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43,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主宾
地主
主客
有主
报主
所主
主盟
主将
真主
神主
主帅
致主
举主
先主
主司
《漢語大詞典》:主宾(主賓)
(1).犹主次。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故八音形器异而钟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闲涩有主宾,妍蚩有步骤。”
(2).主人和宾客。 宋 洪咨夔 《满江红·老人游东山追和俞贰卿词谨用韵》词:“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镜花缘第八三回:“鸡黍殷勤款洽,主宾情意堪嘉。”
(3).正宾。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其中也得为主宾,其争也是谓君子。”
《國語辭典》:地主  拼音:dì zhǔ
1.住在本地的人。如:「尽地主之谊」。《左传。哀公十二年》:「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2.土地所有权人。如:「你别小看了老王,他可是本地的大地主,附近的地几乎全是他的。」
《國語辭典》:地主之谊(地主之誼)  拼音:dì zhǔ zhī yì
本地主人应尽的情谊。指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文明小史》第一回:「况且他们来的是客,你我有地主之谊,书上还说送往迎来,这是一点不错的。」
《國語辭典》:主客  拼音:zhǔ kè
1.主持接待宾客的人。宋《二程语录》卷一六:「程子葬父,使周恭叔主客。」
2.主人和宾客。如:「主客尽欢」。唐。杜甫〈遣怀〉诗:「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3.主要的客人。如:「他是今天的主客。」
4.职官名。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事,至清末废。《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乃罢长夜人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漢語大詞典》:有主
(1).谓死后立有神主。 清 夏炘 《学礼管释六·释大夫士庙主》:“左传称 孔悝 反祏。又《公羊》:‘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注义以为摄敛神主而已,不暇待祭。皆大夫有主之文,大夫以下不云尺寸,虽有主无以知其形制。”
(2).旧指女子已有未婚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孟生 ﹞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烧,万虑俱断矣。” 赵树理 《登记》二:“依我看都差不多,不过那两家都有主了,如今只剩下 小飞蛾 家这一个了!”
《漢語大詞典》:报主(報主)
(1).报答皇上。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怀恩欲报主,投佩向 北燕 。” 唐 杜甫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诗:“捨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2).指报答主人。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在你老人家可算得忠心报主咧。”
《漢語大詞典》:所主
(1).所寄居的主人。孟子·万章上:“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
(2).主管的地方。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张遵言》:“有一人具军容,走马而前,传王言曰:‘四郎远到,某为所主有限,法不得迎拜於路。’”
《國語辭典》:主盟  拼音:zhǔ méng
倡导并主持盟会。《左传。襄公九年》:「我实不德,而要人以盟,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后用以指说媒,主持婚事。《警世通言。卷二○。计押金鳗产祸》:「坐定道:『闻知宅上小娘子要说亲,老媳妇特来。』计安道:『有甚好头脑,万望主盟。』」
《國語辭典》:主将(主將)  拼音:zhǔ jiàng
1.军队中负责指挥兵士的主要将领、统帅。唐。李白〈南奔书怀〉诗:「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三国演义》第九六回:「此病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将耳。」
2.竞赛团体中的主要人物。如:「他是本队的主将。」
《國語辭典》:真主  拼音:zhēn zhǔ
1.真命天子或贤明的君主。《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吾欲保郡自守,以待真主。诸卿欲并力者即留,不欲者便去。」宋。陆游 自遣诗:「中天日月逢真主,数亩桑麻伴老农。」
2.回教称所信奉的唯一真神为「真主」。
《國語辭典》:神主  拼音:shén zhǔ
设位致祭所用的死者或祖先的灵牌。多为木制,狭长形,中书死者姓名。后泛指一切作为祭祀对象的牌位。《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华轩进去拜了叔祖母的神主,奉主升车。」《红楼梦》第五三回:「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象。」也称为「木主」、「神主牌」、「神座」、「神位」。
《國語辭典》:主帅(主帥)  拼音:zhǔ shuài
率领军队的主要将帅。如:「薛仁贵是唐朝征讨高丽、突厥的主帅。」
《漢語大詞典》:致主
犹致君。 唐 李频 《长安书情投知己》诗:“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致主比 唐 虞 ,安边如 卫 霍 。”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五》:“经术将以述圣绍贤,謨猷将以泽民致主。”
《漢語大詞典》:举主(舉主)
旧时对被推荐者而言,推荐者为其举主。《晋书·应詹传》:“今凡有所用,宜随其能否而与举主同乎褒贬,则人有慎举之恭,官无废职之吝。”旧唐书·魏玄同传:“今欲务得实才,兼宜择其举主。”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保举即古之荐辟也,其法不始於今日,即不称而坐其举主,亦不始於今日。”
分類:推荐
《國語辭典》:先主  拼音:xiān zhǔ
1.祖先的牌位。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
2.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国语。晋语九》:「昔先主文子少衅于难,从姬氏于公宫,有孝德以出在公族。」
3.开国国君。《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吴之先主,起自荆州,遭时扰攘,播潜江表。」唐。杜甫〈古柏行〉:「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漢語大詞典》:主司
(1).主管。山海经·西山经:“ 长留 之山,其神白帝 少昊 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 郭璞 注:“日西入,则景反东照,主司察之。”《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道:‘你是四海龙王,主司雨泽,不来问你,却去问谁?’”
(2).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魏书·释老志:“但主司冒利,规取赢息……侵蠹贫下,莫知纪极。”《唐律疏议·卫禁·宫内外行夜》:“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觉,减守衞者罪二等。” 宋 欧阳修 《论葬荆王札子》:“皆为主司措置之失,致人因缘以为姦尔。”
(3).科举的主试官。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天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新唐书·选举志上:“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诣主司第谢。”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康熙 丁卯科, 江 南主司乃 北平 米汉雯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