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髋髀(髖髀)
(1).胯骨与股骨。汉书·贾谊传:“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则斧。” 颜师古 注:“髀,股骨也。髖,髀上也。言其骨大,故须斤斧也。髖音宽。髀音陛。又音必尔反。”亦指臀部与大腿。
(2).比喻互相勾结、势力强大的诸侯王。语出《汉书·贾谊传》:“今诸侯王皆众髖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 唐 李德裕 《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不迁庙状》:“自 天宝 以后,兵宿中原,强侯缔交,髖髀甚众。” 宋 司马光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蒹葭自幸犹依玉,髖髀何能学奏刀。”
《國語辭典》:势焰(勢焰)  拼音:shì yàn
气势、气焰。《红楼梦》第六四回:「无奈惧怕贾珍等势焰,不敢不依。」
《國語辭典》:头大(頭大)  拼音:tóu dà
形容很烦恼的样子。如:「出国在即,行李却一点都还未整理,真令人头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
《國語辭典》:雄张(雄張)  拼音:xióng zhāng
嚣张横行。《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是时于窴王广德新攻破莎车,遂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仓慈传》:「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
《國語辭典》:势豪(勢豪)  拼音:shì háo
权势强大的豪门大家。《三国演义》第一回:「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漢語大詞典》:强家
亦作“彊家”。 势力强盛的卿大夫。左传·昭公五年:“ 箕襄 、 邢带 、 叔禽 、 叔椒 、 子羽 ,皆大家也。 韩 赋七邑,皆成县也。 羊舌 四族,皆彊家也。”《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 齐 右相 陈恒 知 吴 为 越 所破,外无强敌,内无强家,单单只碍一 闞止 ,乃使其族人 陈逆 、 陈豹 等,攻杀 闞止 。”
《漢語大詞典》:末大
树木枝端粗大。喻指部属势力强大。 汉 贾谊 新书·大都:“本细末大,弛必至心。” 宋 叶适 《纪纲一》:“至於中年,边将权重,遂成末大之患,无以抗之。”参见“ 末大必折 ”。
《國語辭典》:末大必折  拼音:mò dà bì zhé
树梢过于粗,树就会折断。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比喻下属的势力坐大,就会危及、损害在上位的人。
《漢語大詞典》:势人(勢人)
有势力的人。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荐士於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用;即不可信,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新唐书·毕諴传:“故事,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 諴 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 明 唐顺之 《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每一洲出,则大豪宿猾,人人睥眤其间,毕智殫贿,百计求请,或连势人以摇官府,必得乃已。”
分類:势力
《漢語大詞典》:外权(外權)
古代指其他诸侯国的权势、势力。管子·枢言:“贤大夫不恃宗,至士不恃外权。”《商君书·垦令》:“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韩非子·说林上:“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树其党,寡力者借外权。羣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则王之国危矣。”
《漢語大詞典》:官力
官府的势力。 宋 欧阳修 《南獠》诗:“ 龙江 一牧拙,逻骑材亦非;威惠不兼深,徒以官力欺。”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或者凭官力,所以孤独的精神的战士,虽然为民众战斗,却往往反为这‘所为’而灭亡。”
分類:官府势力
《漢語大詞典》:富子
极有财产、势力的人。《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晋 桓 、 庄 之族偪, 献公 患之。 士蔿 曰:‘去富子,则羣公子可谋也已。’” 杜预 注:“富子,二族之富强者。”一说 富 为氏族之称, 富子 为人名。 杨伯峻 注:“ 富子 ,为 桓 庄 之族中多智术能为谋画者。彞器有 富子 豋, 方濬益 《缀遗斋彞器考释》卷二十五引此文,又引 昭 二十六年《传》 郑 之 富子 ,谓 富 为氏族之称,是也。但豋则不知何国器。”按,“ 昭 二十六年传”系“ 昭 十六年传”之误。
分類:财产势力
《國語辭典》:强势(強勢)  拼音:qiáng shì
具威权且不容妥协的。如:「强势领导」、「强势作为」。
《漢語大詞典》:家隆
谓臣下势力强大。韩非子·八经:“大臣两重提衡而不踦曰卷祸,其患家隆劫杀之难作。”一说,隆读为“鬨”,家隆即“家鬨”,亦谓私家构兵争斗。见 清 孙诒让 札迻·韩非子
《漢語大詞典》:假势(假勢)
凭借势力。《后汉书·和帝纪》:“委任下吏,假势行邪。是以令下而姦生,禁至而诈起。”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投形巨壑,触舟浦而雷奔;假势灵飇,指青霄而电击。”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整顿属员诏》:“业经保封者,宜听现在理事众叔节制,以免假势妄行,希图庇护也。”
《漢語大詞典》:角势(角勢)
(1).较量势力的强弱。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及至 秦 汉 ,兵革云扰,战力角势, 秦 以得天下。”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述》:“至若金羈角势,锦字争妍,兼吞 汉 魏 之雄,迥跨风骚之域。” 明 刘基 《海宁应和卿墓志铭》:“勤于田,俭于家,孝于亲,睦于邻,不角势以陵人。”
(2).谓比较形势之优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从横参谋,长短角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