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凌 → 淩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凌物(淩物)
谓傲视、凌辱他人。 宋 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柳开 少好任气,大言凌物。”
《漢語大詞典》:轻辱(輕辱)
(1).轻慢凌辱。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虽以臣为贱人而轻辱,独不重任臣者之无反復於王邪?”晋书·忠义传·王育:“我府君以非罪黜降,如日月之蚀耳,小县令敢轻辱吾君!”
(2).谓寡廉鲜耻。《淮南子·氾论训》:“逮至当今之世,忍訽而轻辱,贪得而寡羞,以 神农 之道治之,则其乱必矣。”
分類:轻慢凌辱
《國語辭典》:陵压(陵壓)  拼音:líng yā
欺凌、压迫。宋。苏轼 教战守策:「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
分類:凌辱欺压
《漢語大詞典》:嚣凌(囂凌)
亦作“ 嚣陵 ”。
(1).嚣张凌辱;嚣张气盛。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太真绝裾》:“便戮力王朝,怎许把督帅嚣凌。” 清 林则徐 《批余保纯等呈洋商劝外商节略并义律说帖禀》:“乃全然抹煞正意,专闢旁门,喧夺嚣陵,尚得谓其遵奉告示乎?”
(2).喧嚷争竞。 清 方文 《卜居枞川》诗:“城中嚣陵不可往,江上鄙僿聊以居。” 清 赵执信 《海鸥小谱·柳梢青序》:“ 真珠 貌及中人,齿亦不卑,然恬雅无嚣陵习,故人多称之。”
(3).浮华不实。 明 陈子龙 《欣睹旌直之典疏》:“末世嚣凌,人多情伪。”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政事二:“如果南亩西畴,人无餘力,于耜举趾,日无暇时,则心志自多淳朴,风俗自鲜嚣凌。”
《漢語大詞典》:转营(轉營)
(1).转移军营。后汉书·吴汉传:“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2). 明 代责令罪人的妻女挨次到各个兵营去受凌辱,称“转营”。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四》:“罪人的妻女在那里是并非静候嫖客的,据 永乐 定法,还要她们‘转营’,这就是每座兵营里都去几天,目的是在使她们为多数男性所凌辱。”
《漢語大詞典》:凌贱(凌賤)
凌辱糟蹋。《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娶令妹来,专为要照管这几个儿女,岂是没人打駡,娶来凌贱不成!”《天雨花》第四回:“今宵把我凌贱了,留此残生不是人。”
分類:凌辱糟蹋
《漢語大詞典》:暴陵
欺压凌辱。后汉书·舆服志上:“昔者圣人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使天下之民物,各得安其性命,无夭昬暴陵之灾。”
分類:欺压凌辱
《漢語大詞典》:逼辱
逼迫凌辱。晋书·怀帝纪:“ 曜 等遂焚烧宫庙,逼辱妃后。”魏书·程骏传:“ 璉 欲逼辱之,惮而不敢害。”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只看妃后犹逼辱,何况寻常红粉姿。”
分類:逼迫凌辱
《漢語大詞典》:陷辱
陷害凌辱。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吾即呼舍吏责列,不答而走,反为憾恚,妄相陷辱,至六月初,遂作盲书,便见诬谤。”
分類:陷害凌辱
《國語辭典》:殴辱(毆辱)  拼音:ōu rù
殴打侮辱。如:「他无法忍受对方的一再殴辱,愤而行凶,才酿成这一惨剧。」
《漢語大詞典》:淩谇(淩誶)
凌辱责骂。庄子·徐无鬼:“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凌,一本作“ 凌 ”。
分類:凌辱责骂
《漢語大詞典》:挞贱(撻賤)
挞辱,凌辱。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四折:“常言道色胆大如天,閙起座宅院庭轩,把俺这佳人每廝挞贱。”
分類:凌辱
《漢語大詞典》:凌谇(凌誶,淩誶)
凌辱责骂。有苛求或斤斤分辨之意。庄子·徐无鬼:“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説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皆囿於物者也。” 明 归有光 《送王汝康会试序》:“宽者废弛而自纵,而严者凌誶尽察而无所容。” 章炳麟 《文学说例》:“辩士凌誶,固非韵文所能检柙矣。”
淩誶:凌辱责骂。庄子·徐无鬼:“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凌,一本作“ 凌 ”。
《国语辞典》:陵上虐下  拼音:líng shàng nüè xià
欺骗上司,凌辱下属。形容处处欺压别人。《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晋书。卷八五。列传。刘毅》:「而长恶不悛,志为奸宄,陵上虐下,纵逸无度。」
《國語辭典》:不毒不发(不毒不發)  拼音:bù dú bù fā
不处于极端困恶的环境,就不会发奋进取。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则为你四十九岁只思偎妻靠妇,不肯进取功名。你丈人搬调你浑家,故意的索休索离,大雪里赶你出去。男子汉不毒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