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周礼注疏》卷四〈天官冢宰·膳夫〉~57~
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凡王之馈,食用六,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卒食,以乐彻于造。王齐,日三举。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劄则不举,天地有灾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王燕食,则奉膳赞祭。凡王祭祀、宾客食,则彻王之胙俎。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王燕饮酒,则为献主。掌后及世子之膳羞。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以挚见者亦如之。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世子之膳不会。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卫觊传〉~6~
明帝即位,进封閺乡侯,三百户。觊奏曰:「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长吏,皆宜知律。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县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事遂施行。时百姓凋匮而役务方殷,觊上疏曰:「夫变情厉性,彊所不能,人臣言之既不易,人主受之又艰难。且人之所乐者富贵显荣也,所恶者贫贱死亡也,然此四者,君上之所制也,君爱之则富贵显荣,君恶之则贫贱死亡;顺指者爱所由来,逆意者恶所从至也。故人臣皆争顺指而避逆意,非破家为国,杀身成君者,谁能犯颜色,触忌讳,建一言,开一说哉?陛下留意察之,则臣下之情可见矣。今议者多好悦耳,其言政治则比陛下于尧舜,其言征伐则比二虏于狸鼠。臣以为不然。昔汉文之时,诸侯彊大,贾谊累息以为至危。况今四海之内,分而为三,群士陈力,各为其主。其来降者,未肯言舍邪就正,咸称迫于困急,是与六国分治,无以为异也。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凋弊不可复振。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至于凶荒,则彻膳降服。然则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也。武皇帝之时,后宫食不过一肉,衣不用锦绣,茵蓐不缘饰,器物无丹漆,用能平定天下,遗福子孙。此皆陛下之所亲览也。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校府库,量入为出。深思句践滋民之术,由恐不及,而尚方所造金银之物,渐更增广,工役不辍,侈靡日崇,帑藏日竭。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陛下通明,每所非笑。汉武有求于露,而由尚见非,陛下无求于露而空设之;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诚皆圣虑所宜裁制也。」觊历汉、魏,时献忠言,率如此。
《國語辭典》:八珍  拼音:bā zhēn
1.八种珍贵的食品。一般指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八种。见明。张九韶《群书拾唾。卷一○。动植食物》。后泛指珍馐美味。《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卫觊》:「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唐。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2.骂人的话。形容言行不庄重。
《国语辞典》:八珍咸粥(八珍咸粥)  拼音:bā zhēn xián zhōu
一种以鸡腿、火腿、虾皮、鲜蚵、海参、豇豆等八或多种材料熬煮而成的咸稀饭。
《漢語大詞典》: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分類:精美肴馔
《漢語大詞典》:八珍主人
酱的别称。 宋 陶谷 清异录·馔羞:“酱,八珍主人;醋,食总管也。”
《分类字锦》:隽列八珍(隽列八珍)
癸辛杂识驼峰之隽列于八珍然驼之壮者两峰坚耸其味甘脆如熊白奶房而尤胜若驼之老者两峰偏亸其味淡韧如嚼败絮然所烹者皆老而不任负重者而壮有力者未始以为馔也
分类:杂兽
《漢語大詞典》:八品
(1). 秦 汉 时后宫爵位有八,故称“八品”。后汉书·皇后纪序:“ 秦 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 李贤 注:“《前书》曰:‘ 汉 兴因 秦 之称号,正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
(2). 魏 晋 以后,官分九品,八品为低级官阶。 唐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我作八品吏, 洛中 如繫囚。”
(3).犹八珍。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罗八品於前,所食不过适口,唯狂罔念,丘其糟而池其酒。”
《漢語大詞典》:膏香
亦作“ 膏薌 ”。 牛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膏香,牛脂也。”礼记·内则:“春宜羔豚,膳膏薌。” 郑玄 注:“牛膏薌。” 孔颖达 疏:“膏薌,牛膏也。”
《漢語大詞典》:淳熬
古代八珍食品之一。礼记·内则:“淳熬,煎醢加於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孔颖达 疏:“淳熬者,是八珍之内,一珍之膳名也。淳,沃也,则沃之以膏是也。熬,谓煎也,则煎醢是也。陆稻者,谓陆地之稻也。谓以陆地稻米,熟之为饭,煎醢使熬,加於饭上,恐其味薄,更沃之以膏,使味相湛渍,曰淳熬。” 明 宋濂 《白牛生传》:“糟覈与淳熬固殊,饱则均。”参见“ 八珍 ”。
《國語辭典》:八珍  拼音:bā zhēn
1.八种珍贵的食品。一般指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八种。见明。张九韶《群书拾唾。卷一○。动植食物》。后泛指珍馐美味。《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卫觊》:「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唐。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2.骂人的话。形容言行不庄重。
《漢語大詞典》:膏膻(膏羶)
羊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冬行鱻羽,膳膏羶。”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膏羶,羊脂也。”礼记·内则:“冬宜鲜羽,膳膏羶。” 郑玄 注:“羊膏羶。” 孔颖达 疏:“膏羶,羊膏也。”
《漢語大詞典》:膏腥
(1).豕膏。一说,鸡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秋行犊麛,膳膏腥。”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膏腥,豕膏也。’ 玄 谓膏腥,鸡膏也。”礼记·内则:“秋宜犊麛,膳膏腥。” 郑玄 注:“鸡膏腥。” 孔颖达 疏:“膏腥,鸡膏也。”
(2).犹荤腥。 清 金农 《白丈庆馀见招以豆糜为食走笔记之》诗:“平居造席只周党,輒供斯食屏膏腥。”
《漢語大詞典》:膏臊
犬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夏行腒鱐,膳膏臊。”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膏臊,犬膏。”礼记·内则:“夏宜腒鱐,膳膏臊。” 郑玄 注:“犬膏臊。” 孔颖达 疏:“膏臊,犬膏也。”
《漢語大詞典》:淳母
古代八珍食品之一。礼记·内则:“淳母,煎醢加於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母。” 郑玄 注:“母读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参见“ 八珍 ”。
《國語辭典》:八珍  拼音:bā zhēn
1.八种珍贵的食品。一般指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八种。见明。张九韶《群书拾唾。卷一○。动植食物》。后泛指珍馐美味。《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卫觊》:「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唐。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2.骂人的话。形容言行不庄重。
《漢語大詞典》:肝膋
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网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礼记·内则:“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 郑玄 注:“膋,肠间脂。”《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汉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