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二万五千里长征
指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见“长征③”。
《國語辭典》:海枯石烂(海枯石爛)  拼音:hǎi kū shí làn
海水枯乾,石头风化粉碎。形容经历时间长久。后多用以表示意志坚定,永久不变的盟誓之词。《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也作「石烂海枯」。
《國語辭典》:地久天长(地久天長)  拼音:dì jiǔ tiān cháng
泛指时间长远如天地般永远。北周。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嗟陵谷之贸迁,徽猷之永远,地久天长,敢鑴贞石。」也作「天长地久」。
《國語辭典》:天长地久(天長地久)  拼音:tiān cháng dì jiǔ
天地永恒无穷的存在著。语出《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后用以形容时间悠远长久。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九出:「天长地久君须记,此日里恩情不暂离,从此后情词莫再题。」也作「地久天长」、「天长地远」。
《國語辭典》:穷年累世(窮年累世)  拼音:qióng nián lěi shì
终年无尽期。比喻时间的长久。《荀子。荣辱》:「又欲夫馀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也作「穷年累岁」、「穷年累月」。
《漢語大詞典》:水枯石烂(水枯石爛)
极言历时长久。 郭沫若 《女神·湘累》:“爱人呀,还不回来呀!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烂了!”参见“ 海枯石烂 ”。
分類:历时长久
《國語辭典》:海枯石烂(海枯石爛)  拼音:hǎi kū shí làn
海水枯乾,石头风化粉碎。形容经历时间长久。后多用以表示意志坚定,永久不变的盟誓之词。《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也作「石烂海枯」。
《國語辭典》:旷日长久(曠日長久)  拼音:kuàng rì cháng jiǔ
历时长久,久经时日。《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也作「旷日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