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势力(勢力)  拼音:shì lì
1.权力、威势。《汉书。卷三○。艺文志》:「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他们仗著外国人的势力,就这样欺压自己人。」
2.泛指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大宋宣和遗事。贞集》:「臣闻和之所以可讲者,谓内地用兵,势力相敌,可也。」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ì
1.权势和财利。《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太史公曰》:「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红楼梦》第六回:「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
2.形势有利。「势」文献异文作「埶」。《荀子。议兵》:「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i
依财势的多寡而有不同态度的作风。《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上复世上人,不要十分势利。」
《漢語大詞典》:势力圈(勢力圈)
势力范围。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其现在之势力圈,矢贯七札,气吞万牛,谁能御之?”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一节:“然所谓政治史,又实为纪一姓之势力圈,不足以为政治之真像。”
分類:势力范围
《漢語大詞典》:习惯势力(習慣勢力)
由于习惯形成一时不易改变而起约束作用的力量。
《国语辞典》:势力并行(势力并行)  拼音:shì lì bìng xíng
有权有势。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阶下小民闻吾怕,则我是势力并行的杨衙内。」
《漢語大詞典》:自发势力(自發勢力)
指人们在没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时,盲目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而诱发的一种力量。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大家已经看见,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在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许多富裕中农力求把自己变为富农。”
《國語辭典》:恶势力(惡勢力)  拼音:è shì lì
凶恶、不良善的权势组织。如:「司法单位将彻查所有暴力来源,绝不向恶势力低头。」
《漢語大詞典》:势力范围(勢力範圍)
(1).势力所能达到、控制的区域。 茅盾 《列那和吉地》:“这一带的狗们都划有势力范围,回家时 吉地 (狗名)要通过人家的防地,也颇不容易。” 叶君健 《火花》一:“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他是不准有什么‘兴旺’的庄稼人存在的。”
(2).特指帝国主义国家将其力量所能控制的某国领域的一部或全部,划为自己进行经济、政治侵略而不许他国势力侵入的特殊地区。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它们把 中国 划分为若干势力范围,各在其内以主人自居。”
《漢語大詞典》:势力鬼(勢力鬼)
见“ 势利鬼 ”。
《國語辭典》:势利鬼(勢利鬼)  拼音:shì li guǐ
讥称一切以权势利益为重,嫌贫爱富的人。如:「富不必骄,贫不必怨。你何必在乎那个势利鬼的轻视。」
《漢語大詞典》:势力眼(勢力眼)
见“ 势利眼 ”。
《國語辭典》:势利眼(勢利眼)  拼音:shì li yǎn
待人态度是以对方财势的多寡而决定亲疏高下的关系。如:「他最势利眼了,遇到有钱的人,总是拚命巴结。」也作「势力眼」。
《國語辭典》:形势(形勢)  拼音:xíng shì
1.外观、形体。唐。贾耽 赋虞书歌:「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水浒传》第一一一回:「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
2.地势。《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还,谒大将军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
3.局势、情况。元。邓玉宾〈粉蝶儿。丫髻环绦套。红绣鞋〉曲:「陪著笑频哀告,镇著色下风雹,比这砍柴的形势恶。」
4.权势、权力。《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5.军势阵容、势力。宋。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惟西羌夏人,叛服不常。……上命诸将按兵不战,示以形势。」
《國語辭典》:强暴(強暴)  拼音:qiáng bào
1.强横凶残。《荀子。富国》:「事强暴之国难,使强暴之国事我易。」《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綝字子通,为人强暴,杀大司马滕胤、将军吕据、王惇等。」也作「强悍」。
2.法律上指对人或物施加暴力,达到犯罪目的的暴力行为,称为「强暴」。
3.特指俗称「强奸」的性侵害暴力行为。如:「性平教育及道德宣导,是防止强暴事件发生的根本方法。」
《漢語大詞典》:云霾(雲霾)
(1).浓云。 隋 江总 《静卧栖霞寺房望徐祭酒》诗:“连崖夕气合,虚宇宿云霾。” 唐 杜甫 《白帝城最高楼》诗:“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黿鼉游。” 元 倪瓒 《述怀》诗:“云霾龙蛇噬,不復辨 渭 涇 。” 殷夫 《时代的代谢》诗:“严坚的冰雪,覆盖着春的契机,阴森的云霾,掩蔽着太阳的金毫万丝。”
(2).指翻卷的浪涛。 宋 苏轼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云霾浪打人迹絶,时有沙户祈春蚕。”
(3).烟;雾。 明 徐霖 《绣襦记·竹林新嗣》:“絳烛吐莲臺,宝篆结云霾。”
(4).比喻邪恶的势力。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一折:“凭着你文武双全将相才,则要你扫荡云霾,肃靖尘埃。”
《漢語大詞典》:巨力
(1).大力气。太平经钞·起土出书诀:“今有大丈夫巨力之士无不能制蚧虫者。”
(2).指强大的势力。晋书·殷仲文传:“势弱则受制於巨力,质微则无以自保。”
《漢語大詞典》:奸暴(姦暴)
亦作“奸暴”。
(1).奸恶横暴。后汉书·桓帝纪:“ 梁冀 姦暴,浊乱王室。”宋书·武帝纪中:“﹝ 刘毅 ﹞凌上罔主,志肆姦暴。”
(2).指奸恶横暴的人或势力。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为川主修周天醮词》:“外静边方,下戢姦暴。”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闽粤战舰:“各海口有战船几及一千,岂不足以横行于内洋而御外来之奸暴乎?”
《國語辭典》:靠山  拼音:kào shān
1.近山。如:「靠山的地方有户人家。」
2.人事上的奥援。如:「他上头有靠山,你不要去惹他!」
《國語辭典》:靠山  拼音:kào shan
比喻可依赖的人或集团。《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万一待他去了,没了靠山,考一个州县佐贰,读书一场,叫人老爷,磕头参见,这也就苦死人了。」《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要撑这个场面,除非有个大阔人的靠山,人家方不能鄙薄我。」也作「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