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地  拼音:yī dì
1.某一特定地方。汉。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辞之吴。」
2.相同地方。唐。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3.满地、到处。宋。刘克庄〈满庭芳。目力已茫茫〉词:「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红楼梦》第四九回:「来至王夫人上房,只见乌压压一地的人。」也作「一地里」。
《國語辭典》:一地里(一地裡)  拼音:yī dì lǐ
1.满地、到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一地里受煎熬,满海内空劳攘,兀的不慌杀了海上龙王。」《儒林外史》第三回:「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也作「一地」。
2.暗地里,背人之处。《品花宝鉴》第一六回:「你们一地里这本糊涂帐,将来怎么算得清楚?」
3.匆忙、迅速的。《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海陵走进门去,丫鬟便一地里拴上了门。」
《国语辞典》:尽著(尽著)  拼音:jǐn zhe
1.任凭、任由。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妾身裴兴奴,自从白侍郎别后,尽著老虔婆百般啜哄,我再不肯接客求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些骡夫、脚子,一个个爬伏在地,尽著响马贼赶著百十个牲口,驮了银鞘,往小路上去了。」
2.只顾著、一味的。《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一哥,你不用尽著打扮了,你只管见去罢。」
《國語辭典》:钻故纸(鑽故紙)  拼音:zuān gù zhǐ
在旧纸堆里钻洞。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五灯会元。卷四。古灵神赞禅师》:「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分類:一味古书
《漢語大詞典》:尽着(儘着)
见“ 儘着 ”。
亦作“ 儘著 ”。任由,任凭。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妾身 裴兴奴 ,自从 白侍郎 别后,儘着老虔婆百般啜哄,我再不肯接客求食。” 明 金銮 《一枝花·除夕》套曲:“儘着他翠輭红娇媚早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儘著狐狸纵横虎咆哮,这威风何须要。”
一味儿;老是。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一哥 ,你不用儘着打扮了,你只管见去罢。”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好象一巨大的魔鬼尽着在他们所加上去的正数旁边画负号呢。”
《國語辭典》:一刬(一剗)  拼音:yī chàn
一概、一律。《董西厢》卷八:「许多财礼,一刬是好金银。」《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忽地回头观看,又吃一惊:怎么那来路一刬都是高山陡壁,全无路径?」也作「一刬的」、「一刬地」。
《國語辭典》:尾巴  拼音:wěi bā
1.动物或物体末梢突出的部分。如:「飞机尾巴」、「狗尾巴」。
2.比喻尾随附和的人。如:「一个政党要有独立的政纲,不能做人的尾巴。」
3.事情未了结的部分。如:「留个小尾巴,迟迟未了结。」
《漢語大詞典》:一甘
《晋书·王羲之传》:“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后因以“一甘”指一味美食。 清 钱谦益 《婺妇以酒炙饷韩兄古洲口占为侑》:“好事何人问 子云 ,一甘 逸少 与谁分?”
分類:一味美食
《漢語大詞典》:灵味(靈味)
(1).美味。 唐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诗:“灵味荐魴瓣,金花屑橙韲。” 唐 柳宗元 《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况兹灵味,成自遐方。”
(2).有奇效的药材。 吴 方言称一种药为一味药。 明 高启 《赠斸苓者》诗:“天和涤烦滞,灵味扶残衰。”
《国语辞典》:一昧  拼音:yī mèi
1.糊涂的。《水浒传》第三七回:「背后有强人打劫,我们一昧地撞在这里。」
2.一味、一直,只专注于。《水浒传》第四○回:「只见那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昧地砍将来。」也作「一味」、「一迷」、「一谜」、「一密里」、「一觅的」。
《漢語大詞典》:专厉(專厲)
一味激励。汉书·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彊壮蠭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
分類:一味激励
《漢語大詞典》:单味(單味)
一味菜肴。形容饮食俭约。 南朝 齐 谢朓 《高斋视事》诗:“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
《漢語大詞典》:右军习气(右軍習氣)
谓作书一味摹仿而无创造。 清 宋曹 《书法约言·总论》:“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谓离者,务须倍加工力,自然妙生。既脱于腕,仍养于心,方无 右军 习气。”原注:“笔笔摹拟,不能脱化,即谓 右军 习气。”
《漢語大詞典》:只古里(只古裏)
只顾,只管;一味地。 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只古里聒絮,我知道了也。”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堪恨这两个薄劣种,现世的不成才,只古里向咱家咱家取索,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为甚么只古里裸袖揎拳无事哏!”
《國語辭典》:贪多嚼不烂(貪多嚼不爛)  拼音:tān duō jiáo bù làn
贪求过多而无法消化运用。《红楼梦》第九回:「虽说奋志要强,那功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漢語大詞典》:死记硬背
常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例如:一个反复死记硬背的傲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