:“既生后如何?
”宿展两手。
豁然领解,迹之失所在。
至京师参遍融,问荅之间机锋敏捷,融为折服,因留居焉。
九年复归虎邱省觉。
更至淞江掩关百日,寻至嘉兴见太宰陆光祖,心相契。
先是有密藏道开者,南昌人,弃青衾披剃于南海,闻真风,往归之。
真知为法器,留侍焉。
郡城楞严寺为长水法师疏经处,久废,有力者侵为园亭。
真慨然伤之,欲为恢复计,属开任其事,陆太宰弟云台为建禅堂五楹。
既成,真刺臂血题其柱云:“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法诋佛犹益真修。
”后二十年,太守槐亭蔡公舍赀重脩之,盖真愿力所持也。
居常坐叹道法陵迟,又念大藏卷帙重多,遐方僻陬有终身不闻佛法名字者,欲刻方册易流通,普使见闻,作金刚种子,即有谤者罪当自代。
遂与太宰陆公及司成冯公梦祯、廷尉曾公同亨、囧卿瞿公汝稷一商度之,以开董其事,万历己丑创刻于五台,居四年,以冰雪苦寒,复移于径山寂照庵,工既成,开以病隐去。
初桐城吴公用先为仪曹郎,参道入室,从容及刻藏事,真遽曰:“君与此法有大因缘。
”真化后,吴公出长浙藩,用冯司成初议,脩复化城为径山下院,藏贮经版,人以为真预谶云。
尝于于园书《法华经》,颜书经处曰“墨光亭”。
妙峰建铁塔于芦芽,乃送经置塔中,且与计藏事。
复之都门访憨山于东海,遂走海上至胶西,秋水泛涨,众度必不能渡,真解衣先涉,疾呼众,水已及肩,真跃而前,既渡,顾谓弟子曰:“死生关头,须直过为得耳。
”众皆钦服。
及底都门,访石经山,礼隋琬公塔,念琬公虑三灾劫壤,正法澌灭,创刻石藏于岩洞,感其护法深心泪下如雨。
琬公塔院地已归豪右,矢复之而未果。
乃决策西游蛾嵋,由三晋历关中,跨栈道至蜀,礼普贤。
顺流下瞿塘,过荆襄,登太和,至匡庐寻归宗故址,唯古松一株,寺僧易米五斗,匠石将伐之,有乞者怜而乞米赎之,树赖以存。
真闻而兴感,树根为樵斧剥斲,势将折,真砌石填土,咒愿复生,以卜寺重兴兆。
后树日长,寺竟复,其愿力固如此。
过安庆,阮君自华请游皖公山马祖庵,喜其超绝,属建梵刹。
江阴居士赵我闻谒请出家,遂薙发于山中,命名曰法铠,所谓最后弟子也。
复北游至潭柘,慈圣太后闻之,命近侍陈儒致齐供特赐紫伽黎。
因随过云居,礼石经于雷音寺,启石室,佛座下得金函,贮佛舍利三,光烛岩壑,因奉舍利入内供三日,出帑金重藏于石窟,以圣母赐金赎琬公塔院。
初在潭柘,居常礼佛后方食。
一日,客至误先举食,乃对知事曰:“今日有犯戒者,命尔痛责三十棒,轻则倍之。
”知事愕然,不知为谁,真乃自伏于佛前,受杖如数,股尽墨。
乃云:“众生无始习气,如油入灰牢不可破,苟情折不痛,未易调伏也。
”又与憨山议脩《大明传灯录》,以禅宗凋敝,往浚曹溪以开法脉,先至匡山以待,时癸巳秋七月也。
越三年乙未,憨山供奉圣母赐《大藏经》建海印寺成,以别缘触圣怒,诏逮下狱,鞫无他辞,遣戍雷阳,毁其寺。
真在匡山,闻报,为诵《法华经》百部,冀祐不死。
往探曹溪,回即赴都下救之。
及闻南放,遂待于江浒,执手欷歔曰:“君不生还,吾不有生日。
”濒行且属曰:“吾他日即先君死,后事属君。
”遂长别。
庚子,朝廷以三殿工榷矿税,中使者驻湖口。
南康太守吴宝秀劾奏被逮,其夫人哀愤以环死。
真在匡山闻之,曰:“时事至此,其如世道何!
