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创制(創制)  拼音:chuàng zhì
1.创始建造。《管子。霸言》:「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高祖创制天下,其功大矣。」
2.制定制度。《南史。卷三○。何尚之传》:「凡创制改法,宜顺人情,未有违众矫物而可久也。」
《漢語大詞典》:创述(創述)
创造;著述。 清 薛福成 《书工商核给凭单之例》:“其用费,则虽斥私财贷巨债而不惜也;其用力,则虽积祖孙父子之创述而不倦也。”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章二:“这正是当日史学观念的进步,表示不能满意于春秋式的史书,而不得不另有所创述了。”
分類:创造著述
《漢語大詞典》:拓造
开辟创造;创造。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江涵笑三次录音》:“让我悠悠飘入诗画的梦乡,这是任何诗人拓造不出的意境!”
分類:开辟创造
《國語辭典》:造化  拼音:zào huà
化育万物的大自然。《淮南子。览冥》:「又况夫官天地,怀万物,而友造化,含至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贫道有的是术法,乃造化所忌,却要寻个大福气的,承受得起,方好与他作为。」
《國語辭典》:造化  拼音:zào hua
福气、幸运。《红楼梦》第三六回:「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彀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文明小史》第二六回:「你说官府捉不得人,是我们中国人的造化吗?」
《國語辭典》:发明(發明)  拼音:fā míng
1.用自己的精神识力创作前所未有的事物。《西游记》第一回:「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2.创造性的阐发前人不知的义理。《老残游记》第九回:「但是宋儒错会圣人意旨的地方,也是有的,然其发明正教的功德,亦不可及。」
3.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如:「他这项发明,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國語辭典》:祖师(祖師)  拼音:zǔ shī
一派学术、技艺、宗教或行业的创始人。《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定陶丁姬传》:「定陶丁姬,哀帝母也,易祖师丁将军之玄孙。」《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什么自由,什么民权,拿个卢梭当做祖师看待。」也称为「祖师爷」。
《國語辭典》:典型  拼音:diǎn xíng
1.旧法、模范。宋。文天祥〈正气歌〉:「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也作「典刑」。
2.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如:「桂林、阳朔的峰林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形。」
3.文学艺术中最具概括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事件或实例。如:「李白是浪漫派诗人的典型。」
《漢語大詞典》: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國語辭典》:梵天  拼音:fàn tiān
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与湿婆、毗湿笯成三位一体。虽然一切万物皆从祂而来,但魔鬼、灾难也是祂创造的,所以在三位中地位并不高,在佛教中,梵天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身高四十五里长,住色界初禅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也称为「大梵天」、「大梵天王」。
《國語辭典》:文化  拼音:wén huà
1.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总成果。包括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等各方面。
2.文治教化。汉。刘向《说苑。卷一五。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束晰。补亡诗六首之六》:「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國語辭典》:生产(生產)  拼音:shēng chǎn
1.凭劳力工作,赚钱维持生活。《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他亦自恃才能,不十分去营求生产。」
2.生孩子。《西游记》第二七回:「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
3.经济学上指能创造效用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如农民种植稻米、蔬果,工厂劳动者织布、炼钢等。
《國語辭典》:生计(生計)  拼音:shēng jì
1.生活上的种种开支用度等事务。泛指生活。唐。白居易 送萧处士游黔南诗:「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早则是生计萧疏,更值著没收成歉年时序。」
2.谋生的方法。亦指维生的产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身落魄,生计皆无。」《红楼梦》第六回:「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
《漢語大詞典》:民膏
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 唐 唐彦谦 《宿田家》诗:“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宋 苏舜钦 《串夷》诗:“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 明 张居正 《答荆州道府辞两院建坊书》:“诸公所餽,銖两皆民膏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 刘 项 生长 长城 里,枉用民膏筑万里。”
《漢語大詞典》:本元
(1).元气。古代有的学者认为创造天地万物的是一团混沌的元气,为天地万物之本,故曰“本元”。 汉 张衡 《灵宪》:“昔在先王,将步天路,用之灵轨,寻绪本元。”
(2).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力。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四:“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 张守财 一介武夫,本元虽足,到底年轻的时候,打过仗,受过伤。”
(3).指故土,出生地。 宋 苏轼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诗:“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國語辭典》:仓颉(倉頡)  拼音:cāng jié
古代人名。生卒年不详。相传为黄帝史官,为汉字的创造者。然文字不可能是一人所独创,应是先人逐渐积累而成,故仓颉可能是因整理文字而著称。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國語辭典》:创新(創新)  拼音:chuàng xīn
创造,推陈出新。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要能时时创新,才能吸引消费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