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3,分3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即位
在位
位置
正位
具位
名位
有位
高位
嗣位
位于
爵位
去位
备位
地位
大位
《國語辭典》:即位  拼音:jí wèi
1.帝王、诸侯登位。《左传。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后来肃宗即位灵武,玄宗自疑不能归长安。」
2.就位。《书经。顾命》:「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礼记。坊记》:「故君适其臣,升自阼阶,即位于堂,示民不敢有其室也。」
《國語辭典》:在位  拼音:zài wèi
1.居于君主之位,掌理朝政。《书经。尧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朕在位三十五年,幸托天地祖宗,海宇升平,边疆无事。」
2.当官、居官位。《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明四目,达四聪,末梢头贤人在位,小人在野,朝纲自治。」
《國語辭典》:位置  拼音:wèi zhì
1.地位、职位。如:「请你在公司里安排一个位置给他。」
2.所在的地方。如:「房子的位置,是在日月潭附近。」
《國語辭典》:正位  拼音:zhèng wèi
1.中正之位。《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正位居体,重言慎法。」
2.天子之位。《史记。卷二五。律书》:「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慄慄,恐事之不终。」
3.确定位置。《文选。陆倕。石阙铭》:「惟帝建国,正位辨方。周营洛!涘,汉启岐!梁。」
《漢語大詞典》:具位
(1).具瞻之位。指三公宰相。语本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 宣德皇后 敬问具位。”参见“ 具瞻 ”。
(2).徒居官位,充数。新唐书·苏味道传:“然其为相,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臺諫之臣,默默具位而不敢言事,至於规避百为,不敢居是职事。”辽史·逆臣传中·萧革:“ 革 怙宠专权,同僚具位而已。”
(3). 唐 宋 以后,官吏在奏疏、函牍或其他应酬文字上,常把应写明的官职爵位写作“具位”,表示谦敬。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月日,具位某,再拜上书於昭文相公阁下。” 宋 苏轼 《祭大觉禅师文》:“维年月日,具位 苏軾 ,谨以香茶蔬果,致奠故 大觉禪师 器之 之灵。” 宋 王安石 《上时政疏》:“年月日,具位臣某,昧死再拜上疏尊号皇帝陛下。”
《國語辭典》:具瞻  拼音:jù zhān
语本《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为民众所瞻仰。《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道冠民宗,具瞻惟允。」
《國語辭典》:名位  拼音:míng wèi
官秩、名称与品位。如:「我只在乎能为这国家奉献些什么,名位一点也不重要。」《左传。庄公十八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不以礼假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
《漢語大詞典》:有位
(1).指天子之位。《书·大禹谟》:“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 孔 传:“有位,天子位。”
(2).居官。书·微子:“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孔颖达 疏:“违戾其耇老之长与旧有爵位致仕之贤人。”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张文忠公 三事忠告,诚有位者之良规。”
(3).指居官之人。书·伊训:“制官刑,儆于有位。” 孔 传:“言 汤 制治官刑法,以儆戒百官。”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然有位之德望重轻,亦因收士多少而后定。”明史·高明传:“﹝ 高明 ﹞荐郎中 孙琼 、 陈鸿渐 、 梅伦 、 何宜 、主事 宋瑛 ,皆端方亷洁,恬於进取,宜显擢以风有位。”
《國語辭典》:高位  拼音:gāo wèi
显贵的职位。如:「愈是居高位者,愈须忠心为国。」汉。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國語辭典》:嗣位  拼音:sì wèi
继承君位。《书经。舜典序》:「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当嗣位之时,年踰弱冠,麾下诸将皆是白首行阵之人。」
《國語辭典》:位于(位於)  拼音:wèi yú
位置处在。如:「鹿谷乡位于南投县,以生产冻顶乌龙茶闻名。」
分類:个位位置
《國語辭典》:爵位  拼音:jué wèi
封爵及职位。《礼记。礼运》:「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三国演义》第五回:「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
《漢語大詞典》:去位
离开官位,卸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丁酉,吏部尚书平章事 郑珣瑜 称疾去位。”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王文瑞:“余登朝最晚,不及见诸先达,惟 王文瑞 公尚未去位。”
《國語辭典》:备位(備位)  拼音:bèi wèi
自谦充数之词。《汉书。卷七四。魏相丙吉传。魏相》:「臣相幸得备位,不能奉明法,广教化,理四方,以宣圣德。」宋。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陛下即位,起臣于贬所,不及一年,备位禁林。」
《國語辭典》:地位  拼音:dì wèi
1.人或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自以地位隆重,深怀退素,北宅旧有园田之美,乃盛脩理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后来果然中了孝廉,只做到一个知州地位。」
2.地步、处境。《红楼梦》第三四回:「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國語辭典》:大位  拼音:dà wèi
高位或帝位。《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然则高才而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