”遂杖策赴都门。
吴入狱,真多方调护,授以毗舍浮佛半偈,谓诵满十万,当出狱。
吴持至八万声,果蒙上意解,得末减。
每叹法门无人,谓:“憨山不归,则吾出世一大负;矿税不止,则吾救世一大负;传灯未赎,则我慧命一大负。
若释此三负,当不复入王舍城矣。
”居无何,妖书发,震动中外,忌者乘间劾真,竟以是罹难,及输司寇,乃索浴罢,属侍者性田曰:“吾去矣,幸谢江南诸护法。
”因说偈端坐而逝。
御史曹公学程以建言逮系,闻之即趋至,抚之曰:“师去得好。
”真复开目视之,微笑悠然而息,时癸卯十二月十七日也。
世寿六十有一,法腊四十有一,越十一年乙卯葬于双径山。
后弟子法铠启之,以丙辰十一月十九日荼毗,归灵骨塔于五峰内文殊台。
真生平以荷负大法为怀,每见古刹荒废必思恢复,始从楞严,终至归宗云居,重兴梵刹一十五所。
既刻大藏,凡古尊宿语录,若寂音尊者所著诸经论文集,及苏长公易解,尽搜刻之行于世。
性耽山水,云行鸟飞,一衲无馀,气雄体丰,面目严冷,而立心最慈。
每示弟子,必令自参以发其悟,直至疑根尽拔而后已。
所著有《内外集》若干卷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2—682 【介绍】: 唐僧。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京兆长安人,俗姓尉迟,字洪道。十七岁出家,为玄奘弟子。受瑜伽唯识宗,又从学因明学。著论凡百部,时号“百本论师”、“百部疏主”。性豪侈,出必三车,亦号“三车法师”。从玄奘译经于慈恩寺之翻经院,勤著述,后人呼为慈恩法师,后尊为法相显理宗。有《成唯识论述记》、《因明入正理论疏》、《弥勒上生经疏》、《法华经疏》等。
全唐诗续补遗
窥基,姓尉迟,字洪道,长安人。玄奘弟子。入慈恩寺随师译经,著作甚多。世称慈恩大师。永淳元年卒,年五十一。诗一首。(《全唐诗》无窥基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字洪道。姓尉迟氏。裔出拓拔魏之尉迟部。今为京兆人。祖罗迦。隋代州西镇将。考宗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恭则诸父也。母裴氏梦吞月轮而孕。及生与群儿异。其自序云。九岁丁内艰。渐疏浮俗。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师事玄奘法师。学五天竺语。始住广福寺。寻迁大慈恩寺。明敏绝人。其犍度跋渠。过目即忆。年二十五。诏入译馆。时奘师方译唯识论。诏基与昉尚光寺。同职润色。基慨然请独任其责。奘许之。而辞其佗。于是随译随疏。旦夕讲说。即欲流通。而西明寺测法师者。俊快才也。赂阍者窥瞰得之。乃于其寺鸣犍稚。集僧开演。基闻之而惭。奘勉之曰。测公未达因明。那足弘演。遂为披究陈那三枝纵横立破述义命章等指。而基进矣。且尝谓之曰。瑜伽五性宗法。惟汝知之。后登太行。历五台。夜宿西河古佛宇中。梦身居半岩。觉无量人唱苦恼声。旋陟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至此。顷之。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其声。不见其形也。童子投与之剑曰。汝剖腹当见矣。基剖之。有光二道出腹中。辉映山下无数受苦之人。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委之而去。且尤未决其梦。是夕寺光发藏中。探之得弥勒上生经。始寤前梦。必慈氏俾之造疏耳。援毫之次。得舍利。如含挑如黄梁粒。相连而陨。皆红润可爱者无数。初奘公之发西竺也。从尼犍子卜之。曰吉。弟子生矣。则知奘公之业。而基承之。夫岂其偶然哉。自博陵出法华大疏以扬化。而归京师。常与翻译。旧人律师宣公往来。宣公者不测人也。每日中则诸天送供。一日基往。送供者久不至。基去乃至。宣问之。答曰。适以大乘菩萨在。善神翼卫者多。我曹无路而入。故迟耳。永淳元年壬午十一月十三日。以疾卒于慈恩寺翻经馆。寿五十一。葬樊村。祔三藏奘法师之莹。基平生造弥勒像。日对其像。诵菩萨戒一遍。复于五台。琢玉石文殊菩萨像。书金字般若经。生则体发光明。烂然不可正视。死而迁塔。则见齿四十根。如玉。不小坏。噫异哉。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窥基。
