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陶侃运甓(陶侃运甓)  拼音:táo kǎn yùn pì
甓,一种砖。陶侃运甓指陶侃无事时,不愿悠閒自处,早晨将砖搬到屋外后,到晚上再搬回屋内。典出《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后世遂以运甓表示勤奋不懈,不惧往返重覆。
《国语辞典》:五斗折腰  拼音:wǔ dǒu zhé yāo
本指晋代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不愿为微薄的俸禄而屈就于人。典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后比喻为微薄的俸禄屈身事人。宋。黄庭坚〈次韵寅庵〉诗四首之二:「五斗折腰惭仆妾,几年合眼梦乡闾。」宋。杨万里〈归去来兮引。求为吏东西〉词:「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国语辞典》:待不见(待不见)  拼音:dài bù jiàn
不愿看见、不喜欢。《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你前生前生,我待不见你后世后世的哩!」
《国语辞典》:不甘后人(不甘后人)  拼音:bù gān hòu rén
不愿落在人后。如:「他力争上游,不甘后人,终于成为这一行中的佼佼者。」
分类:不愿人后
《国语辞典》:不犯寻思(不犯寻思)  拼音:bù fàn xún sī
不愿多花脑筋。《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他老人家从来说话不犯寻思,来替大叔吊孝,原是取好,不管不顾说这么几句叫奶奶心里不自在。」
《国语辞典》:不肯干休  拼音:bù kěn gān xiū
不愿以温和的方法解决彼此的纷争。如:「对于莫名的诬陷,任何人都不肯干休。」
《国语辞典》:贼话儿(贼话儿)  拼音:zéi huà ér
私下交谈,不愿人知的话。如:「你在那儿偷听了甚么贼话儿?」
《国语辞典》:读不舍手(读不舍手)  拼音:dú bù shě shǒu
书读得很有兴味而不愿放下。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五六。参寥》:「余与之别馀二十年,复见于此。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交相语及唐诗僧。」
《国语辞典》:陈蕃一室(陈蕃一室)  拼音:chén fán yī shì
汉朝陈蕃十五岁时,尝閒居一室,却不愿洒扫待客,尝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典出《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后以陈蕃一室指閒居的生活。
《国语辞典》:吃回头草(吃回头草)  拼音:chī huí tóu cǎo
再回去做已经做过或以前不愿做的事。《孽海花》第五回:「崙樵又不善经纪,坐吃山空,当尽卖绝,又不好吃回头草,再央求堂兄。」
《漢語大詞典》:杜耳恶闻(杜耳惡聞)
塞住耳朵不愿听。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謁见;便佞诡随之説,杜耳恶闻。”
《漢語大詞典》:反群(反羣)
不合群。谓牲畜不愿交配。 达林 宋兆广 《马的问题·原因》:“失喂失饮,马‘反群’不及时交配。对于这些,社员们都不满意。” 柳杞 《好年胜景》四:“他跳下坐骥,不慌不忙,摆着名医看病的稳重派头,问这问那,问问‘反群’规律,摸摸牙口,凭这些,他的公子牲口一天能配二十个驹,几乎个个保准。”
《國語辭典》:讳疾忌医(諱疾忌醫)  拼音:huì jí jì yī
名医扁鹊三见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桓公却不承认,也不肯就医,终至丧生。见《韩非子。喻老》。后比喻掩饰过失而不愿听人规劝。如:「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
《漢語大詞典》:不宾之士(不賓之士)
不愿出仕的隐士。《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詔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伯夷 、 叔齐 不食 周 粟, 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
《國語辭典》:安土重迁(安土重遷)  拼音:ān tǔ zhòng qiān
久居故土,滋生情感不肯轻易迁徙。《汉书。卷九。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东周列国志》第七八回:「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