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心一力
同心协力。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自闔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分類:同心协力
《漢語大詞典》: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分類:一心一意
《國語辭典》:一心一意  拼音:yī xīn yī yì
心意专一。如:「她一心一意想出国留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既有此话,有烦妈妈上覆他,叫他早自挣挫,我自一心一意守他这日罢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陈正公见他如此至诚,一心一意要把银子借与他。」
《分类字锦》:一心营职(一心营职)
司马迁 报任安诗 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分类:
《國語辭典》:一德一心  拼音:yī dé yī xīn
齐心、一条心。《书经。泰誓中》:「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也作「一心一德」。
《国语辞典》:各怀一心(各怀一心)  拼音:gè huái yī xīn
各自怀著不同的想法。意指不能同心、齐心。《三国演义》第二回:「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国语辞典》:一心挂两头(一心挂两头)  拼音: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
对两方面的事物都惦记著,放不下心。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八出:「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国语辞典》:团结一心(团结一心)  拼音:tuán jié yī xīn
凝聚一体,同一心志。如:「大家必须团结一心,才能得到最高荣誉。」
《国语辞典》:一心二用  拼音:yī xīn èr yòng
心思同时放在二件事情上。指分心不专注。如:「边看电视边读书,如此一心二用,功课怎么会好呢?」
《国语辞典》:一心三观(一心三观)  拼音:yī xīn sān guān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修行方法之一。谓在修习襌观时,能于一念心中对所襌观的对象同时观察它是假有、空无实性以及非空非假的性质。《摩诃止观。卷五上》:「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分类字锦》:二干一心(二干一心)
挚虞连理槐颂二干一心以蕃本根
分类:
《國語辭典》:上下一心  拼音:shàng xià yī xīn
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韩诗外传》卷六:「故近者竞亲,而远者愿至,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晋书。卷四六。列传。刘颂》:「上下一心,爱国如家,视百姓如子,然后能保荷天禄,兼翼王室。」也作「上下同心」。
《漢語大詞典》:克肩一心
谓能一心以事君。语本书·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孔 传:“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宋 司马光 《赐新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上第一表辞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卿歷事三世,克肩一心,事效已明,时望攸属。”
分類:一心
《國語辭典》:戮力一心  拼音:lù lì yī xīn
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国语。晋语四》:「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魏书。卷一○一。吐谷浑传》:「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作「戮力同心」。
《國語辭典》:齐心(齊心)  拼音:qí xīn
同心、团结一致。《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臧洪》:「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三国演义》第七回:「众军士齐心死战,赵云冲突不入,绍兵大队掩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并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