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势力(勢力)  拼音:shì lì
1.权力、威势。《汉书。卷三○。艺文志》:「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他们仗著外国人的势力,就这样欺压自己人。」
2.泛指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大宋宣和遗事。贞集》:「臣闻和之所以可讲者,谓内地用兵,势力相敌,可也。」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ì
1.权势和财利。《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太史公曰》:「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红楼梦》第六回:「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
2.形势有利。「势」文献异文作「埶」。《荀子。议兵》:「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i
依财势的多寡而有不同态度的作风。《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上复世上人,不要十分势利。」
《漢語大詞典》:势力圈(勢力圈)
势力范围。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其现在之势力圈,矢贯七札,气吞万牛,谁能御之?”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一节:“然所谓政治史,又实为纪一姓之势力圈,不足以为政治之真像。”
分類:势力范围
《漢語大詞典》:习惯势力(習慣勢力)
由于习惯形成一时不易改变而起约束作用的力量。
《国语辞典》:势力并行(势力并行)  拼音:shì lì bìng xíng
有权有势。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阶下小民闻吾怕,则我是势力并行的杨衙内。」
《漢語大詞典》:自发势力(自發勢力)
指人们在没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时,盲目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而诱发的一种力量。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大家已经看见,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在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许多富裕中农力求把自己变为富农。”
《國語辭典》:恶势力(惡勢力)  拼音:è shì lì
凶恶、不良善的权势组织。如:「司法单位将彻查所有暴力来源,绝不向恶势力低头。」
《漢語大詞典》:势力范围(勢力範圍)
(1).势力所能达到、控制的区域。 茅盾 《列那和吉地》:“这一带的狗们都划有势力范围,回家时 吉地 (狗名)要通过人家的防地,也颇不容易。” 叶君健 《火花》一:“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他是不准有什么‘兴旺’的庄稼人存在的。”
(2).特指帝国主义国家将其力量所能控制的某国领域的一部或全部,划为自己进行经济、政治侵略而不许他国势力侵入的特殊地区。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它们把 中国 划分为若干势力范围,各在其内以主人自居。”
《漢語大詞典》:势力鬼(勢力鬼)
见“ 势利鬼 ”。
《國語辭典》:势利鬼(勢利鬼)  拼音:shì li guǐ
讥称一切以权势利益为重,嫌贫爱富的人。如:「富不必骄,贫不必怨。你何必在乎那个势利鬼的轻视。」
《漢語大詞典》:势力眼(勢力眼)
见“ 势利眼 ”。
《國語辭典》:势利眼(勢利眼)  拼音:shì li yǎn
待人态度是以对方财势的多寡而决定亲疏高下的关系。如:「他最势利眼了,遇到有钱的人,总是拚命巴结。」也作「势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