字洪道。
姓尉迟氏。
京兆长安人也。
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
号尉迟部。
如中华之诸侯国。
入华则以部为姓也。
魏平东将军说。
六代孙孟都生罗迦。
为隋代州西镇将。
乃基祖焉。
考讳宗。
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
其鄂国公德则诸父也。
唐书有传。
基母裴氏。
梦掌月轮吞之。
寤而有孕。
及乎盈月诞。
弥与群儿弗类。
数方诵习神晤精爽。
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
脱或因缘。
相扣度为弟子。
则吾法有寄矣。
复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
就尼犍子边。
占得卦甚吉。
师但东归哲资生矣。
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
父曰。
伊类粗悍那胜教诏。
奘曰。
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
非某不识。
父虽然诺。
基亦强拒。
激勉再三。
拜以从命。
奋然抗声曰。
听我三事方誓出家。
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
奘先以欲勾牵。
后今入佛智。
佯而肯焉。
行驾累载前之所欲。
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
即贞观二十二年也。
一基自序云。
九岁丁艰渐疏浮俗。
若然者三车之说。
乃厚诬也。
至年十七遂预缁林。
及乎入法。
奉敕为奘师弟子。
始住广福寺。
寻奉别敕选聪慧颖脱者。
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
解纷开结统综条然。
闻见者无不叹伏。
凡百犍度跋渠。
一览无差。
宁劳再忆。
年二十五应诏译经。
讲通大小乘教三十馀本。
创意留心勤勤著述。
盖切问而近思。
其则不远矣。
造疏计可百本。
奘所译唯识论。
初与昉尚光四人同受润色执笔捡文纂义。
数朝之后基求退焉。
奘问之。
对曰。
夕梦金容晨趋白马。
虽得法门之糟粕。
然失玄源之醇粹。
某不愿立功于参糅。
若意成一本。
受责则有所归。
奘遂许之。
以理遣三贤独委于基。
此乃量材授任也。
时随受撰录所闻。
讲周疏毕。
无何西明寺测法师亦俊朗之器。
于唯识论讲场得计于阍者赂之以金。
潜隐厥形。
听寻联缀亦疏通论旨。
犹数座方毕测于西明寺鸣椎集僧称讲此论。
基闻之惭居其后不胜怅怏。
奘勉之曰。
测公虽造疏未达因明。
遂为讲陈那之论。
基大善三支。
纵横立破述义命章。
前无与比。
又云。
请奘师唯为己讲瑜伽论。
还被测公同前盗听先讲。
奘曰。
五性宗法唯汝流通。
他人则否。
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
至西河古佛宇中宿。
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
冥昧之间初不忍闻。
徙步陟彼层峰。
皆琉璃色。
尽见诸国土。
仰望一城。
城中有声曰。
住住。
咄基公未合到此。
斯须二天童自城出。
问曰。
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
答曰。
我闻声而不见形。
童子遂投与剑一镡曰。
剖腹当见矣。
基自剖之。
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
见无数人受其极苦。
时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投之。
捧得而去。
及旦惊异未已。
过信夜寺中有光。
久而不灭。
寻视之数轴发光者。
探之得弥勒上生经。
乃忆前梦必慈氏令我造疏通畅厥理耳。
遂援毫次。
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
如吴含桃许大。
红色可爱。
次零然而下者。
状如黄梁粟粒。
