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葫芦依样(葫蘆依樣)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工者不免 优孟 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正是:富贵浮云成一梦,葫芦依样只三年。” 郭沫若 《文艺论集·批评与梦》:“才既不天,而仅葫芦依样的我们,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参见“ 依样画葫芦 ”。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國語辭典》:花样翻新(花樣翻新)  拼音:huā yàng fān xīn
独出心裁,创造新样式。如:「他的作品年年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分類:创造
《國語辭典》:广开言路(廣開言路)  拼音:guǎng kāi yán lù
语本《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指政府鼓励人民充分发表意见做为施政的参考。宋。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虽陛下广开言路,无所讳忌,而台谏所击,不过先朝之人,所非不过先朝之法。」《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现在朝廷广开言路,昨儿新下上谕,内务府人员,可以保送御史。」
《國語辭典》:广播剧(廣播劇)  拼音:guǎng bò jù
专供在无线电中广播的戏剧,特别著重音乐配合与音响效果等艺术方式,以创造听觉形象,展开剧情。
《漢語大詞典》:国民收入(國民收入)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如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
《漢語大詞典》:灌钢(灌鋼)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低温炼钢法所炼成的钢。又称团钢。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國語辭典》:编造(編造)  拼音:biān zào
1.编制表册。如:「开学时教务处就忙著编造新生名册。」
2.凭空杜撰、捏造。《西游记》第三二回:「把他那钻在草里睡觉,被啄木虫叮醒,朝石头唱喏,编造甚么石头山、石头洞、铁叶门、有妖精的话,预先说了。」
《漢語大詞典》: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摩擦起电),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如静电感应)。在任何物理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是恒定不变的。
《漢語大詞典》:典型化
作家、艺术家用以概括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漢語大詞典》:程隶(程隸)
相传 秦 程邈 创造隶书,后世称之为“程隶”。 清 刘熙载 《艺概·书概》:“虽 程 隶世已无传,然以 汉 隶逆推之,当必不如《阁帖》中所谓 程邈 书直是正书也。”
分類:创造隶书
《漢語大詞典》:创化(創化)
创造养育。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知识本是从客观来的,但是渐渐渐渐把它升华起来,化成了神明。回头再由这神明来创化天地万物。这是世界的倒置。” 朱光潜 《艺文杂谈·慢慢走欣赏啊》:“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创化。”
分類:创造养育
《漢語大詞典》:创造学
研究人类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以及发展规律的学科。以创造发明为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揭示人类创造发明活动的规律,探讨创造发明的思维形式,不断开发新的创造功能。
《漢語大詞典》:创世主
宗教观念之一。被视为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神灵。如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创世主,世界是上帝从绝对的“无”中造出来的;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宗教则认为,创世主用本来就有的物质材料创造出世界和人等等。
《漢語大詞典》:创优
创造优等的(工作成绩)例如:“瞄准国际标准,开展产品创优”口号变成了认识,认识变成了行动。
《漢語大詞典》:创造方法
进行发明和创造时的技巧和手段。包括科学发现方法、技术发明方法、艺术创新方法、管理改革方法和生活开拓方法等。通常可分为逻辑性方法、经验性方法、历史性方法和文化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