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6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古风(续上)
赠张先生(1025年) 北宋 · 范仲淹
应是少微星,又云严君平。
浩歌七十馀,未尝识戈兵。
康宁福已大,清静道自生。
邈与神仙期,不犯宠辱惊。
读易梦周公,大得天地情。
养志学浮丘,久鍊日月精。
寿存金石性,啸作鸾凤声。
阴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
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
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非谓钟鼎重,非谓箪瓢轻。
素闻前哲道,欲向圣朝行。
风尘三十六,未作万人英。
乃闻头角者,五神长战争。
祸福有倚伏,富贵多亏盈。
金门不乏隽,白云宜退耕。
人间有嵩华,栖之比蓬瀛。
芝田春蔼蔼,玉涧昼铮铮。
峰峦多秀色,杉桂一何清。
月壑认瑶池,花岩列锦城。
朱铉冉冉奏,金醴迟迟倾。
相劝绮季徒,颓玉信纵横。
此乐不寻常,何苦事浮荣。
愿师先觉者,远远濯吾缨。

明月谣(1025年) 北宋 · 范仲淹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
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
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
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
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
奏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
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
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上汉谣(1025年) 北宋 · 范仲淹
真人累阴德,闻之三十天。
一朝鸾鹤来,高举为神仙。
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下有脩真者,望拜何拳拳。
愿君银台上,侍帝玉案前。
当有人间问,请为天下宣。
自从混沌死,淳风日衰靡。
百王道不同,万物情多诡。
尧舜累代仁,弦歌始能治。
桀纣一旦非,宗庙自然(原校:一作白日)毁。
是非既循环,兴亡亦继轨。
福至在朱门,祸来先赤子。
尝闻自天意,天意岂如此。
何为治乱间,多言历数尔。
愿天赐吾君,如天千万(四库本作古)春。
明与日月久,恩将雨露均。
帝力何可见,物情自欣欣。
人复不言天,天亦不伤人。
天人两相忘,逍遥何有乡
吾当饮且歌,不知羲与黄。

清风谣(1025年) 北宋 · 范仲淹
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
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回。
飘飘度清汉,浮云安在哉。
万古郁结心,一旦为君开。
有客慰所思,临风久徘徊。
神若游华胥,身疑立天台。
极渴饮沆瀣,大暑执琼瑰。
旷如携松丘,腾上烟霞游。
熙如揖庄老,语人(四库本作入)逍遥道。
朱弦鼓其薰,可以解吾民。
沧浪比其清,可以濯吾缨。
愿此阳春时,勿使飘暴生。
千灵无结愠,万卉不摧荣。
庶几宋玉赋,聊广楚王情。

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1023年) 北宋 · 范仲淹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黄。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
栽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
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上都行送张伯玉(1034年) 北宋 · 范仲淹
上都有圣人,日月一以新。
晔晔天下才,西走尧舜宾。
百谷望东浸,万星依北辰。
直者为之辕,曲者为之轮。
一材不复遗,况此席上珍。
南山张公子,气象清且淳。
怀有绮绣文,朝无瓜瓞亲。
寸心如铁石,不羞贱与贫。
买臣起白社,贾谊富青春。
宝此金辘轳,去去延平津。

驯鸥咏(1025年) 北宋 · 范仲淹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
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
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
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
何以狎溪人,溪人淡无营。
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
徘徊两无猜,何慕亦何惊。
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
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
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五代云雷屯,九野皆龙战。
闻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
樊公江表来,经纶速如电。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
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大勋未大赏,积庆宜无穷。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水。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

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
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
接胜如云舒,禦敌如山止。
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
入险汉将危,奇兵翻背水。
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
南轩春日长,国手相得喜。
泰山不碍目,疾雷不经耳。
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
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脩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其二 君子树(1034年)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其三 松风阁(1034年)
此阁宜登临,上有松风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箫韶音。
明月万里时,何必开绿琴。
凤皇下云霓,锵锵呜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传于今。
洁如庖羲易,洗人平生心。
安得嘉宾来,当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载一相寻。

梅福隐市门,严平居卜肆。
乃知神仙徒,非必烟霞地。
异哉西山人,逍遥京洛尘。
门多长者车,察脉如有神。
轩皇万馀载,此术了然在。
精意洞五行,飞名落四海。
结舍拟沧洲,东池接御沟。
兰芳披幽径,琴樽在小舟。
清夜泛月华,宛是江湖游。
他日上云去,兹为黄鹤楼(以上《范文正公集》卷一)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
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
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拒。
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① 子晋登仙,遗马于此,乡人见之皆拜
传闻王子仙,涧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⑴ 宋本、四库本作逸

其三 二室道(1031年)
太室何森耸,少室欲飞动。
相对起云霞,恍如游仙梦。
何以宠此行,行歌降神颂。

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
洪崖与浮丘,襟袂安足把。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

其五 玉女窗(1031年)
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妆。
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
莫学阳台梦,无端惑楚王。

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
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其七 天门(1031年)
天门绝境游,熙然揖灏气。
下顾莽苍间,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远人,孰(原校:旧本作莫)起欺天意。


共36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