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8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取当
取先
退出
科进
食利
非服
收效
野味
规取
生利
证果
生犀
获胜
取称
希宠
《漢語大詞典》:取当(取當)
谓取得相当的补偿。汉书·匈奴传上:“ 汉 出三千餘骑,为三道,并入 匈奴 捕虏得数千人还。 匈奴 终不敢取当。” 颜师古 注:“当者,报其直。”
《漢語大詞典》:取先
取得居人之前的地位。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用儒雅文字章句之业,取先天下武夫,关其口而夺之气。”
《國語辭典》:退出  拼音:tuì chū
1.退离所在的场所。如:「小孩入睡后,她便轻轻的退出房外,关好房门。」《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曹军大败,退出城外,奔走数十里。」《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站著答应了几个『是』,方才退出。」
2.脱离团体或组织、组织或活动。如:「他因为健康因素,宣布退出这一次的选举。」《清史稿・卷三九一・李棠阶列传》:「四年,恭亲王被劾退出军机。」
3.退还、归还。《宋史・卷三一三・文彦博列传》:「子渊奏用杷之功,水悉归故道,退出民田数万顷,诏大名核实。」《续金瓶梅》第三六回:「既然送过巫云来,还做亲戚两下走著,把我那财礼只退出五百两来罢!」
《漢語大詞典》:科进(科進)
谓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 宋 范仲淹 《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前御史臺主簿 张讽 ,文学懿瞻,履行纯雅,未升科进,的有才称。欲乞朝廷,采於清议,推以异恩,特赐召试,授一出身。”
《漢語大詞典》:食利
(1).获利;受益。 汉 王充 论衡·答佞:“佞人食利专权,不养名作高。”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一邑之中,食利於官者,亡虑数千人,恃讼烦刑苛,则得以吓射人钱。”
(2).特指取得利润或钱财。
《漢語大詞典》:非服
(1).谓非分取得的官爵、职位。后汉书·桓荣丁鸿传论:“至夫 邓彪 、 刘愷 ,让其弟以取义,使弟受非服而己厚其名,於义不亦薄乎?” 李贤 注:“弟不当袭爵,故言非服。”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不以尊豪轻絶物命,不使不肖窃假非服。”
(2).用为不称职的谦词。 晋 庾亮 《上疏乞骸骨》:“阶缘戚属,累忝非服。”
《國語辭典》:收效  拼音:shōu xiào
奏效,获得效果。如:「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举措似乎都收效甚微。」宋。司马光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岂朕所以妪煦抚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扬宣布之未称与?何其设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
《國語辭典》:野味  拼音:yě wèi
1.自山林中猎得的可食禽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路收拾些雉兔野味,到店肆中宿歇,便安排下酒。」《红楼梦》第五一回:「那些野鸡、獐、麃各样野味,分些给他们就是了。」
2.比喻浮浪子弟。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一折:「妹夫,那里有个野味儿,请他来同席,怕做什么?」
《漢語大詞典》:规取(規取)
设法夺取;谋求取得。金史·高汝砺传:“追胥走卒利其事急,规取货赂,深为民害。”明史·太祖纪一:“乃命 徐达 、 常遇春 等先规取 淮东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南唐 以恢复祖业为口实,也不曾设谋规取中原。”
《國語辭典》:生利  拼音:shēng lì
1.产生利润、财富。《左传。成公二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韩非子。六反》:「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
2.有助于生存的利益。《墨子。节葬下》:「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
3.以本银生利息。如:「他把钱放在银行生利。」《欢喜冤家》第三回:「我有一亲戚乃忠厚人家,我为说媒,待他出礼银三十两,竟将此银交与我收,每月生利一两二钱。」
《國語辭典》:證果  拼音:zhèng guǒ
佛教谓修行者證悟真理,成为圣者,即佛教四果、十地、佛中的任一种境界都属之。《大唐西域记》卷四:「时證果人悯而叹曰:『枉杀无辜,毁灭佛法,随无间狱,流转未已。』」
《漢語大詞典》:生犀
(1).活犀牛。汉书·王莽传上:“ 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元年春正月, 中山王 焉 来朝。 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 李贤 注引 刘欣期 《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
(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
(3).借指劲兵。 唐 陆龟蒙 《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参见“ 犀甲 ”。
(4).指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
《國語辭典》:犀甲  拼音:xī jiǎ
犀牛皮制成的甲冑。《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唐。杜牧〈郡斋独酌〉诗:「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國語辭典》:获胜(獲勝)  拼音:huò shèng
得到胜利。如:「这场足球赛,我方仅以一分获胜,真是惊险。」
《漢語大詞典》:取称(取稱)
(1).取得声誉。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时 山东 人 李白 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 李 杜 。”
(2).犹取名。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盖 周 之德盛於 文 武 ,而《雅》《颂》之作皆在 成王 之世……寻类取称,本隐以之显,使莫不究悉,则今文学之臣,充於列位,惟陛下之所使。”
《漢語大詞典》:希宠(希寵)
希望取得宠爱。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其左右狡诈希宠之臣又从而逢之。”《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 潘金莲 ﹞每日抖擞着精神妆饰打扮,希宠市爱。”明史·阉党传·魏忠贤:“当 忠贤 盛时,其党争搏击清流,献諂希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