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序
不守次列。亦指叛逆者。《孔子家语·五帝德》:“﹝ 禹 ﹞兴六师以征不序,四极之民,莫敢不服。”
《国语辞典》:踰闲(踰闲)  拼音:yú xián
不守礼法。《论语。子张》:「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漢語大詞典》:乖乱(乖亂)
(1).变乱;动乱。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诸侯乖乱, 楚 必大奔。” 汉 贾谊 《治安策》:“ 秦 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隋书·天文志中:“狼弧张,害及胡,天下乖乱。”
(2).反常。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 魏太史 屡奏天文乖乱。” 清 戴震 《原善》卷中:“当其气无乖乱,莫不衝虚自然也。”
(3).谓不守礼法,胡作非为。清史稿·傅喇塔传:“諭责 富善 乖乱,夺爵。”
《漢語大詞典》:侥滥(僥濫)
贪得无厌不守法度。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且如内侍 蓝訢 、医官 周道隆 、乐官 孟子书 ,俱为平昔侥滥渠魁。”
《漢語大詞典》:污滥(汙濫)
亦作“污滥”。 行为卑污,不守正道。 宋 王安石 《拟上殿札子》:“因不足任之才而脩不足为之法,臣恐在军者日以劳,而士民愈以穷困污滥。”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阑驾上书:“夫皇朝版图之广,歷古所无,法制之良,万世莫易,而水旱灾变连年不息者,实由官皆污滥,民悉怨咨之所致也。”《水浒传》第五八回:“小可 宋江 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
《漢語大詞典》:弃约(棄約)
违约,不守前约。《诗·邶风·击鼓》“不我信兮” 汉 郑玄 笺:“叹其弃约,不与我相亲信。”
分類:违约不守
《漢語大詞典》:逋违(逋違)
(1).谓不守法令。周书·儒林传·乐逊:“顷承 魏 之衰政,人习逋违。”
(2).拖欠不交。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其州县赋调,积有逋违。乃稽诸版籍,通校大数八年之赋,举空名以歛之。”
《漢語大詞典》:言爽
说话不守信用。国语·周语下:“言爽,日反其信。” 韦昭 注:“爽,贰也;反,违也。”
《国语辞典》:花和尚  拼音:huā hé shàng
1.《水浒传》一书中,鲁智深的别号。鲁智深出家为和尚,因身上有刺花,所以被称为「花和尚」。
2.指不守清规的出家人。如:「身为出家人,却荤酒不忌,真是个花和尚。」
《国语辞典》:没规矩(没规矩)  拼音:méi guī ju
不守规矩。如:「年轻人要立有立相,坐有坐相,不要没规矩。」也作「没样儿」。
《漢語大詞典》:游泆
谓放纵不守规范。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中正》:“ 张子 之学所为壁立千仞,而不假人以游泆之便。”
《國語辭典》:插队(插隊)  拼音:chā duì
不按次序,任意从中插入队伍。如:「等车、买票都应依序排队,不可插队。」
《漢語大詞典》:插队落户(插隊落户)
“十年浩劫”时,将知识青年、干部等安插到农村生产队落户,参加农业劳动。 巴金 《随想录·怀念萧珊二》:“出乎意外,第二天一早,我那个插队落户的儿子在我们房间里出现了。”亦省作“ 插队 ”。 陈建功 《飘落的花头巾》一:“我在一九六七年去插队时,妈妈已经让人整死了。”
《漢語大詞典》:荡检(蕩檢)
谓行为放荡,不守礼法。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儿虽风尘贱质,然非好淫荡检者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
《国语辞典》:违信背约(违信背约)  拼音:wéi xìn bèi yuē
违背信约,不守承诺。《周书。卷六。武帝纪下》:「谓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是以亲六师,问罪汾、晋。」
《国语辞典》:漫无纪律(漫无纪律)  拼音:màn wú jì lǜ
不受约束、不守规矩。如:「这些小学生,个个漫无纪律,需要好好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