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丘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县人,字青谷,一字退谷,号五游,又号五明。工书画,名重一时。片楮寸缣,人多珍异。
《國語辭典》:五明  拼音:wǔ míng
古印度五种学科知识、技能的总称。一声明,指研究语音、语法、修辞的学问;二工巧明,指工艺、数学、天文、音乐、美术等技艺的学识;三医方明,指医药类的学识;四因明,谓逻辑学;五内明,即关于宗教哲学与修持的知识。《大唐西域记》卷二:「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
《漢語大詞典》:五明扇
(1).仪仗中用的一种掌扇。 晋 时只限于帝王使用。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五明扇, 舜 所作也。既受 尧 禪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 秦 汉 公卿大夫皆得用之。 魏 晋 非乘舆不得用。”神宫中亦有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天下神霄,皆赐威仪,设於殿帐座外面南东壁,从东第一架六物,曰锦繖、曰絳节、曰宝盖、曰珠幢、曰五明扇。”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絳綃玉女五百餘人,或执五明之扇,或捧八宝之盂,环侍左右。”
(2).指团扇。或泛指扇。 隋 卢思道 《美女篇》:“ 京洛 多妖艷……时摇五明扇,聊驻七香车。” 唐 乔知之 《长信宫树》诗:“叶映九春华,香摇五明扇。”亦省作“ 五明 ”。 晋 陆机 《羽扇赋》:“昔者 武王 玄览造扇於前,而五明安众,世繫於后,各有託於方圆,盖受则於箑蒲……安众方而气散,五明圆而风烦。”
《漢語大詞典》:五明扇
(1).仪仗中用的一种掌扇。 晋 时只限于帝王使用。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五明扇, 舜 所作也。既受 尧 禪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 秦 汉 公卿大夫皆得用之。 魏 晋 非乘舆不得用。”神宫中亦有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天下神霄,皆赐威仪,设於殿帐座外面南东壁,从东第一架六物,曰锦繖、曰絳节、曰宝盖、曰珠幢、曰五明扇。”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絳綃玉女五百餘人,或执五明之扇,或捧八宝之盂,环侍左右。”
(2).指团扇。或泛指扇。 隋 卢思道 《美女篇》:“ 京洛 多妖艷……时摇五明扇,聊驻七香车。” 唐 乔知之 《长信宫树》诗:“叶映九春华,香摇五明扇。”亦省作“ 五明 ”。 晋 陆机 《羽扇赋》:“昔者 武王 玄览造扇於前,而五明安众,世繫於后,各有託於方圆,盖受则於箑蒲……安众方而气散,五明圆而风烦。”
《漢語大詞典》:五明宫
道教中真人讲道之所。 唐 吕岩 《敲爻歌》:“仙童仙女彩云迎,五明宫内传真誥。”
《漢語大詞典》:五明骥(五明驥)
即五明马。明史·卢象昇传:“ 象昇 好畜骏马,皆有名字。尝逐贼 南漳 ,败。追兵至 沙河 ,水阔数丈,一跃而过,即所号五明驥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你看,此马全身深紫,鬃毛黑色,却有四只蹄子白如霜雪,肩上也有一片白毛象一轮皓月。这五处白毛,不但在阳光下闪闪发明,在月光下也闪闪发明,所以学生就给它起一个名字叫五明骥。”
《漢語大詞典》:五明马(五明馬)
一种良马。因马的四蹄白如霜雪,肩上有一片白毛,故名。 元 汤垕 画鉴·唐画:“又见一卷,朱衣白帽人骑五明马,四蹄破碎,如行水中,乃 李伯时 旧藏。”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茶褐罗伞下五明马上,端然坐着个相公。”
《漢語大詞典》:五明囊
盛露水之囊。古俗称用以取露洗眼可明目,故名。太平御览卷十二引《述仙记》:“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露,以之洗眼,眼明也。”
《國語辭典》:声明(聲明)  拼音:shēng míng
1.公开解说以昭告大众。如:「声明作废」。
2.佛教谓研究语言的学问。《悉昙字记》:「梵僧自云:『少字学于先师般若瞿沙,声明文辙将尽微致。』」
《國語辭典》:因明  拼音:yīn míng
佛教逻辑学,也包含部分认识论的内容。源于印度的辩论术,后来成为佛教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世纪末形成印度学术研究重点之一,至七世纪法称达到顶点。从形式上和现代逻辑比较,因明有先立结论,再溯求理由的特徵。《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向使此贤致意因明者,我复何颜之有乎!」
《漢語大詞典》:医方明(醫方明)
医学学科。古 印度 学生所习五明之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三曰医方明,禁呪闲邪,药石针艾。”
《漢語大詞典》:工巧明
印度 古代教育科目五明之一。工艺、数学、天文、星象、音乐、美术等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总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二,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
五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S/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pakarmastha%navidya%,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Cikitsa%vida%,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a%,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a%tmavidya%,明自家之宗旨者。前四明与自他同;内明之一,与自他各学异。婆罗门以四吠陀论为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明者阐明之义,各开阐其理而證明之,故曰明。又明为智之异名,各依其学而得其智,故曰明。西域记二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菩萨地持经三曰:「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
【佛学常见辞汇】
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钞)
〔一、声明〕,声,即声教;明,即明了。谓世间文章算数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声明。
〔二、因明〕,因,即万法生起之因。谓世间种种言论,及图书印玺,地水火风万法之因,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因明。
〔三、医方明〕,医方,即医治之方法也。谓世间种种病患或癫痫蛊毒,四大不调,鬼神咒诅,寒热诸病,皆悉晓了其因,通达对治,故曰医方明。(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工巧明〕,工,即工业;巧,即巧妙。谓世间文词赞咏,乃至营造城邑,农田商贾,种种音乐,卜算天文地理,一切工业巧妙,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工巧明。
〔五、内明〕,内,即佛法内教也。谓以持戒治破戒,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乃至种种染净邪正、生死涅槃对治之法,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内明。(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五明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五明论也。慈氏轨曰:「五明轮悉无不通。」
内五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明)
五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S/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pakarmastha%navidya%,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Cikitsa%vida%,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a%,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a%tmavidya%,明自家之宗旨者。前四明与自他同;内明之一,与自他各学异。婆罗门以四吠陀论为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明者阐明之义,各开阐其理而證明之,故曰明。又明为智之异名,各依其学而得其智,故曰明。西域记二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菩萨地持经三曰:「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
【佛学常见辞汇】
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钞)
〔一、声明〕,声,即声教;明,即明了。谓世间文章算数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声明。
〔二、因明〕,因,即万法生起之因。谓世间种种言论,及图书印玺,地水火风万法之因,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因明。
〔三、医方明〕,医方,即医治之方法也。谓世间种种病患或癫痫蛊毒,四大不调,鬼神咒诅,寒热诸病,皆悉晓了其因,通达对治,故曰医方明。(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工巧明〕,工,即工业;巧,即巧妙。谓世间文词赞咏,乃至营造城邑,农田商贾,种种音乐,卜算天文地理,一切工业巧妙,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工巧明。
〔五、内明〕,内,即佛法内教也。谓以持戒治破戒,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乃至种种染净邪正、生死涅槃对治之法,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内明。(梵语涅槃,华言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