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胡为(胡為)  拼音:hú wéi
1.为什么。《诗经。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
2.胡作妄为。《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骂,饮恨而终。」《水浒传》第一四回:「小人也知那厮胡为,不与他一般见识。」
《國語辭典》:不道  拼音:bù dào
1.不行正道或不按常理行事。《左传。僖公二年》:「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葛君不道,苦虐其民。」
2.不谈。《荀子。非相》:「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唐。姚合 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诗:「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
3.不管、不顾。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4.不觉、无奈。宋。欧阳修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5.不料、没想到。唐。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四:「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不道却感了些风寒凉,遂成一病。」
《漢語大詞典》:妄行
(1).随便行动。管子·制分:“兵不呼儆,不苟聚,不妄行,不强进。”
(2).指无一定方向的流动。管子·度地:“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
(3).胡作非为。管子·法法:“国毋常经,则民妄行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 桀 紂 皆圣王之后,骄溢妄行。”汉书·杜钦传:“﹝ 曲阳侯 根 ﹞知 赵昭仪 杀皇子,不輒白奏,反与 赵氏 比周,恣意妄行。”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若干分子又被太多的坏经验教养得聪明了,于是变性,知道在硬化的社会里,不妨妄行。”
(4).犹妄加。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谨案小孩子略受新潮,辄敢妄行诘难,人心不古,良足慨然!”
《漢語大詞典》:横作
胡作非为。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文》:“内之则犯义侵礼於边境;外之则邪行横作,放杀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
分類:胡作非为
《國語辭典》:胡行  拼音:hú xíng
1.胡乱行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我著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著你迤逗的胡行乱走?」《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你好好的跟了世兄在上海,不可胡行乱走,惹人家笑话。」
2.胡作妄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心里想来,师父如此胡行,有甚道行?」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八出:「生克擦直逼的个官家下殿走天南,你道恁胡行堪不堪?」
《漢語大詞典》:狂为(狂爲)
胡作非为。《三国演义》第七六回:“ 关平 贤姪,好不知死!汝 荆州 已被 东吴 夺了,犹然在此狂为。”
分類:胡作非为
《國語辭典》:狂乱(狂亂)  拼音:kuáng luàn
1.狂妄昏昧,胡作非为。《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后昭帝崩,无子,徵昌邑王贺嗣位,狂乱失道,光废之。」
2.疯狂而失去理智。汉。王充《论衡。效力》:「勉自什伯,鬲中呕血,失魂狂乱,遂至气绝。」
《漢語大詞典》:苟妄
胡作非为。 汉 贾谊 《治安策》:“俱亡耻,俱苟妄,则主上最病。” 三国 魏 曹丕 《答司马懿等令》:“世之所不足者道义也,所餘者苟妄也。”
分類:胡作非为
《漢語大詞典》:胡作胡为(胡作胡爲)
胡作非为。 洪深 《赵阎王》第六幕:“我没有法子,只好依从,到后来做溜了手,才胡作胡为的呀!” 叶圣陶 《四三集·邻居》:“我听说那人喝醉了酒,心里倒宽了不少,胡作胡为都不由他的意思,我们又何必怪他。”
分類:胡作非为
《漢語大詞典》:胡作乱为(胡作亂爲)
胡作非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决不可戏而不戏,胡作乱为。”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张金龙 在新政权底下,不能胡作乱为,也收心多了。”
分類:胡作非为
《漢語大詞典》:横行
(1).横列,横着排列。墨子·备穴:“十步拥穴,左右横行,高广各十尺,杀。” 孙诒让 间诂:“此言凡穴直前十步,则左右横行别为方十尺之穴。”宋史·礼志二十:“次金吾将军押细仗入正衙门后,横行拜讫,分行上黄道。”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大官小吏咸朒缩,左华右洋日张示。华商半悬他国旗,报关但用横行字。” 鲁迅 《彷徨·肥皂》:“ 四铭 接来看时,知道是字典,但文字非常小,又是横行的。”
(2). 宋 代官员在放假三日后聚集上朝,谓之“横行”。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更直当春好,横行隔宿咨。”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旧制,凡连假三日而著於令者,宰相至陞朝官尽赴 文德殿 参假,谓之横行。”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遇休假,併三日已上,应内殿起居官毕集,谓之横行。”
《國語辭典》:强梗(強梗)  拼音:qiáng gěng
顽强。唐。韩愈〈原道〉:「为之政以率其怠勌,为之刑以锄其强梗。」也作「强鲠」、「彊梗」。
《漢語大詞典》:乖乱(乖亂)
(1).变乱;动乱。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诸侯乖乱, 楚 必大奔。” 汉 贾谊 《治安策》:“ 秦 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隋书·天文志中:“狼弧张,害及胡,天下乖乱。”
(2).反常。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 魏太史 屡奏天文乖乱。” 清 戴震 《原善》卷中:“当其气无乖乱,莫不衝虚自然也。”
(3).谓不守礼法,胡作非为。清史稿·傅喇塔传:“諭责 富善 乖乱,夺爵。”
《漢語大詞典》:斯滥(斯濫)
谓不自检束,胡作非为。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何晏 集解:“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漢語大詞典》:滥溢(濫溢)
(1).谓胡作非为。汉书·刑法志:“飢寒并至,穷斯滥溢。”
(2).过多;过度。 宋 司马光 《乞分十二等以进退群臣札子》:“今官爵浑殽,品秩紊乱,名实不符,员数滥溢。”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爱惜满洲士卒:“虽一时不无滥溢,而 满洲 士卒感戴如天,凡征讨之所,争先致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