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胎食
古时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
《漢語大詞典》:证法(證法)
谓修炼和参悟佛法。 柳亚子 《苏玄瑛新传》:“初, 庄湘 欲以 雪鸿 妻 玄瑛 , 玄瑛 垂泪曰:‘吾证法身久,辱命奈何?’遂已。”
《國語辭典》:狐仙  拼音:hú xiān
俗称修炼成仙,能化为人形,与人来往的狐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他无意中把狐仙得罪了,那狐仙便迷惘了他,不知怎样干出来的?」也称为「狐狸精」。
《國語辭典》:白娘子  拼音:bái niáng zǐ
小说《白蛇传》中的人物。本无名,后传名为白素贞。原是千年修鍊的白蛇精,化身为女子,与许宣(或名许仙)结下姻缘,最后被金山寺僧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此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而后有「报恩」、「盗草」、「水斗」、「断桥」和「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加入,显示出白娘子个性善良,用情深挚。也称为「白蛇」。
《漢語大詞典》:养鸡乡(養雞鄉)
汉 刘向 列仙传·祝鸡翁:“ 祝鸡翁 者, 洛 人也,居 尸乡 北山下。养鸡百餘年,鸡有千餘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后升 吴山 ,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后以“养鸡乡”比喻隐居或修炼之地。 明 唐顺之 《罢病归访王山人含真》诗:“还因解龟后,重问养鸡乡。”参见“ 尸乡 ”。
分類:隐居修炼
《漢語大詞典》:尸乡(尸鄉)
古地名。又名 西亳 。在今 河南 偃师县 西南之 新蔡镇 。 田横 不愿称臣于 汉 ,自刎于此。事见史记·田儋列传。 汉 刘向 列仙传·祝鸡翁:“ 祝鸡翁 者, 洛 人也。居 尸乡 北山下,养鸡百餘年,鸡有千餘头,皆立名字……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后借指隐者之所居。 清 钱谦益 《蔚村温如陈翁八十寿序》:“ 蔚村 荒寒寂寞,蓬蒿不剪,翁诛茅卜居,以是为 尸乡 畏垒 。”
《漢語大詞典》:黄庭教
指道教。因《黄庭经》所说为道教的养真修炼之道。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一:“年来已奉黄庭教,夕鍊腥魂晓吸霞。”
《漢語大詞典》:练形术(練形術)
道教谓修炼形体,以期脱胎换骨,位登仙品。南史·刘劭传:“时道士 范材 修练形术,是岁自言死期,如期而死。”
《漢語大詞典》:炼指(煉指,鍊指)
束香于指,以火烧灼。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禁僧俗捨身、断手足、炼指、掛灯、带钳之类幻惑流俗者。” 胡三省 注:“炼指者,束香於指而燃之。”辽史·圣宗纪七:“十二月丁亥,禁僧燃身炼指。”
鍊指:束香于指,以火烧灼。为僧尼修炼苦行之一。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小娥 厚貌深辞,聪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
《漢語大詞典》:毓丹
道家语。谓养精蓄气,修炼内丹。 明 宋濂 《元默斋铭》:“谁为之后?孰为之前?至矣哉!此所谓鸿濛之根,毓丹之田也。久而行之,与道周旋。”
《漢語大詞典》:膺箓受图(膺籙受圖)
(1).谓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 汉 张衡 《东京赋》:“ 高祖 膺籙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亦作“ 膺图受籙 ”。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商武 姬文 所以膺图受籙。”明史·史可法传:“膺图受籙,则念先帝之集木驭朽。”
(2).道教谓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参同契》卷上:“功满上昇,膺籙受图。”
《漢語大詞典》:证修(證修)
参悟修炼。 清 朱之瑜 《答释独立书》:“若必欲证修潮音,亦庶无 雒 蜀 之分。”
分類:参悟修炼
《漢語大詞典》:证品(證品)
谓修炼悟道而登神仙流品。 前蜀 杜光庭 《宣胜军使王谠为亡男昭胤明真斋词》:“度南丹流火之庭,昇上境洞阳之府。参玄证品,悟道登真。” 前蜀 杜光庭 《皇后修三元大醮词》:“九玄七祖,证品仙庭。”
《漢語大詞典》:证讲(證講)
谓参悟修炼,讲经说法。 宋 无名氏 江南馀载·刁侃:“是时 周维简 证讲於 侃 别院,独无变怪,於是尽徙焉。”
《國語辭典》:脱胎换骨(脫胎換骨)  拼音:tuō tāi huàn gǔ
原指修炼得道,脱换凡人之躯壳而成仙。比喻澈底改变。宋。葛长庚 沁园春。要做神仙词:「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西游记》第二七回:「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也作「换骨脱胎」、「抽胎换骨」。
《國語辭典》:脱胎(脫胎)  拼音:tuō tāi
1.道家指脱去凡胎而成仙。《红楼梦》第一○四回:「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脱胎去的。」
2.比喻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如宋时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乃脱胎于范仲淹〈御街行〉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事,无计相回避」。此种诗文上的模仿即属脱胎现象。
《漢語大詞典》:吞景
服食日霞。道家修炼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若能守道不动,服气吞景以镇五藏者,亦能得地仙,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