一云。
行至太原传法。
三车自随。
前乘经论箱帙。
中乘自御。
后乘家妓女仆食馔。
于路间遇一老父。
问乘何人。
对曰。
家属。
父曰。
知法甚精。
携家属偕。
恐不称教基闻之顿悔前非。
翛然独往。
老父则文殊菩萨也。
此亦卮语矣。
随奘在玉华宫。
参译之际三车何处安置乎。
基随处化徒。
获益者众。
东行博陵有请讲法华经。
遂造大疏焉。
及归本寺恒与翻译旧人往还。
屡谒宣律师。
宣每有诸天王使者执事。
或冥告杂务。
尔日基去方来。
宣怪其迟暮。
对曰。
适者大乘菩萨在此。
善神翼从者多。
我曹神通为他所制。
故尔。
以永淳元年壬午示疾。
至十一月十三日。
长往于慈恩寺翻经院。
春秋五十一。
法腊无闻。
葬于樊村北渠。
祔三藏奘师茔陇焉。
弟子哀恸。
馀外执绋。
会葬黑白之众盈于山谷。
基生常勇进造弥勒像。
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
愿生兜率。
求其志也。
乃发通身光瑞。
烂然可观。
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萨像。
写金字般若经毕。
亦发神光焉。
弟子相继取基为折中。
视之如奘在焉。
太和四年庚戌七月癸酉。
迁塔于平原。
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
徙棺见基齿。
有四十根不断玉如。
众弹指言。
是佛之一相焉。
凡今天下佛寺图形。
号曰百本疏主真高宗大帝制赞。
一云玄宗。
然基魁梧堂堂。
有桓赳之气。
而慈济之心。
诲人不倦。
自天然也。
其符彩则项负玉枕。
面部宏伟交手十指若印契焉。
名讳上字多出没不同者。
为以慈恩传中云。
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
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令大乘基奉表奏闻。
请御制序。
至十二月七日。
通事舍人冯义宣。
由此云。
灵基开元录为窥基。
或言乘基非也。
彼曰大乘基。
盖慧立彦悰。
不全斥故云大乘基。
如言不听泰耳。
犹谨遣大乘光奉表同也。
今海内呼慈恩法师焉。
系曰。
性相义门至唐方见大备也。
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
基乃守文述作之宗。
唯祖与宗百世不除之祀也。
盖功德被物。
广矣。
大矣。
奘苟无基则何祖张其学乎。
开天下人眼目乎。
二师立功与言。
俱不朽也。
然则基也。
鄂公犹子。
奘师门生。
所谓将家来为法将。
千载一人而已。
故书有之。
厥父菑厥子乃肯播。
矧能肯穫。
其百本疏主之谓欤。
神僧传·卷第六
释窥基。
字洪道。
姓尉迟氏。
京兆长安人也。
初基之生母裴氏。
梦掌月轮吞之。
寤而有孕。
及乎盈月弥。
与群儿弗类。
数方诵习神晤精爽。
至年十七遂预缁林。
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弟子。
始住广福寺。
寻奉敕选聪慧颖脱者。
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诸佛法。
后游五台山登太行。
至西河古佛宇中宿。
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
冥昧之间初不忍闻。
徒步陟彼层峰。
皆琉璃色。
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
城中有声曰。
住住咄。
基公未合到此。
斯须二天童自城出。
问曰。
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
答曰。
我闻声而不见形。
童子遂投与一剑曰。
剖腹当见矣。
基自剖之。
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
见无数人受苦。
时童子入城持纸二及笔投捧而去。
基极惊异。
明日于寺中得弥勒上生经。
以为弥勒化现。
欲开广之。
遂援毫而授。
笔端舍利累累而下。
尝造玉文殊像及金写大般若经。
皆获瑞应。
初宣律师以弘律感天厨供馔。
每薄基三车之玩不甚为礼。
基尝访宣。
其日过午。
