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ì
1.男子同胞先出生的为兄,后出生的为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
2.内外的族亲、姻亲。《诗经。小雅。伐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汉。郑玄。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
3.同姓之国。《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史记。卷三九。晋世家》:「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4.泛指意气相投的朋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唐童何足道哉也!」《水浒传》第七五回:「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弟兄们发怒?」
5.比喻两者相当,不相上下。《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宋。邢炳。疏:「此章孔子评论鲁卫二国之政相似,如周公康叔之为兄弟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也。」
6.特指黑社会人物。如:「道上兄弟」。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i
1.特指弟弟。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那时节兄弟在范阳,兄长在楼桑,关某在蒲州解良。」《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村里有个农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刘。哥哥名刘添祥,年四十岁,妻已故;兄弟名刘添瑞,年三十五岁。」
2.男子自谦之词。《老残游记》第三回:「依兄弟愚见,还是不多杀人的为是。」《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兄弟自从十七岁到上海,彼时老人家还在世,生意亦还过得去。」
《國語辭典》:弟兄  拼音:dì xiong
称谓:(1)称哥哥与弟弟。《管子。山至数》:「弟兄十人,分国为十,兄弟五人,分国为五。」《红楼梦》第六四回:「原来贾琏、贾珍素日亲密,又是弟兄,本可避忌之人,自来是不等通报的。」(2)称弟弟。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我与那相识每会合,宾朋每同坐,都是些羊弟兄狗哥哥。」《红楼梦》第五回:「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弟兄之幸矣。」(3)对亲密伙伴朋友的称呼。《水浒传》第五○回:「这孙提辖是我弟兄,自幼与他他同师学艺。」《儒林外史》第三回:「现放著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
《國語辭典》:父兄  拼音:fù xiōng
1.父亲及兄长。如:「父兄告诫我,待人要有礼。」《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并且他方才劝戒我一番话,就是自家父兄,也不过如此,真是令人可感。」
2.长老、父老。《国语。晋语五》:「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國語辭典》:吾兄  拼音:wú xiōng
1.称自己的兄辈。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唐。李白 别中都明府兄诗:「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2.对同辈朋友的尊称。唐。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云夫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儒林外史》第三○回:「人情无过男女,方才吾兄说非是所好。」
《漢語大詞典》:难兄(難兄)
犹贤兄。 唐 无可 《送喻凫及第归阳羡》诗:“宗中初及第,江上覲难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比 渭 滨甲子, 尚父 难兄。”参见“ 难兄难弟 ”。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如:「当年我们在战场上是同生共死的难兄难弟。」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án xiōng nán dì
陈元方和陈季方兄弟二人才德相当,难分高下,其父亲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见南朝宋《世说新语。德行》。用以称人兄弟才学品德均佳。《旧唐书。卷一五五。穆宁等传。赞曰》:「薛氏三门,难兄难弟。」后亦用以讽称两人为差不多的货色,有贬斥的意味。《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
《國語辭典》:老兄  拼音:lǎo xiōng
称谓:(1)兄长的自称。《晋书。卷八五。刘毅传》:「老兄试为卿答。」(2)朋友相称的敬辞。宋。欧阳修〈与梅圣俞〉:「承见过仍留刺,何乃烦老兄如此?」《西游记》第一回:「老兄,你便同我去去。」
《國語辭典》:从兄(從兄)  拼音:zòng xiōng
称谓。称堂兄。为同祖叔伯之子而年纪长于己的人。唐。蒋防《霍小玉传》:「遂令家僮秋鸿,于从兄京兆参军尚公处假青骊驹,黄金勒。」宋。张齐贤《白万州遇剑客》:「从兄廷让,为亲事都将。」
《國語辭典》:阿兄  拼音:ā xiōng
称谓。称哥哥。《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分類:哥哥叔父
《漢語大詞典》:诸兄(諸兄)
所有同宗之兄。《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復我诸兄。”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太后自遭大忧,及 新野君 ,仍丧诸兄,常悲伤思慕,羸瘦骨立,不能自胜。”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彊而早世。”
分類:有同同宗
《國語辭典》:尊兄  拼音:zūn xiōng
称谓:(1)对自己兄长或同辈中年长者的敬称。《北史。卷五二。齐宗室诸王列传下。武成诸子》:「俨器服玩饰皆与后主同,所须悉官给。于南宫尝见新冰绿李,还,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无?』」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共敌军擂鼓鸣啰,谁不怕俺弟兄三个。」(2)对对方兄长的敬称。《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元年》:「林甫退,召挺之弟损之,谕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为见上之策,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3)朋友间对对方的敬称。《水浒传》第五○回:「祝龙答道:『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红楼梦》第一回:「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
《國語辭典》:伯兄  拼音:bó xiōng
称谓。称长兄。《书经。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分類:长兄
《韵府拾遗 庚韵》:子兄
史记淮南王传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弗爱王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
《國語辭典》:如兄  拼音:rú xiōng
异姓结拜兄弟,长者称为「如兄」,幼者称为「如弟」。
分類:结拜哥哥
《國語辭典》:如兄如弟  拼音:rú xiōng rú dì
指彼此感情亲密无间,如同兄弟一般。如:「他俩是高中同学,交情深厚,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國語辭典》:家兄  拼音:jiā xiōng
1.称谓。对人称自己的哥哥。《晋书。卷七七。何充传》:「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2.钱。晋。鲁褒 钱神论:「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六出:「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國語辭典》: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对钱的戏称。语本晋。鲁褒 钱神论:「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金瓶梅》第五六回:「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闪闪响当当的无价之宝,满身通麻了。」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他不过向孔方兄告得个长头假。」
《國語辭典》:母兄  拼音:mǔ xiōng
同母所生的哥哥。《公羊传。隐公七年》:「母弟称弟,母兄称兄。」三国魏。嵇康 幽愤诗:「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姐,不训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