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70
典故
4
词典
533
分类词汇
7
佛典
148
其它
78
共533,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禄位
虚位
相位
无位
宝位
列位
得位
位高
定位
窃位
致位
帝位
位号
下位
出位
《國語辭典》:
禄位(祿位)
拼音:
lù wèi
俸禄与官位。《周礼。天官。大宰》:「四曰禄位,以驭其士。」
分類:
禄位
俸给
给与
官位
俸禄
《國語辭典》:
虚位(虛位)
拼音:
xū wèi
1.空位。《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号位已绝于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
2.空名。唐。
韩愈
原道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分類:
特意
空名
坐位
职位
有名无实
期待
待贤
贤能
《國語辭典》:
相位
拼音:
xiàng wèi
宰相的官位。《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今女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近闻得安石辞了相位,判江宁府,必从此路经过。」
分類:
相位
宰相
职位
《漢語大詞典》:
无位(無位)
(1).没有界限或位置。 晋
郗超
《奉法要》
:“夫罪福之於逆顺,固必应而无差者也。苟昧斯道,则邪正无位,寄心无準矣。” 晋
王谧
《答桓太尉书》
:“况佛教喻一生於弹指,期要终於永刼,语灵异之无位,设报应於未兆,取之能信,不亦难乎!”
(2).指没有一定的地位。 明
刘基
《全婴堂序》
:“夫济人利物,无位不能焉。”
犹失位。谓在上故贵,但无人君之德,则失其位。
《
易·繫辞上
》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 尚秉和 注:“在上故贵,失正故无位。”
分類:
失位
有界
界限
位置
地位
无人
人君
《國語辭典》:
宝位(寶位)
拼音:
bǎo wèi
帝位。《晋书。卷一。宣帝纪》:「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三国演义》第九八回:「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
分類:
高位
帝位
太平天国
《國語辭典》:
列位
拼音:
liè wèi
1.位次、次第。《史记。卷六○。三王世家》:「而家皇子为列侯,则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于万世。」
2.爵位、官位。唐。
孙逖
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
诗:「列位登青琐,还乡复䌽衣。」
3.各位、诸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这凶身不是他,是谁?有烦列位与奴做主。」《红楼梦》第六二回:「我来了,全仗列位扶持。自今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分類:
列位
爵位
位次
诸位
次第
《漢語大詞典》:
得位
(1).谓居应有之位置。
《
易·小畜
》
:“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
《小畜》
。” 孔颖达 疏:“以阴居阴,故称得位。”
(2).谓居要职。
《
左传·襄公三年
》
:“ 解狐 得举, 祁午 得位, 伯华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穷裔。”
(3).指得帝位。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 怀帝 承乱之后得位,羈於彊臣。”
分類:
应有
帝位
要职
位置
《韵府拾遗 豪韵》:
位高(位高)
孝经疏:诸侯在一国臣人之上,其位高矣。高者,危惧。若能不以贵自骄,则虽处高位,终不至于倾危也。
分类:
位高
《國語辭典》:
定位
拼音:
dìng wèi
1.确定事物名位。《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2.特定的规矩或范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清。曾国藩〈江宁府学记〉:「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于轨范之中,自其弱齿,已立制防,洒扫沃盥有常仪,羹食肴胾有定位,緌缨绅佩有恒度。」
3.用仪器测量以确定位置。如:「前轮定位」。
4.经测量后所确定的位置。引申为对人物所下的论断或评价。如:「历史上的定位」。
分類:
定位
确定
仪器
规矩
对物
名位
范围
所在
位置
测量
《國語辭典》:
窃位(竊位)
拼音:
qiè wèi
1.夺取权位或帝位。《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明年,有鸢焚巢,杀子之异也。天象仍见,甚可畏也。一曰,皆王莽窃位之象云。」
2.没有才能或怠惰不勤却占居要位。《论语。卫灵公》:「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
分類:
窃位
篡夺
才德
君位
不称
窃取
取名
名位
《漢語大詞典》:
致位
(1).辞去职位。 汉
蔡邕
《胡公碑》
:“入録机事,听纳总己。致位就第,復拜司空。”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
:“閤下致位天子而归,始独得望舄履於门下。”
(2).谓达到某种职位。
《
后汉书·鲁恭传
》
:“ 恭 荐 中牟 名士 王方 …… 方 致位侍中。” 唐
武元衡
《赠窦三中丞》
诗:“报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
分類:
辞去
去职
职位
《國語辭典》:
帝位
拼音:
dì wèi
皇位。《书经。舜典》:「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分類:
帝位
皇位
天子之位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位号(位號)
爵位与名号。
《
史记·韩信卢綰列传
》
:“诸侯虽有畔亡,而復归;輒復故位号,不诛也。”
《
南史·后妃传序
》
:“六宫位号,前史代有不同。” 唐
刘知几
《
史通·题目
》
:“自餘 陈涉 、 张步 、 刘璋 、 袁术 ,其位号皆一一具言。”
分類:
位号
爵位
《國語辭典》:
下位
拼音:
xià wèi
1.卑贱、低下的地位。《易经。乾卦》:「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左传。襄公九年》:「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2.低下的座位。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功多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存,只饮酒,不簪花。」也作「下座」。
分類:
下位
低下
地位
席位
卑贱
《漢語大詞典》:
出位
越位;超越本分。
《易·艮》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王弼 注:“各止其所,不侵害也。”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
:“伏望不轻改二百年之旧礼,重惜一时之所未达,意尽词真,无以越职出位言为罪,幸甚。” 宋
洪迈
《
容斋五笔·白居易出位
》
:“ 白居易 为左赞善大夫,盗杀 武元衡 ,首上疏,请亟捕贼。宰相嫌其出位,不悦。”
《
明史·徐懋学传
》
:“我国家諫无专官,今他曹稍有建白,不曰出位,则曰沽名,沮忠直之心,长壅蔽之渐,是为阻抑。” 清
梁章钜
《
退庵随笔·官常一
》
:“夫以尽职为出位也,孰肯为尽职者哉!”
分類:
越位
超越
超越本分
本分
王弼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