而天馔不至。
及基辞去天神乃降。
宣责以后时。
天神曰。
适见大乘菩萨在此。
翊卫严甚。
故无自而入。
宣闻之大惊。
于是遐迩增敬焉。
先是奘公亲搜西域戒贤瑜伽师地论惟识宗。
而师尽领其妙。
世谓之慈恩教。
以永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卒于慈恩寺翻经院。
春秋五十一。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释镇澄,字空印,姓李氏,苑平人也。
父仲武,母李氏,梦一僧持锡入室,觉而遂生。
幼性聪慧,不类凡儿嬉戏,喜作膜拜。
年十五投西山广应寺礼引公得度为沙弥,服勤三年,登堂受具。
一江沣、西峰深、守庵中诸师弘教于大都,澄寻依讲肄,参穷性相宗旨,融贯《华严》,靡不该练,如是者十馀年。
复从小山、芺岩究西来密意,妙契心印,一时义学推为上首。
明万历壬午,憨山妙峰结隐五台,将集海内耆硕建无遮法会,招澄至,欣然相许。
以所居紫霞兰若居之,壁观三年,大有开悟。
塔院主人大方广公请脩《清凉传》,随留讲诸经,声光赫奕,四方学者日益集。
未几,与云峰创狮子窟,建万佛琉璃塔,遂成丛林,讲演《华严》,学者数千指,坐寒岩冰雪俨金刚窟中也。
慈圣太后为国祈福,注念台山,闻澄风雅重之,特赐《大藏经》。
寻复命澄于都城千佛寺讲所著《楞严正观》,复于慈因寺讲演诸经,时妙峰造千佛铜殿于大显通寺,神宗嘉其功行,命重脩,更赐额曰“永明”。
建七处九会道场,延诸法师讲演《华严》,以澄主第一座。
会罢,以古竹林寺文殊现身处也,废久,复缉所用,多出内帑,不日而成。
更集学子重讲《华严疏》,复脩南台为文殊化境。
自是疲于津梁,遂谢诸弟子,默然兀坐。
顷之,示微疾,犹危坐三日夜,中宵寂然而逝,万历丁巳六月十四日也。
世寿七十有一,僧腊五十有奇,塔于竹林之左。
澄生而安重,寡言笑,律身甚严,而处众以和,说法三十馀年,三演《华严》,虽登高座,万指围绕,意若无人。
天厨日至,而疏粝自如。
居尝专注理观,胁不至席,渊沈静默,老无惰容。
受法弟子以千百计,出其门者率皆质朴无浮习。
其于讲演,提纲挈要,时出新意,北方法席之盛,稽之前辈无出其右者。
所著有《楞严正观》、《金刚正眼》、《般若照真论》、《因明起信摄论》、《永嘉集诸解》行于世。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八
禅师了万者。
号一山。
临川人也。
其先金氏。
为江右显族。
万生貌瘠。
而秀气格精厉。
八岁指挥群小。
肃若朝堂。
又八岁好学。
以淹博著声。
每叹孟轲氏未达性理。
同辈惊其狂。
万曰。
圣贤亦犹人也。
何无是非眼目乎。
乃毅然求佛为师竟。
于金溪常乐院弃发。
是夕芝产户枢。
院主卜之。
得乾之九五。
占者曰。
刚健中正圣徵也。
当为法王。
万遂游方。
遍见名宿。
得旨于东叟颖。
住后尝谓及门者曰。
我当时初参偃。
溪闻尊宿。
闻以为我齿牙超迈。
每同商略古今间。
谓我曰。
子姿质铦利。
山僧实不及子。
但有一著。
若识得。
山僧在子脚底。
我虽不测弃去。
未尝不珍味其语。
又见灵隐荆叟珏禅师。
亦蒙隆遇。
珏曰。
近日法社凄凉。
鲜合中道。
太过者生易。
不及者生疲。
疲病庶几可振。
易病难医。
何也。
佛祖境界非世聪之可测度。
彼时虽铭。
其说不能当下庆快。
如是展转。
所历非一。
大抵遮前护后。
遂乃拨妄求真。
及到南屏。
惟吾师东叟颖和尚。
能捋下铁面。
当众以如意指我曰。
万书记文彩灿烂。
应酬时机。
则不无管取涅槃堂里一字也用。
不著彼时。
我心识俱丧。
乃强曰。
何也。
吾师曰。
别人根钝。
不得利子。
则根利不能钝。
我对曰。
岂无方便。
师曰。
又恁么去也。
自此启口说不出。
举笔写不出。
一日偶经神祠。
见纸钱灰旋风飞起。
尽亡所执。
吾师遂以妙峰师翁禅板如意。
交付于我。
我今日举著大似。
一回吃水。
一回咽矣。
妙峰名之善妙喜之嗣也。
万为人鲠直。
少含蓄好。
樊励后学。
见有小善可录。
必展转发明。
人亦不敢伪。
或有过。
则曰。
人非圣贤。
孰能免焉。
改之为贵人。
亦不敢饰。
至若事关法化。
知见差讹。
则切直千馀言犹不已。
当时以此惮而怀之。
初住天台之寒岩寺。
三年移仙居之紫箨山。
大阐法化。
有僧问曰。
紫箨山庭如锦绣。
是谁按拍画图中。
万曰。
深沙休努眼。
僧顾左右曰。
道甚么。
