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密枢(密樞)
机密枢纽。犹关键。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虽纷庞丛杂之中,而幽閒自得,手不遗编。是其心未尝以静躁二,是真学术也,操天下之密枢也。”
《漢語大詞典》:窍奥(竅奥)
关键,要害。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至於时局变迁之故,睦邻交际之宜,輒能洞其窍奥。”
分類:关键要害
《漢語大詞典》:支撑点(支撑點)
(1).军事上指对巩固防御阵地起支撑作用的扼守要点。 张震 《蜡烛形防御战》:“支撑点盖得很厚,有泥土、木头、柴束、石头,堆得像小土山一样。”
(2).引申指事物的关键所在。《人民日报》1981.2.4:“﹝《天云山传奇》﹞在从小说改编为电影时,突出了对三个女性的刻画,而把支撑点放在 宋薇 的往事回忆,也就是自我谴责上,从而讴歌 冯晴岚 ,烘托 周瑜贞 。”
《國語辭典》:头痒搔跟(頭癢搔跟)  拼音:tóu yǎng sāo gēn
头上发痒却搔脚跟。比喻于事无补。汉。焦延寿《易林。卷一○。蹇之革》:「头痒搔跟,无益于疾。」
《漢語大詞典》:陀罗尼门(陀羅尼門)
佛教语。总持的关键。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生天上,寂然安隐,得诸三昧,陀罗尼门定慧第一,当念众生或困色阴,或困想阴,种种颠倒,我施安隐而以度之。”参见“ 陀罗尼 ”。
《國語辭典》:陀罗尼(陀羅尼)  拼音:tuó luó ní
一串帮助记忆的语言或声音。为梵语dhāraṇī的音译。意译为总持。一般认为它具有神秘的力量,使持诵者获得功德和对佛法不忘的作用。在汉、藏佛经中,陀罗尼皆采音译。其篇幅长短不一。
《漢語大詞典》:要厄
亦作“ 要阸 ”。亦作“ 要扼 ”。
(1).要隘。 汉 班固 《奕旨》:“要厄相刼,割地取偿, 苏 张 之资。”后汉书·隗嚣传:“而 孺卿 以奔离之卒,拒要阸,当军衝,视其形埶何如哉?”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史论:“中有…… 观音沟 、 七里关 、 白土关 各要扼。”
(2).指事物的关键、要害。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一段话可谓中了要扼。”
《國語辭典》:一壶千金(一壺千金)  拼音:yī hú qiān jīn
壶即匏,指匏体轻能浮,失船者得之,可免溺水。语出《鹖冠子。卷下。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比喻轻微之物,遇上适当时机就变得很珍贵。金。元好问《续夷坚志。卷二。救熏死》:「芦菔细物,活人之功乃如此。中流失船,一壶千金,真不虚语。」
《漢語大詞典》:系狗当系颈(繫狗當繫頸)
比喻办事当抓住关键。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后曰:‘繫狗当繫颈,今反繫其尾,何得不然!’”
《漢語大詞典》:玄纽(玄紐)
(1).黑色的扣结。礼记·丧大记:“大夫画帷,二池。不振容……纁纽二,玄纽二。”
(2).玄妙的关键。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尔时诸士,直欲以今日吾曹滥用之文字,解宇宙之玄纽而去之。”
《国语辞典》:擒贼擒首(擒贼擒首)  拼音:qín zéi qín shǒu
打击敌人要先打击为首的人。比喻办事情要能把握关键。如:「调查人员首先针对涉案的高层主管进行调查,打算擒贼擒首,找出主犯。」
《国语辞典》:棋高一著  拼音:qí gāo yī zhuó
棋赛中制服对手的一步关键棋。比喻能力或智谋高人一等。如:「还是您棋高一著,三两下就把这个棘手的问题解决了。」
《国语辞典》:环环相扣(环环相扣)  拼音:huán huán xiāng kòu
每一个相互关连的关键或事物紧密配合。如:「一个人成功的条件,需要品德、才华、努力、际遇等因素环环相扣。」
《国语辞典》:节骨眼儿(节骨眼儿)  拼音:jié gu yǎn ér
事物的关键处。如:「你也真是的,怎么在这节骨眼儿上变了卦。」也作「接骨眼儿」。
分类:关键
《国语辞典》:要吃烂肉,别要恼著火头(要吃烂肉,别要恼著火头)  拼音:yào chī làn ròu,bié yào nǎo zháo huǒ tou
(谚语)意谓想要达到目的,就不能得罪关键人物。《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二位爷,深更半夜又来做甚么?是待打背弓呀,要吃烂肉,别要恼著火头。」
《国语辞典》:一著不慎,满盘皆输(一著不慎,满盘皆输)  拼音:yī zhuó bù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
(谚语)本指下棋时下错关键的一步,整盘棋就输了。后比喻对具决定性的事物处置不当,将导致全部失败。如:「常言说得好:『一著不慎,满盘皆输』,这次投资关系著公司的存危,不可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