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于公德
 
孝妇冤
 
东海冤
 
东海孝妇
 
杀孝妇
 
诛孝妇
 
辟孝妇

相关人物
东海孝妇
 
于公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于定国〉~304~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生立祠,号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柰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彊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郡襄阳人。居岘山南,躬耕垄上。刘表数延请,不至,乃就候之,问曰:“先生不受官禄,何以遗子孙乎?”德公曰:“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后携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吴国富阳人,字德施。好学有才识。惠帝永宁初从齐王司马囧讨赵王司马伦,辟大司马户曹掾。囧骄矜僭侈,惠劝不纳,辞疾去。及囧败,成都王司马颖命为大将军参军。以擅杀颖牙门将,惧罪,改姓名遁。东海王司马越起兵,为记室参军,预参谋议。每草书檄,应命立成。官至安丰内史。封临湘县公。司马睿遣甘卓攻周馥,惠率众应卓。后因疑惧,攻杀安丰太守何锐,奔蛮中。年四十七卒。
全晋文
惠字德施,吴国富阳人,吴大帝之族曾孙。永宁初,从齐王囧起义讨赵王伦,以功封晋兴县侯,辟大司马户曹掾,转东曹掾,辞疾去。成都王颖荐为大将军参军,领奋威将军、白沙督。东海王越以为记室参军,除散骑郎、太子中庶子,补司空从事中郎,迁太傅军咨祭酒,除秘书监,不拜,转彭城内史广陵相,迁广武将军、安丰内史,以迎大驾,功封临湘县公。元帝初,以擅杀何锐奔入蛮中。有集十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6—405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国君,鲜卑族,字玄明。慕容皝少子。慕容炜时,封范阳王。以见识过人为其兄慕容垂器重。前燕亡,入前秦,为苻坚张掖太守。及慕容垂称王,复封范阳王,为车骑大将军,迁司徒。居中镇卫、参断政事。慕容宝嗣位,以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领南蛮校尉,镇邺。数击退北魏军。及宝败于北魏,北奔蓟,德率众南迁滑台,称燕王。魏克滑台,德东取广固,于晋安帝隆安三年称帝。能纳谏,崇儒术。在位七年。
全晋文
德字玄明,前燕慕容皝少子,皝嗣位,封梁公,历幽州刺史左卫将军,炜嗣位,进封范阳王,迁魏尹,加散骑常侍,拜征南将军。燕亡入秦,为张掖太守免,寻为奋威将军。慕容垂称燕王,以为车骑大将军,复封范阳王。宝嗣位,迁使持节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特进、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领南蛮校尉,镇邺,寻为丞相承制,徙滑台。称元年,定鲁齐,以晋隆安四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建平,都广固。至晋义熙元年死,年七十,在位六年,谥曰献武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2—418 【介绍】: 即司马德宗。东晋皇帝。孝武帝长子。孝武帝太元十二年,立为皇太子。孝武帝死,继立。性愚痴,自少及长,口不能言。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执政。安帝元兴初,桓玄杀司马道子父子,明年,代晋称帝,废帝为平固王,拘于寻阳。义熙元年,刘裕讨平桓玄,迎还建康。后刘裕谋禅代,密使人杀之。在位二十三年。
全晋文·卷十二
帝讳德宗,字德宗,孝武帝长子,太和二十一年九月即位。改元三:隆安、元兴、义熙,在位二十二年。刘裕使王韶之弑之,谥曰安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6—421 【介绍】: 即司马德文。东晋皇帝,安帝弟。初封琅邪王,历中军将军、大司马。刘裕杀安帝,矫诏迎立为帝。在位期间,刘裕专权。元熙二年,禅位于裕,东晋亡。被贬为零陵王,后为裕所杀。在位二年。
全晋文·卷十二
帝讳德文,字德文,安帝同母弟。初封琅邪王,历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事,元兴初迁车骑大将军。桓玄辅政,进太宰。及纂位,以为石阳县公。玄平,复为琅邪王,领徐州刺史,拜大司马,领司徒。以义熙十四年十二月即位,改元元熙,在位二年,禅于宋,封零陵王。永初二年遇弑,谥曰恭皇帝。案:《宋书·王歆之传》云:恭帝即位,迁黄门待郎,领著作郎。凡诸诏奏,皆其辞也。今以禅让诏策编入韶之集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9 【介绍】: 北齐渤海蓨人,字士贞。初为高洋开府参军,甚相亲狎。高澄死,力劝高洋行禅代之事。及高洋代东魏称帝,除侍中,封蓝田公。迁尚书右仆射兼侍中。帝末年酗酒残暴,德政屡进谏,帝不悦,德政惧,称疾屏居佛寺,为杨愔所陷,为帝所杀。
《國語辭典》:公德  拼音:gōng dé
关于公共性的道德准则与行为,关乎社会集体的共同伦理关系,有时必须自愿地牺牲部分私人的利益,以达成较高层次的集体共同利益,也是现代社会身体规训的对象。具体行为如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制造噪音、不侵占与毁损公物等。
《国语辞典》:公德心  拼音:gōng dé xīn
注重公众利益的精神与态度。如:「做好环保的首要条件,就是发挥每一个人的公德心。」
《漢語大詞典》: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谓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的。”
分類:修德个人
《国语辞典》:焮天  拼音:xìn tiān
火势猛烈。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序〉:「火缭将至,焮天铄地。」
《漢語大詞典》:以私害公
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韩诗外传》卷一:“ 楚白公 之难,有 庄之善 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僕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昔 尧 舜 放逐骨肉, 周公 杀 管蔡 ,天下称圣,不以私害公。” 宋 秦观 《白敏中论》:“义重而恩轻,则不以私害公。”
《国语辞典》:欺世乱俗(欺世乱俗)  拼音:qī shì luàn sú
欺骗世人,惑乱风俗。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给事中王时升似朴实诈,足以欺世乱俗。」也作「欺世惑俗」。
《国语辞典》:中正大学(中正大学)  拼音:zhōng zhèng dà xué
国立大学之一。为纪念先总统蒋公德泽、平衡高等教育而设立,并于民国七十九和八十一年,分别正式办理研究所及大学部招生。已设有文、理、社会科学、工、管理等五大学院。现址位于嘉义县民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