曰。
碧水浪吞钩。
僧曰。
将谓歌谣风日煖。
元来鼓角阵云深。
曰。
八千子弟归何处。
消瘦秋空一笛霜。
僧曰。
恁么则山河无意属英雄也。
曰。
摘杨花。
僧次日复进曰。
昨日公案未圆。
乞师再垂方便。
万曰。
分付直岁不得。
普请曰。
古老头巾真难共语。
万掷下拄杖。
僧出大叫曰。
紫箨老汉今日方始瞥地。
万便休。
十载迁疏山。
疏山旧例。
住持须通刺当道。
万辄不可曰。
孔席不煖。
墨突不黔。
诚各行其志也。
况我圆顶之夫。
何天不可翱翔。
乃为三间古院。
委曲权门。
是则法化未弘。
僧风先扫地矣。
当道议不合。
万留偈法堂。
飘然而去。
偈曰。
叠叠韶华一杖藜。
白云到处有山栖。
等閒爱种蟠桃核。
不把春红赚马蹄。
江淮总统闻万高标。
会诸山于灵隐。
直指堂议。
以开先迎万。
或度其厌丛林不肯来。
有耆宿曰。
万公必来也。
彼虽起居萧洒。
然瞿瞿以法门纲目为任。
若致之以诚。
即十字街头肩栲栳养閒汉。
彼亦欣乐。
况开先为山林之胜。
且便于衲子。
公岂木强人乎。
公必来也。
万果携数禅衲。
惠然而来。
有偈曰。
刹竿扶起本无心。
教外金襕影自深。
肯著三三前后力。
波涛陆地起龙吟。
于是开先鼎新。
英俊大聚。
扣问之外。
从未只字。
干及豪贵。
其时道俗蒙万示语。
如获珙璧。
笑隐来参。
万审其机缘。
指往百丈。
为晦机嗣。
无我之风。
海内仰之。
又十载住东瓯江心寺。
少不适意。
又弃去。
寺众数百泣挽随。
至冯公岭不从。
万尝曰。
古人因学道。
以立丛林。
事事随缘。
法法周备。
为住持者。
观会中或有一个半个。
实心务本。
则当不顾安危。
竭力支撑。
虽社庙神坛。
亦可居而不愧。
今人计丛林以学道。
或三百五百。
不顾日逐。
何所用心。
但云。
头头合辙。
物物圆融。
乃崇尚土木。
鹭伺豪家。
然后窃虚器传子孙。
与蚖蛇恋窟。
明无少异。
毫厘既差。
千里悬隔。
良可悲夫。
晚年匡庐月涧明公。
迎万归东溪。
万翩然命棹曰。
满望春江兴不违。
一波才动万波随。
烟岚调拍如相委。
何待芳心托子规。
月涧殁。
开先之众复请万。
万力却之曰。
我住持三十载。
而法化寥寥。
更何所望。
而不休乎。
且精神非壮盛之时也。
诸公不复言。
皇庆壬子。
十一月二十六日。
示疾。
越七日。
命浴更衣。
据室危坐。
书诀众语。
俨然而化。
阇维。
收五色舍利。
大如菽。
不可计。
目睛齿牙顶骨不坏。
时改建豫章乌遮塔。
江西行省丞相干赤命以旧藏释尊舍利奉于中。
遣使分一山万禅师目睛舍利。
以宝匣秘之。
陪葬焉。
馀舍利塔东溪。
赞曰。
名位虚器也。
道德实迹也。
据虚器而核实迹。
则失矣。
余观万公平生。
住持独持大体。
熙于实迹不以名位自累。
少不合辄。
弃去。
此其节概。
大过于人。
应庵曰。
衲僧当著草鞋住院。
良有以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洪上,字梵庵,姓赵氏,普安人也,家世儒素。
洪生之夕,其母梦白鹤飞翔集于屋瓦,寤而婉子,以为祥也。
未几失怙,孑然孤幼,殷殷奉母。
长历世变,远避入滇,渐达腾越,依毗卢寺大藏祝发,时明天启六年也。
欲穷我空之理,离生死之苦,阐心勤求,食寝俱废,因读《楞严》有省,虔礼观音。
一夕,定中见金身菩萨,千眼所视,千手所指,森然丛集,方惊愕间,菩萨乃分一手眼授之,出定独觉异香满室,自是心地清凉,精进倍蓰。
复参妙峰野愚,指示理谛,皆得證明。
游寻甸钟灵,见山峦环拱,林壑幽秀,乃刈草为庵,独处数载,始回黔,改宅为寺,名曰“慈云”,以饭游侣。
及再至滇,会城荐绅延主斗光,大弘法席。
己亥春,迁锡易隆,即示微疾,留偈示众,偈曰:“十方三世总无明,会彻无明无不明。
随缘应物无他事,只在当人善用心。
”寂年六十三,荼毗,骨莹白有光。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光龙,字蟠卿,号在明,福建安溪县人,明末翰林。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光龙中式癸未科二甲第五十名进士,后授翰林院检讨。
明亡后归隐,相传他和僧人参唯、德林、天问等「妙峰三高」跟随隆武帝隐居安溪妙峰山,日间称师徒,夜间行君臣礼,隆武帝死后负责安葬。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