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四计朝暮
 
三四调群狙
 
喜众狙
  
朝三
  
朝四暮三
 
狙公倒七芧
 
狙公分栗
 
众狙皆喜
 
被狙公卖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69~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73~
唐·成玄英疏:「此解譬也。狙,猕猴也。赋,付与也。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列子曰:宋有养狙老翁,善解其意,戏狙曰:『吾与汝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又曰:『我与汝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其于七数,并皆是一。名既不亏,实亦无损,而一喜一怒,为用愚迷。此亦同其所好,自以为是。亦犹劳役心虑,辩饰言词,混同万物以为其一因以为一者,亦何异众狙之惑耶!」

简释

朝四暮三:指反复无常或愚弄他人。宋黄庭坚《再答明略二首》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安,安能朝四暮三浪忧喜。”


例句

机疑闻不二,蒙昧即朝三。 沈佺期 九真山净居寺谒无碍上人

《國語辭典》:公分  拼音:gōng fēn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公制一公分等于百分之一公尺。
《国语辞典》:最小公分母  拼音:zuì xiǎo gōng fēn mǔ
有相异分母的诸分数,可以同分母的分数表示,此公分母以最小者为便。算术上所用最小公分母,即诸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国语辞典》:公分母  拼音:gōng fēn mǔ
若干分数中诸分母的最低公倍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分公母是六。
《国语辞典》:公分子  拼音:gōng fēn zǐ
若干分数中诸分子的最低公倍数。如三分之二与七分之五的公分子是十。
《国语辞典》:公忽  拼音:gōng hū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公制一公忽等于万分之一公分。
《国语辞典》:羊蹄  拼音:yáng tí
植物名。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高约五十至一百公分。叶互生,长椭圆形,长八至二十五公分,基部圆形或心形,波状缘,具长叶柄。四、五月枝梢生出花轴,轴的节上轮生数十朵淡绿色小花,层层排列。瘦果包被于宿存增大之花被内,花被具小齿突。根捣汁可治疥癣肿毒。广布东亚温带之湿润原野。也称为「牛舌菜」。
《国语辞典》:落文  拼音:luò wén
动物名。昆虫纲落文科。体长不超过一公分,颜色有红、金绿、黑等。以阔叶树叶为巢,幼虫食腐烂的树叶。
《国语辞典》:栀子花(栀子花)  拼音:zhī zi huā
黄栀、栀子所开的花。花顶生,六瓣,花径约五至六公分,裂片后微捲。初开时为白色,后渐渐为黄色,有香味,花期从春末到夏至。如:「栀子花不但可供观赏,也可用作香料。」
《国语辞典》:鸡冠花(鸡冠花)  拼音:jī guān huā
植物名。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高可达九十公分。茎常带红色。叶互生,卵形或卵披针形。夏秋间开花,花密集,组成塔形或圆柱形穗状花序,顶生,其上缘常扁化,成鸡冠状,故称为鸡冠花。有红、黄、白等颜色。花及种子可做收敛剂,有止血止泻的功能。
《国语辞典》:细腰蜂(细腰蜂)  拼音:xì yāo fēng
动物名。膜翅目泥蜂科。长约二点五公分以上,体色多黑,触角短而弯曲,腹柄细长,以花蜜、花粉为食,有益于农作物。
《国语辞典》:九层塔(九层塔)  拼音:jiǔ céng tǎ
植物名。唇形科罗勒属,一年生草本。株高六十至九十公分。叶对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轮伞花序具六至十朵花,多轮组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花冠二唇形,白色、淡红色或紫色。嫩茎及叶可作蔬菜食用,因具特殊香气,可提炼清油,为香料及其他工业原料。亦可入药,有镇咳、通经、助行血、消炎止痛等疗效。
《国语辞典》:越橘  拼音:yuè jú
植物名。越橘科越橘属,常绿小灌木。高十至二十公分,叶椭圆形,长一至二公分,全缘或近全缘。短总状花序,初夏开淡红或白色花,花冠钟形,四裂。浆果圆形,红熟,味甘酸可食。也称为「牙疙瘩」。
《国语辞典》:犀头(犀头)  拼音:xī tóu
动物名。昆虫纲金龟子科。体黑长约三公分。雄虫头部长有角状突起的金龟子。栖息山地,聚于兽粪上。将粪块埋入土中,产卵后以粪为食。分布于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等地。
《國語辭典》:暮四朝三  拼音:mù sì zhāo sān
比喻心意不定,反覆无常。参见「朝三暮四」条。宋。辛弃疾 洞仙歌。旧交贫贱词:「悠悠今古事。得丧乘除,暮四朝三又何异。」
《國語辭典》:朝三暮四  拼音:zhāo sān mù sì
本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后比喻以诈术欺人,或心意不定、反覆无常。《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直以性惟狡诈,言不诚实,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聪,足见奸邪之极。」元。杨讷《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也作「暮四朝三」、「朝四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