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出浴杨妃
 
太真浴罢
 
杨妃出兰汤
 
浴出娇无力
 
温泉浴倦
 
温泉浴罢
 
真妃浴
 
华清浴起
 
华清汤暖
 
兰汤浴困
 
阿环浴罢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玉环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杂传记三·长恨传〉~3998~
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万数,无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焜耀景从,浴日馀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淡荡其间。上心油然,恍若有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诏(「诏」原作「谒」,据明抄本改)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别疏汤泉,诏赐澡莹。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珰。明年,册为贵妃,半后服用。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娈万态,以中上意,上益嬖焉。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禦妻、暨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
《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五〈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青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云鬓花冠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芙蓉帐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閒暇【承欢侍寝无閒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汉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尽日君王听不足】。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军不发知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回首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栈纡登剑阁【云栈栈回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马嵬坡下尘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西宫南内多秋草】,宫叶满阶红不扫【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秋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旧枕故衾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临邛方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为感君王展转恩】,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排云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慌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楼殿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金阙两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九华帐下梦魂惊】。揽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银屏逦迤开【珠箔银钩逦迤开】【珠箔银钩迤逦开】【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含情凝涕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回头下问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空持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恨绵绵无尽期】。
典故
春服舞雩
 
暮雩风
 
曾点服
  
沂水行歌
  
浴沂童
  
舞雩风
 
舞雩点也
 
咏而归
 
赤尔何如
 
风乎舞雩

相关人物
孔子
 
曾皙


《论语注疏·先进》~0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例句

白雪调歌响,清风乐舞雩。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典故
华清赐浴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杂传记三·长恨传〉~3998~
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万数,无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焜耀景从,浴日馀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淡荡其间。上心油然,恍若有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例句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白居易 长恨歌

