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遍野  拼音:biàn yě
到处,遍布原野。如:「那个地区遭受强烈地震之后,灾民遍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切。」《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
《國語辭典》:中野  拼音:zhōng yě
荒野。《易经。系辞下》:「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漢語大詞典》:清野
(1).作战时,暂时转移周围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使敌人无所获取。后汉书·鲜卑传:“ 元初 二年秋, 辽东 鲜卑 围 无虑县 ,州郡合兵固保清野, 鲜卑 无所得。” 李贤 注:“清野谓收敛积聚,不令寇得之也。” 唐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诗:“连兵屯北地,清野备 东胡 。” 宋 范仲淹 《论西事札子》:“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七章第一节:“在反对敌人的工作中,地方戒严和可能程度的坚壁清野两事是重要的。前者为了镇压 汉 奸,并使敌人得不到消息;后者为了协助作战(坚壁),并使敌人得不到粮食(清野)。”
(2).犹清跸或清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日惟辛卯,特有事於南郊,甸师清野,封人壝宫。”
(3).清旷的原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其楼之侧,襟 汳 带 泗 ,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空濶土地,最宜种蔬。今蛙圃绵亘,桔橰相闻,若田家清野之象。”
《國語辭典》:燎原  拼音:liào yuán
火烧原野。比喻祸乱势强,难以阻遏。《晋书。卷七一。列传。孙惠》:「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國語辭典》:芳甸  拼音:fāng diàn
长满芳草的郊野。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清史稿。卷一○○。乐志七》:「庆云呈,霞光绚,晴鸟啼芳甸。」
《國語辭典》:周原  拼音:zhōu yuán
地名。位于岐山南(今陕西省歧山县),为周朝的发祥地。《史记。卷四。周本纪》唐。张守节。正义:「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
《國語辭典》:蔽野  拼音:bì yě
充塞、遮蔽原野。《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旗帜蔽野,埃尘连天。」
《國語辭典》:荒野  拼音:huāng yě
荒凉而人烟罕至的野外。《书经。说命下》:「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
《漢語大詞典》:广野(廣野)
亦作“ 广壄 ”。 空旷的原野。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於此被甲婴胄,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吕氏春秋·节丧:“古之人有藏於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史记·日者列传:“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汉书·晁错传:“﹝胡人﹞如飞鸟走兽於广壄,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
分類:空旷原野
《漢語大詞典》:秀野
秀美的原野。 宋 张先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词:“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分類:秀美原野
《漢語大詞典》:连野(連野)
(1).遍野。 唐 朱庆余 《早发庐江途中遇雪寄李侍御》诗:“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 唐 韩偓 《冬日》诗:“愁处雪烟连野起,静时风竹过墙来。”
(2).广阔的原野。 清 厉鹗 《西溪道中》诗:“连野看峯秀,晴云忽有无。”
《漢語大詞典》:钜野(鉅野)
(1).古湖泽名。在今 山东省 巨野县 北五里。史记·孔子世家“ 鲁哀公 十四年春,狩 大野 ” 裴駰 集解引 汉 服虔 曰:“ 大野 ,藪名, 鲁 田圃之常处,盖今 鉅野 是也。” 明 何景明 《大梁吟送李进士》:“ 大梁 擅豪华, 鉅野 生龙蛇。”
(2).广袤的原野。 清 刘大櫆 《送张闲中序》:“东南鉅野,无溃冒渰没之患。”
《漢語大詞典》:山原
山陵与原野。《后汉书·庞参传》:“ 三辅 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晋 嵇喜 《答弟叔夜》诗之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四:“此以山原林木为界,一封之,二封之,三封之,作种种界标,实与今人定田界之方法了无差异。”
分類:山陵原野
《國語辭典》:迥野  拼音:jiǒng yě
遥远的山野。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静巉巉迥野荒郊外,隐隐似有人来。」《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二折》:「对面儿似隔著苍梧迥野,又隔了巫山万叠,恰便似支楞的把琴上冰弦断绝。」
分類:旷远原野
《漢語大詞典》:春野
春天的原野。 唐 张说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春野开离讌,云天起别词。” 唐 赵嘏 《寒食离白沙》诗:“试上方垣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 宋 陆游 《春晴自云门归三山》诗:“乍行春野眼增明,渐减春衣体倍轻。”
分類:春天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