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吐花
亦作“ 吐华 ”。
(1).开花。 汉 徐干 中论·考伪:“夫名之繫於实也,犹物之繫於时也。物者,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得之则排冰吐华,失之则当春彫悴。”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五:“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2).放射光华。 汉 崔駰 《刀剑铭》:“龙渊太阿,干将莫邪,带以自御,燁燁吐花。”
《漢語大詞典》:素华(素華)
亦作“ 素花 ”。白色的花。楚辞·九歌·少司命:“緑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南朝 梁简文帝 《咏栀子花》:“素华徧可憙,的的半临池。” 唐 白居易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明 徐渭 《送明教往上海》诗:“繁林积素花,羣山映簷瓦。”
白色的光华。 清 金农 《十五夜对月有怀淮上旧游》诗:“素华先夕浄云霾,忽到尊前分外佳。”
分類:白色光华
《漢語大詞典》:五华(五華)
(1).五色仙花。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冠五华於仙草,超四照於灵木。”
(2).谓五色光华。 明 陶宗仪 《元氏掖庭记》:“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
(3).道教谓五方之气。黄庭内景经·上有:“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衝臚间。” 务成子 注:“五华者,五方之英华,即气也。”参见“ 五气 ”。
《漢語大詞典》:五气(五氣)
(1).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郑玄 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五行之气。” 北周 庾信 《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4).五种情感。逸周书·官人:“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於中,发形於外,民情不可隐也。”
《漢語大詞典》:归华(歸華)
落花。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落月的光华。 唐 顾况 《奉酬刘侍郎》诗:“暂伴顦顇人,归华耿不灭。”
《國語辭典》:火焰  拼音:huǒ yàn
燃烧时发出的光焰。《三国演义》第一二回:「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
《漢語大詞典》:贞曜(貞曜)
(1).亦作“ 贞耀 ”。光焰,光华。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悬象虽薄蚀,不可以比萤烛之贞耀。”亦喻生辉的品德。 元 范梈 《梁掾枉教冬菊之歌仍韵答贶》:“桃李如今不似春,勗子含和保贞曜。” 清 朱鹤龄 《吴门晤陈言夏》诗:“子其宝贞曜,轩冕无长荣。” 清 王诒寿 《董啸岩先生〈独石轩遗集〉序》:“贞曜莫潜,壮心未已。”
(2).光芒四照。 唐 吕温 《代齐贾二相贺迁献懿二祖表》:“日月贞曜,乾坤定纪,称情靡忒,合敬有归。”
(3). 唐 孟郊 的私谥。 清 王士禛 《送洪昉思由大梁之武康》诗:“劝君卜筑岂无意, 贞曜 故宅留山阿。”
《漢語大詞典》:华耀(華耀,華燿)
亦作“ 华燿 ”。亦作“ 华曜 ”。光华辉耀。《汉书·礼乐志二》:“月穆穆以金波,日华燿以宣明。” 唐 柳宗元 《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王氏 ﹞自 先天 以来,策名闻达,秉毫翰而践文昌。登禁掖者,纷纶华耀,继武而起。”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每岁正月恒病阴雨,至是自元日至於郊庙,翳氛屏除,日月华曜,山川轩豁,神人喜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押官:“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
分類:光华辉耀
《漢語大詞典》:身光
(1).佛教语。指佛身所发出的光明。亦泛指身上的光华。 南朝 梁 刘潜 《平等寺刹下铭序》:“释梵夺其身光,日车贬其轮照。” 明 汤显祖 《明孀篇为司农郎武陵丁君有周母夫人作》:“何止眼为名,身光亦飞腾。”
(2).谓身受荣光。 三国 魏 高允 《酒训》:“ 商辛 耽酒, 殷 道以之亡; 公旦 陈誥, 周 德以之昌。 子反 昏酣而致毙, 穆生 不饮而身光。”
《國語辭典》:烨煜(燁煜)  拼音:yè yù
1.声音繁盛的样子。《文选。班固。东都赋》:「钟鼓铿鍧,管弦烨煜。」
2.光彩闪烁的样子。明。刘基〈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钟山烛龙在其北,两眼烨煜如朝暾。」
《漢語大詞典》:匿光
(1).隐藏其光华。比喻才德不外露。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彭越 观时,弢跡匿光。民具尔瞻,翼尔鹰扬。”
(2).谓有隐身术,在光天化日之下能使人看不见。 唐 韩愈 《毛颖传》:“世传当 殷 时,居 中山 ,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
《國語辭典》:四照花  拼音:sì zhào huā
植物名。四照花科四照花属,落叶小乔木。叶椭圆形,色淡绿稍带红紫,对生,两面被短毛。夏日在梢头开花,球形头状花序,基部具花瓣状总苞四片,光彩照目。
《漢語大詞典》:青炜(青煒)
古代五行说指东方青色的光华。引申为春天。汉书·王莽传中:“青煒登平,考景以晷。”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言青阳之气始升而上,以成万物也。”参见“ 赤煒 ”。
《漢語大詞典》:赤炜(赤煒)
(1).古代五行说指南方赤色盛阳之气的光华。《汉书·王莽传中》:“南岳太傅典致时奥,赤煒颂平,考声以律。”
(2).赤色与火、夏天相配,因亦引申指夏天。 宋 林景熙 《会严陵邵德芳同舍邀宿玄同斋道旧有作》诗:“市槐梦忽醒,乔柯落风雨。何人斧为薪,遗根尚依土。缅怀赤煒初,鬱若翠蛟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乙卯春, 柴 读书 孤山 ,余寄札云:‘秋将至矣,颇欲掩帷……’ 柴 答云:‘赤煒未来,青春可爱。’”
《漢語大詞典》:赤炜(赤煒)
(1).古代五行说指南方赤色盛阳之气的光华。《汉书·王莽传中》:“南岳太傅典致时奥,赤煒颂平,考声以律。”
(2).赤色与火、夏天相配,因亦引申指夏天。 宋 林景熙 《会严陵邵德芳同舍邀宿玄同斋道旧有作》诗:“市槐梦忽醒,乔柯落风雨。何人斧为薪,遗根尚依土。缅怀赤煒初,鬱若翠蛟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乙卯春, 柴 读书 孤山 ,余寄札云:‘秋将至矣,颇欲掩帷……’ 柴 答云:‘赤煒未来,青春可爱。’”
《漢語大詞典》:笔彩(筆彩)
亦作“ 笔采 ”。
(1).谓文笔辞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孙盛 、 干宝 ,文胜为史,準的所拟,志乎典训,户牖虽异,而笔彩略同。”
(2).指图画的光华色彩。 唐 白居易 《游悟贞寺诗》:“粉壁有 吴 画,笔彩依旧鲜。素屏有 褚 书,墨色如新乾。” 宋 米芾 画史:“ 顾愷之 《维摩天女飞仙》在余家,《女史箴》横卷在 刘有方 家,已上笔采生动,髭髮秀润。”
《漢語大詞典》:词波(詞波)
(1).文词的光华。 唐 刘祎之 《九成宫秋初应诏》诗:“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 舜 海词波发,空惊游圣难。” 唐 李敬玄 《奉和别越王》:“帝念紆千里,词波照五潢。”
(2).指文词。 唐 韦处厚 《上宰相荐皇甫湜书》:“至於用心合论,操毫注简,排百氏之杂説,判九流之纷荡,摘其舛駮,趋于夷途,徵会理轴,遣训词波,无不蹈正超常,曲畅精旨。”
分類:文词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