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关中事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参考典故
萧相国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后功臣争功,关内侯鄂千秋曰:『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

例句

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 刘长卿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國語辭典》:关中(關中)  拼音:guān zhōng
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东至函谷关,南至武关,西至散关,北至萧关,位于四关之中,故称为「关中」。
《漢語大詞典》:平关中(平關中)
三国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及 魏 受命,改其十二曲,使 繆袭 为词,述以功德代 汉 ……改《将进酒》《平关中》,言 曹公 征 马超 ,定 关中 也。”
分類:鼓吹曲
《分类字锦》:转漕关中(转漕关中)
汉书萧何传鄂千秋曰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分类:漕运
《分类字锦》:关中三杰(关中三杰)
小学绀珠程子鄠县簿张少甫武功簿朱光庭万年簿关中号为三杰
分类:县令
《漢語大詞典》:关中平原
又称“渭河平原”。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原为地堑,经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中国重要农业区,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漢語大詞典》:关源(關源)
指 关中 。《文选·王僧达〈和琅邪王依古〉》:“少年好驰侠,旅宦游 关 源。” 刘良 注:“ 关 源,谓 关中 河源也。”
分類:关中
《國語辭典》:秦关(秦關)  拼音:qín guān
函谷关的别名。参见「函谷关」条。
《国语辞典》:入关(入关)  拼音:rù guān
进入关中之地。《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文选。潘岳。西征赋》:「牧疲于西夏,携老幼而入关。」
《國語辭典》:三秦  拼音:sān qín
1.项羽分关中地,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于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于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于上郡,合称为「三秦」。
2.晋时十六国之前秦、后秦、西秦的合称。
《國語辭典》:西秦  拼音:xī qín
朝代名。(西元385~431)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鲜卑族乞伏国仁所建,据今甘肃南部,后为夏所灭。
《國語辭典》:关辅(關輔)  拼音:guān fǔ
京城附近的地方。宋。陆游 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词:「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
《漢語大詞典》:关陕(關陝)
指 陕西 地区。 陕西 古名 关中 ,故称。 陈毅 《送沈张诸君赴延安》诗:“八载睽离望 关陕 ,五年风雨仗 延安 。”
《漢語大詞典》:关陇(關隴)
指 关中 和 甘肃 东部一带地区。后汉书·公孙述传:“令 汉 帝释 关 陇 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 汉 月明 关 陇 ,胡云聚塞垣。”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四:“可怜 庾信 多才思, 关 陇 乡心已不堪。”
《漢語大詞典》:八水
(1).八川。初学记卷六引 晋 戴祚 《西征记》:“关内八水,一 涇 ,二 渭 ,三 灞 ,四 滻 ,五 涝 ,六 潏 ,七 灃 ,八 滈 。” 唐 骆宾王 《帝京篇》诗:“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亦用来借指 关中 地区。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盗据 三秦 地,兵缠八水乡。”
(2).即八功德水。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八水润焦芽,三明启羣目。”
分類:关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