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自相残害(自相残害)  拼音:zì xiāng cán hài
自己人或团体内部互相伤害。《晋书。卷一○七。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害。」《三国演义》第八八回:「此非汝之能也,乃吾手下之人自相残害,以致如此。」也作「自相残杀」。
《国语辞典》:骨质石化症(骨质石化症)  拼音:gǔ zhí shí huà zhèng
病名。人体内破骨细胞与造骨细胞不正常作用,造成骨头硬化如石头的病症。主要分良性的青年型及恶性的婴儿型两类。婴儿型在怀孕期骨质即开始石化,常并有失明、失聪等严重病症。青年型则发生在十岁左右。罹患此病症在皮肤表面会出现似大理石状的花纹。
《国语辞典》: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  拼音:jiǎ zhuàng xiàn jī néng kàng jìn
病名。为一种体内的甲状腺肿大,分泌出过量的甲状腺素,而使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的病症。罹患此症的病人会有双眼突出、全身无力、疲劳、手指颤抖、声音沙哑、吞咽困难等现象。病人食欲佳,但因为新陈代谢速度快,因此体重不增反减。患者也会呈现心神不宁,情绪多变化的情况。
《国语辞典》: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拼音:tòng fēng xìng guān jié yán
病名。由于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受阻,以致有过多的尿酸、尿酸盐等针状结晶沉淀于关节、腱鞘与血液中,而引起关节肿痛的病症。也称为「痛风」。
《国语辞典》:自然背景辐射(自然背景辐射)  拼音:zì rán bèi jǐng fú shè
在人类自然环境中的辐射。包括宇宙射线、来自人类和动物体内及体外环境中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辐射,通称为「自然背景辐射」。
《国语辞典》: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拼音:zì rán shā shāng xì bāo
一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大颗粒淋巴球。可自动杀死癌细胞,但患有白血病或癌症的病人,其数目较少或活动性较低。
《国语辞典》: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拼音:xún huán xì tǒng
人和某些动物体内由心脏、血管、血液、淋巴等组成的系统。循环过程包括两部分:一为肺循环,主要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肺,再从肺送回心脏;一为体循环,主要将血液从心脏带到身体其他部位。
《国语辞典》:吞噬细胞(吞噬细胞)  拼音:tūn shì xì bāo
在多细胞动物体内,能吞食细菌、外来异物的细胞。如白血球能吞噬细菌,保护机体,是典型的吞噬细胞。
《国语辞典》:预防注射(预防注射)  拼音:yù fáng zhù shè
将疫苗注射进入健康的人体中,藉由体内之主动免疫反应产生对于特定或类似病原的抗体,以达到增强对该疾病之抵抗力或预防感染的目的。也称为「预防接种」。
《国语辞典》:植物激素  拼音:zhí wù jī sù
植物体内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在很低的浓度下即可激发或抑制生理或生化反应。如生长素、激勃素、胞分裂素、乙烯、离素等。也称为「植物荷尔蒙」。
《国语辞典》:药物中毒(药物中毒)  拼音:yào wù zhòng dú
剧毒或过量的药物进入体内,危害身体机能或生命的徵象。中毒的症状因药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服用过量安眠药中毒。
《国语辞典》:阴胜则寒(阴胜则寒)  拼音:yīn shèng zé hán
中医上指人体内阴气偏胜,导致机能减退而发生寒症。
《国语辞典》:阴虚发热(阴虚发热)  拼音:yīn xū fā rè
中医上指人体内精血津液等阴液过度损耗所浮现的虚热现象。多会出现盗汗、口乾、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国语辞典》:吸器  拼音:xī qì
一种伸入寄主体内的突起构造或根状器官,为寄生植物或寄生菌从寄主吸收养分的构造。
《国语辞典》:胃脏(胃脏)  拼音:wèi zàng
动物体内消化食物的器官之一。形如囊,左大右小,横卧横膈膜之下,上连食道,下连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