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金融  拼音:jīn róng
金钱在市面流通的状态。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款项的提存,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漢語大詞典》:东报(東報)
旧指 日本 发行的报纸。 蒋维乔 《中国教育会之回忆》:“ 章 ( 章炳麟 )则为人译《妖怪学》讲义,余则为苏报馆译东报,均藉译费自给。”
《國語辭典》:小洋  拼音:xiǎo yáng
旧时称不足一圆的零角。相对于大洋而言。
《漢語大詞典》:芝楮
南宋 发行的钞引。又名楮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公主添房》:“时 马方山 天驥 为 平江 发运使,独献罗鈿细柳箱笼百隻,并镀金银锁百具,锦袱百条,共实以芝楮百万。”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準牒报,已借 道州 二万芝楮,二千石米。”
分類:发行
《漢語大詞典》:银关(銀關)
(1).辉煌华美的门阙。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银关骤雨,望紫陌而趋恩。”
(2).银钱关子。 南宋 绍兴 元年(1131年)开始发行的一种区域性纸币。初为汇票性质,后成流通货币。数年后因不能全部兑现,商人不愿使用而由地方政府加以抑配。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宋景定公田说:“银关一两,当会子钱三贯,亦皆空纸也。”
《漢語大詞典》:贯例(貫例)
关于发行和使用钞票的规定。金史·食货志三:“交钞之制,外为阑,作花纹,其上衡书贯例,左曰‘某字料’,右曰‘某字号’……宰臣奏:‘旧立交钞法,凡以旧易新者,每贯取工墨钱十五文。至 大定 二十三年,不拘贯例,每张收八文,既无益於官,亦妨钞法,宜从旧制便。’”
《漢語大詞典》:响钞(響鈔)
元 代发行纸币,称为钞,故俗称现银和铜钱为“响钞”。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折:“莫不是姓 孙 的无分,却将这精银响钞与了别人。”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再休想不应亲者强来亲,则理会的説响钞共精银。”
《国语辞典》:办报(办报)  拼音:bàn bào
开办报社,发行报纸。如:「办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史稿。卷四七三。列传。康有为》:「所至以尊皇保国相号召,设会办报,集赀谋再举,屡遇艰险不少阻。」
《漢語大詞典》:钱帖(錢帖)
钱票。一种民间发行的代用货币。 锺广生 《辛亥新疆定变纪略》:“初七初八两日,哄传乱事将起,民间持钱帖向店肆易取现緡者,途为之塞。” 萧红 《生死场》七:“菜价低了,钱帖毛荒。粮食也不值钱。”
《國語辭典》:人民币(人民幣)  拼音:rén mín bì
大陆地区法定货币。以圆为单位。
《國語辭典》:料钞(料鈔)  拼音:liào chāo
元初发行的一种纸币,以丝料作为合价标准。后泛称纸币。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滚绣毬〉曲:「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元曲选外编。刘弘嫁婢。第一折》:「人家道那把时节将烂钞你强揣与,巴的到那赎时节要那料钞教他赎将去。」
《国语辞典》:纸钞(纸钞)  拼音:zhǐ chāo
在社会上流通的纸制货币,多由国家银行或政府授权的银行发行。如台湾目前有百元纸钞、千元纸钞等。也称为「纸币」。
《漢語大詞典》:钞引法(鈔引法)
纸币的发行制度。金史·食货志三:“户部尚书 蔡松年 復钞引法,遂製交钞,与钱并用。”亦省作“ 钞法 ”。金史·食货志三:“若与银均纳,则彼增此减,理必偏胜,至碍钞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及 高巖夫 为三司副使,倡行钞法,初甚贵重,过於钱,以其便于持行也。”明史·太祖纪二:“三月辛酉,立钞法。”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
《漢語大詞典》:侯龟(侯龜)
汉 王莽 时龟贝之一,是当时发行的一种货币。汉书·食货志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
《國語辭典》:回笼(回籠)  拼音:huí lóng
1.将已蒸熟而冷却的食品放回蒸笼再次蒸热。
2.比喻已完成的事情再重复做一次。如:「他习惯在早起做完运动后睡个回笼觉。」
3.指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再回到原先发行的银行。如:「资金回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