典故
画盆浴


《东京梦华录注》卷五〈育子〉~60~
凡孕妇入月,于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錂或彩画盆,盛粟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覆盖之,上插花朵及通草……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以钗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
典故
兰条荐浴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云中君〉~57~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大戴礼记》第四十七篇〈夏小正·五月〉~88~
五月:参则见。参也者,伐星也,故尽其辞也。浮游有殷。殷,众也。浮游,殷之时也。浮游者,渠略也,朝生而莫死。称「有」,何也?有见也。则鸣。者,百鹩也。鸣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时也,是善之,故尽其辞也。时有养日。养,长也。一则在本,一则在末,故其记曰「时养日」云也。乃瓜。乃者,急瓜之辞也。瓜也者,始食瓜也。良蜩鸣。良蜩也者,五采具。匽之兴,五日翕,望乃伏。其不言「生」而称「兴」,何也?不知其生之时,故曰「兴」。以其兴也,故言之「兴」。五日翕也。望也者,月之望也。而伏云者,不知其死也,故谓之「伏」。五日也者,十五日也。翕也者,合也。伏也者,入而不见也。启灌蓝蓼。启者,别也,陶而疏之也。灌也者,聚生者也。记时也。鸠为鹰。唐蜩鸣。唐蜩者,匽也。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糜时也。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52~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按《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蹋百草,即令人有斗百草之戏也。宗则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䌽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岁华纪丽》卷二《端午〉~55~
日叶正阳,时当中夏。采蟾蜍之令节,语鸲鹆之佳辰,锦●鬼字,角黍之秋,浴兰之月,朱索,赤符,祭屈,祠陈,长命缕,辟兵缯,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典故
银江浴仙凫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刘向〉~954~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馀年,越人发之。及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國語辭典》:沐浴  拼音:mù yù
1.洗头洗身。泛指洗澡。《礼记。檀弓下》:「沐浴佩玉则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2.比喻蒙受、承接。《史记。卷二三。乐书》:「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沐浴圣泽,潜润德教。」
3.比喻浸渍、沉浸。晋。皇甫谧 三都赋序:「二国之士各沐浴所闻,家自以为我土乐,人自以为我民良,皆非通方之论也。」
《國語辭典》:浴日  拼音:yù rì
1.太阳倒映水中,同波上下,如浴水中。唐。杨巨源〈寄昭应王丞〉诗:「光动泉水初浴日,气蒸山腹总成春。」
2.比喻特殊的功勋。《宋史。卷三六○。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
3.古时以日借指天子。故浴日指皇帝沐浴。唐。陈鸿《长恨传》:「浴日馀波,赐以汤沐。」
《國語辭典》:补天浴日(補天浴日)  拼音:bǔ tiān yù rì
补天,指古代神话中女娲补天。浴日,指羲和浴日甘渊。「补天浴日」比喻力挽危厄,功勋极大。《宋史。卷三六○。列传。赵鼎》:「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
《漢語大詞典》:浴沂
语出《论语·先进》:“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谓在 沂水 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 宋 林逋 《溪上春日》诗:“独有浴 沂 遗想在,使人终日此徘徊。” 元 马祖常 《寄舒真人》诗:“伊我逢休澣,从兹咏浴 沂 。” 明 李东阳 《卜树村新庄约方石先生不至》诗:“浴 沂 真乐许同寻,过眼春光次第深。”
《韵府拾遗 虞韵》:浴凫(浴凫)
杜甫诗虚随乱浴凫
《漢語大詞典》:浴兰(浴蘭)
见“ 浴兰汤 ”。
《漢語大詞典》:浴兰汤(浴蘭湯)
浴于兰汤,即用香草水洗澡。古人认为兰草避不祥,故以兰汤洁斋祭祀。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蓄兰,为集浴也。”《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王逸 注:“兰,香草也。”初学记卷十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庙方四丈,不墉,壁道广四尺,夹树兰香。斋者煮以沐浴,然后亲祭,所谓‘浴兰汤’。”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二折:“教奴懒去浴兰汤,知难洗愁苦。”亦省作“ 浴兰 ”。 唐 李白 《沐浴子》:“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唐 元稹 《表夏》之十:“ 灵均 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國語辭典》:浴佛  拼音:yù fó
用香汤灌拭洗佛像的仪式。在印度原可每日举行,在中国则成为佛诞节独特的宗教活动。
《國語辭典》:出浴  拼音:chū yù
沐浴完毕,离开浴池时。如:「这幅美人出浴图,是他最近完成的力作。」宋・陆游〈晚兴〉诗:「小蹇追凉处,轻衫出浴初。」《水浒传・第二二回》:「说罢,便请宋江弟兄两个洗浴。随即将出两套衣服、巾帻、丝鞋、净袜,教宋江弟兄两个换了出浴的旧衣裳。」
分類:洗浴完毕
《漢語大詞典》:浴蚕(浴蠶)
浸洗蚕子。古代育蚕选种的方法。 南朝 梁 刘孝威 《妾薄命》诗:“浴蚕思 漆水 ,条桑忆 郑 坰。” 五代 王周 《道中未开木杏花》诗:“村女浴蚕桑柘緑,枉将颜色忍春寒。”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王岱 《清明》诗:“忽忽春光过半时,浴蚕天气雨如丝。”参阅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一。
分類:选种
《骈字类编》:日浴
梁简文帝南郊颂于是龙光之地日浴之乡紫舌黄支头飞鼻饮自西自南无思不服 庾信崔訦神道碑铭日浴溟池山浮海浦碧刘禹锡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诗烟开鳌背千寻 日浴鲸波万顷金又庄子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黥而黑日陶潜读山海经诗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浴
分类:日浴
《漢語大詞典》:沂水弦歌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 曾点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宋 苏辙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一:“ 沂水 絃歌重 曾点 , 菑川 故旧识 平津 。”
分類:知时处世
《國語辭典》:舞雩  拼音:wǔ yú
1.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2.祭天求雨的地方。《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