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宜年
指丰收之年。 唐 韦元旦 《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诗:“垂旒一庆宜年酒,朝野俱欢荐寿新。”
分類:丰收
《漢語大詞典》:连稔(連稔)
连年丰收。 清 厉鹗 《五月二十五日艮山门外晚眺》诗:“试歌 元丰 岁连稔,姓氏何必闻乡閭。”
《漢語大詞典》:蕃熟
亦作“ 蕃孰 ”。 丰稔。谓庄稼成熟而得丰收。管子·治国:“ 常山 之东, 河 汝 之间,蚤生而晚杀,五穀之所蕃孰也。”《史记·滑稽列传》:“五穀蕃熟,穰穰满家。”汉书·严安传:“五穀蕃孰,六畜遂字。” 颜师古 注:“蕃,多也;字,生也。”
《國語辭典》:禳田  拼音:ráng tián
在田间设祭,以求丰收。《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
《漢語大詞典》:穰田
向神祈求庄稼丰收。穰,通“ 禳 ”。史记·滑稽列传:“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穰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满篝,污邪满车。’” 司马贞 索隐:“谓为田求福穰。”
《漢語大詞典》:农穰(農穰)
谓农作物丰收。晋书·束晳传:“农穰可致,所由者三:一曰天时不諐,二曰地利无失,三曰人力咸用。”
《漢語大詞典》:谋年(謀年)
谋求丰收。 宋 王令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田彼黍矣,几不螽蝝;我人之耕,而不谋年。惟其不谋年,是用卒食于田。”
分類:谋求丰收
《漢語大詞典》:丰信(豐信)
丰收的音信。 宋 赵善括 《念奴娇·吕汉卿席上》词:“晓来膏雨,报一年丰信,几枝娇色。”
分類:丰收音信
《漢語大詞典》:赛麦(賽麥)
春日酬神,祈麦丰收。
《漢語大詞典》:禾三千
一个禾穗三千子实。谓丰收年景。 宋 龚鼎臣 东原录:“麦六十,禾三千,谓之大有年,凡一穟当有此数。”
《漢語大詞典》:丰虚(豐虚)
丰收与荒歉。偏指荒歉。 宋 邵雍 《洛阳怀古赋》:“水旱为沴,年岁丰虚,此天地之常理,虽圣人不能无。”
《漢語大詞典》:穰川
获得丰收的平原地方。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试问何许人,答云家 长安 ,去年 关 辅旱,逐熟入穰川。”
《漢語大詞典》:余一余三(餘一餘三)
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 孔颖达 疏:“每年之率,入物分为四分,一分拟为储积,三分而当年所用。二年又留一分,三年又留一分。是三年揔得三分,为一年之蓄。三十年之率,当有十年之蓄。”又汉书·食货志上:“民三年耕,则餘一年之畜……三考黜陟,餘三年食。”后遂以“餘一餘三”谓连年丰收,家有储粮,国库充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王诏旨》:“朕又念前时天兵征剿,尔等四民畏惧天威,抛弃家产;今虽欣然就抚,各安农业,际此新天新地之期,未有餘一餘三之积。”
《國語辭典》:五谷丰登(五穀豐登)  拼音:wǔ gǔ fēng dēng
各种谷类作物收成好。指丰年。《西游记》第四四回:「想是修盖寺院,他这里五谷丰登;寻不出杂工人来,所以这和尚亲自努力。」《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回:「自从万岁爷登龙位之时,时阳时雨,五谷丰登,百姓们安乐。」也作「五谷丰稔」。
《漢語大詞典》:雪兆丰年(雪兆豐年)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镜花缘第三回:“ 武后 因雪越下越大,不觉喜道:‘古人云:“雪兆丰年。”朕才登极,就得如此佳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