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神(養神)  拼音:yǎng shén
休养精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久病新愈,气虚多惊,倦视绮罗,厌闻弦管,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红楼梦》第五五回:「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了,何苦只要操心。」
《漢語大詞典》:养神芝(養神芝)
灵芝草。 唐 无名氏 《仙传拾遗·鬼谷先生》:“此草是 祖州 不死草也,生在琼田中,亦名养神芝。其叶似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耳。”
分類:灵芝芝草
《國語辭典》:颐精养神(頤精養神)  拼音:yí jīng yǎng shén
保养精神。《晋书。卷三三。郑冲传》:「公宜颐精养神,保卫太和,以究遐福。」也作「颐养精神」。
《國語辭典》:颐养精神(頤養精神)  拼音:yí yǎng jīng shén
保养精神。《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夫乐而不荒,忧而不困,王所以平和府藏,颐养精神,致之无疆。」也作「颐精养神」。
《漢語大詞典》:怡性养神(怡性養神)
怡悦精神,使之安适愉快。 明 李贽 《读书乐》:“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漢語大詞典》:怡志养神(怡志養神)
怡养神志,使之安适愉快。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八:“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分类字锦》:养神和气(养神和气)
淮南子圣人将养其神和柔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
分类:
《国语辞典》:闭目养神(闭目养神)  拼音:bì mù yǎng shén
闭起眼睛,蓄养精神。如:「他正在闭目养神,不要打扰他。」
《分类字锦》:含精养神(含精养神)
参同契惟昔圣贤怀元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光光一作元
分类:道教
《分类字锦》:安体养神(安体养神)
魏徵九成宫醴泉铭序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
分类:
《國語辭典》:颐神(頤神)  拼音:yí shén
保养精神,使神志安息宁静。唐。韩愈〈闵已赋〉:「恶饮食乎陋巷兮,不足以颐神而保年。」
分類:养神
《漢語大詞典》:颐意(頤意)
犹养神。 晋 卢谌 《赠刘琨》诗:“先民颐意,潜山隐机。”
分類:养神
《漢語大詞典》:颐灵(頤靈)
犹养神。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夫栖重渊以颐灵,外万物而自得。”
分類:养神
《國語辭典》:面壁  拼音:miàn bì
1.脸对著墙壁。如:「面壁罚站」、「面壁思过」。
2.不理、不睬、不介意。《晋书。卷七五。王湛传》:「述无所应,面壁而已。」
3.无所事事的样子。
4.本指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对墙壁默坐静修。见《五灯会元。卷一。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后用以比喻造诣纯熟高深。
《漢語大詞典》:灵宝(靈寶)
(1).指宝精养神的道教修真之法。汉武帝内传:“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
(2).经坛。《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于 虎丘 静处建坛,请道士 鹤林 周玄初 设灵宝鍊度三昼夜。”
(3).香炷名。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妙洞真香,灵宝惠香,朝三界香。”
(4).宝刀名。《太平御览》卷三四六引《典论》:“ 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宝刀三,其一长四尺三寸六分,重三斤六两,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5).宝剑名。 晋 张协 《七命》:“若其灵宝,则舒辟无方,为奇锋异模。”
(6).珍宝。 明 吴承恩 《寿熙台潘公八袠序》:“絶巘之松,霜霰凌之,不为栋梁,必孕灵宝。”
(7).道教经名。即《灵宝经》云笈七籤卷三:“ 燧人氏 得斯经造火,变生为熟,乃《灵宝》之功也。” 清 顾之珽 《以罗浮竹叶符赠厉樊榭》诗:“ 稚川 载《登涉》,引据按《灵宝》。”
《漢語大詞典》:养信(養信)
谓保持、培养威信。荀子·礼论:“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 杨倞 注:“信谓使万人见而信之,相至尊也。”一说,保持培养神圣的威势。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古多借信为伸,此又借信为神,神与伸皆同声之字,故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