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5,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杳冥
冥搜
冥心
冥漠
冥濛
玄冥
沉冥
沈冥
晦冥
幽冥
鸿冥
窈冥
苍冥
冥然
冥顽
《國語辭典》:杳冥  拼音:yǎo míng
1.深远幽暗的样子。《文选。张衡。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三国魏。曹丕〈感物赋〉:「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
2.高深悠远之境。《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唐。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诗二首之一:「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
《國語辭典》:冥搜  拼音:míng sōu
尽力寻找,搜集。唐。李咸用 秋日访同人诗:「幸逢三五夕,露坐对冥搜。」《聊斋志异。卷一。画皮》:「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惭恨而归。」
《漢語大詞典》:冥心
(1).泯灭俗念,使心境宁静。魏书·逸士传序:“冥心物表,介然离俗,望古独适,求友千龄,亦异人矣。”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合目冥心子细听,醍醐滴入焦肠里。”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表》:“迄无显效於盛时,固合冥心於暮齿。”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寳玉 自在静室,冥心危坐。”
(2).潜心苦思;专心致志。《晋书·隐逸传·辛谧》:“是故不婴於祸难者,非为避之,但冥心至趣而与吉会耳。” 宋 苏舜钦 《诏狱中怀蓝田高先生》诗:“仰首羡飞鸟,冥心思故山。”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难者虽紧要,且置之度外;易者虽不紧要,亦当冥心搜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立宪纪闻》:“自甲午 中 日 一战,而吾国以东海大邦,见败於 扶桑 三岛,知微之士,乃冥心孤往,探索其由。”
《國語辭典》:冥漠  拼音:míng mò
昏暗看不清。《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悼繐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选。颜延年。拜陵庙作诗》:「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
《漢語大詞典》:冥濛
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诗:“游人夜到 汝阳 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元 汤式《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上居》曲:“近睹着 扶桑 野阳乌闪烁,遥认着 蓬莱山 烟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青冢无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尝至,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参见“ 冥蒙 ”。
《國語辭典》:冥蒙  拼音:míng méng
模糊、幽深的样子。《文选。左思。吴都赋》:「旷曕迢递,迥眺冥蒙。」也作「冥濛」、「溟濛」。
《國語辭典》:冥濛  拼音:míng méng
模糊、幽深的样子。《文选。江淹。杂体诗。颜特进》:「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茜。」也作「冥蒙」、「溟濛」。
《國語辭典》:玄冥  拼音:xuán míng
1.北方之神。一说为水神。《续汉书志。第八。祭祀志中》:「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文选。扬雄。甘泉赋》:「左欃枪而右玄冥,前熛阙而后应门。」
2.黑暗。《淮南子。俶真》:「夫秉皓白而不黑,行纯粹而不糅,处玄冥而不闇。」
《国语辞典》:沉冥  拼音:chén míng
1.泯然无迹。汉。扬雄《法言。问明》:「蜀庄沉冥,蜀庄之才之珍也。」
2.疾病。《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沉冥之怨既缺,薖轴之疾已消。」
3.低沉不振。唐。白居易〈东南行〉:「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4.昏暗。《聊斋志异。卷七。青娥》:「返至山中,日已沉冥,两足跛踦,步不能咫。」
《漢語大詞典》:沈冥
亦作“沉冥”。
(1).谓幽居匿迹。 汉 扬雄 《法言·问明》:“ 蜀庄 沉冥, 蜀庄 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 李轨 注:“沉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宋书·袁粲传:“席门常掩,三径裁通,虽 扬子 寂寞, 严叟 沉冥,不是过也。” 清 钱谦益 《奉诏削籍南归》诗:“尘世荣枯通与苓, 蜀庄 只合老沉冥。”
(2).指隐居的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阮光禄 在 东山 ,萧然无事,常内足於怀。有人以问 王右军 , 右军 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沉冥,何以过此!’” 清 戴名世 《〈左尚子制义〉序》:“余飘泊四方,卖文以糊其口,未有访沉冥而叩寂寞者。”
(3).低沉冥寂。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诗:“老去门徒多谢遣,病来意绪转沉冥。” 王统照 《号声》:“这样悲壮与激沉的声音只宜于黑暗中的远听,不合于在绿荫下与柔静的光色中作愉悦的闻赏?然而我听了也没有极大的憎恶与沮恨的意念,只感到沉冥,低怨的分量比其他的分量多。”
(4).昏暗;幽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蛾:“返至山中,日已沉冥,两足跛踦,步不能咫。”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二:“烟树隔沉冥,苍茫沓难覩。”
(5).犹埋没,沉沦。 唐 皎然 《苕溪草堂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蹈善嗟沉冥,履仁伤堙阨。” 宋 范成大 《次韵庆充避暑水西寺》:“兹游岂易得,未用叹沉冥。”
(6).沉迷。 清 方苞 《书〈儒林传〉后》:“ 汉 之文学虽非古,犹以多诵为通经也;又其变遂滥於词章,终沉冥而不返焉。”
(7).佛教语。犹幽冥。亦指幽冥中人。《楞严经》卷四:“引诸沉冥,出於苦海。” 宋 陆游 《安隐寺修钟楼疏》:“浮翠流丹,倘復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國語辭典》:晦冥  拼音:huì míng
光线昏暗。《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大宗宣和遗事。元集》:「风光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也作「晦蒙」、「晦暝」。
分類:昏暗阴沉
《國語辭典》:幽冥  拼音:yōu míng
1.暗眛。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
2.佛教指地狱及饿鬼道而言。
《漢語大詞典》:鸿冥(鴻冥)
见“ 鸿飞冥冥 ”。
指高空。 宋 孔武仲 《轺车馆》诗:“野阔天长入望青,眼中虚豁到鸿冥。”
分類:高空
《國語辭典》:鸿飞冥冥(鴻飛冥冥)  拼音:hóng fēi míng míng
鸿雁飞向高远的天际。比喻超然世外,以远祸患。汉。扬雄《法言。问名》:「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國語辭典》:窈冥  拼音:yǎo míng
1.幽暗的样子。《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文选。左思。魏都赋》:「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于绮寮。」
2.深邃的样子。《淮南子。览冥》:「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也作「窅冥」。
《漢語大詞典》:苍冥(蒼冥)
苍天。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然后命东后,詔苍冥。”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清 谭嗣同 《有感》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分類:苍天
《漢語大詞典》:冥然
(1).恍惚不可捉摸貌。《淮南子·道应训》:“冥然忽然,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
(2).玄默貌。 晋 殷仲堪 《天圣论》:“天者为万物之根本,冥然而不言,百姓生而不用其功,万物成而不疲其劳。” 唐 白居易 《题赠定光上人》诗:“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 柳老 平生正坐,冥然寂然,不以介怀,故不长进。”
(3).昏迷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凌华》:“命酒与对酌别,饮数盃,冥然无所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货郎:“ 二 冥然而僵。既晓,第主出,见人死门外,大骇。”
(4).愚昧无知貌。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最古之民,冥然罔觉,偏隅为固,八风不通。”
(5).犹盲然。 元 何中 《送喻秀才序》:“冥然而趋,不知其九折之坂与其四达之衢歟。”
《國語辭典》:冥顽(冥頑)  拼音:míng wán
昏愚固陋。清。王国维 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词:「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啼鴂怨春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