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77,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春蚕食叶
一叶怨题(又作:宫沟流怨叶 ...)
枫叶吴江
一叶浮家
风生萍叶(又作:风生蘋叶)
画龙在叶(又作:真龙反惊叶 ...)
黄叶丹灶
七叶汉貂(又作:七叶貂)
葵藿倾叶
蓂叶
莲叶田田
绿叶成阴
木叶下君山
七叶貂蝉
七叶贵
典故
春蚕食叶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欧阳修〉~379~
至和嘉祐间,场屋举子为文奇涩,读或不能成句。欧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时范景仁、王禹玉、梅公仪等同事,而梅圣俞为参详官。未引试前,唱酬诗极多,文忠诗:「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最为警策。圣俞有「万蚁战时春日煖,五星明处夜堂深」,亦为诸公所称。及放榜,平日有声如刘煇辈皆不与选,士论颇汹汹,以为主司耽酬唱,不暇详考校,且以五星自比,而以我曹为蚕蚁,因造为丑语。自是礼闱不复敢作诗,终元丰末几三十年。元祐初,虽稍稍为之,要不如前日之盛。然是榜得苏子瞻为第二人,子由与曾子固皆在选,亦不可谓不得人矣。
典故
一叶怨题
 
宫沟流怨叶
 
怨随宫叶流
 
桐叶题诗
 
翠沟题叶
 
叶落香沟红泛
 
叶间题字
 
红叶不见诗
 
红叶写情辞
 

《本事诗·情感》
顾况在洛,乘间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馀日,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云溪友议》卷下〈题红怨〉
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慇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侍儿小名录·凤儿》
贞元中进士贾全虚者,黜于春官。春深,临禦沟而坐,忽见一花流至全虚之前,以后接之,香馥颇异。旁连数叶上,有诗一首,笔迹纤丽,言词幽怨。诗曰:「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得之,悲想其人,涕泗交坠,不能离沟上。街史颇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实,德宗亦为感动,令中人细询之,乃于翠筠宫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者。诘其由云:「初从母学《文选》、《初学记》及慕陈后主孔贵嫔为诗。几日前,临水折花,偶为〈宫思〉宫思。今败露死无所逃。」德宗为之恻然,召全虚授金吾卫兵曹,以凤儿赐之,车载其院资,皆赐全虚焉。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顾况〉~486~
唐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泛于波中。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日馀,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一诗,故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
典故
丹枫落尽吴江岸
 
冷枫新咏
 
吴江枫
 
木落江冷
 
枫落吴江冷
 
枫叶吴江
 
江寒夜枫落
 
霜落吴江冷


《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列传上·崔信明〉~573~
崔信明,青州益都人。高祖光伯,仕后魏为七兵尚书。信明之生,五月五日日方中,有异雀鸣集庭树,太史令史良为占曰:「五月为火,火主离,离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鸣,此儿将以文显,然雀类微,位殆不高邪。」及长,彊记,美文章。乡人高孝基尝语人曰:「崔生才富,为一时冠,但恨位不到耳。」隋大业中,为尧城令。窦建德僭号,而信明族弟敬素者,为贼鸿胪卿,自谓得意,语信明曰:「夏王英武,有举天下心,士女襁负而至不可数。兄不以此时立功立事,岂所谓见机不俟终日乎?」答曰:「昔申胥海隅钓师,能固其节。尔欲吾屈身贼中求斗筲邪?」遂踰城去,隐太行山。贞观六年,有诏即家拜兴势丞。迁秦川令,卒……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议者不许。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者,亦骜倨,数恌轻忤物,遇信明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馀。」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
典故
一叶浮家
 
泛家浮宅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张志和〉~5609~
陆羽常问:「孰为往来者?」对曰:「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处,未尝少别心,何有往来?」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溪间。」辩捷类如此。
典故
啸起青萍
 
生萍末
 
萍风
 
风生萍叶
 
风生蘋叶

相关人物
宋玉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风赋〉~582~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王明清《摭青杂说》
北人南侵,朝廷遣大军遏其冲,主将每令小校,四出游徼,谓之踏白军。

例句

秦台悲白首,楚泽怨青蘋。 刘长卿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

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 孟云卿 新安江上寄处士

何处青蘋末,呈祥起远空。 张聿 景风扇物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李峤

大块方噫气,何辞鼓青蘋。 李白 赠张相镐二首

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 权德舆 新安江路

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 王勃 泥溪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蘋。 韦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典故
好龙
 
牖下窥龙
  
画龙在叶
  
真龙反惊叶
 
叶公
 
叶公好尚
  
叶公见真龙
 
叶公岂好真龙
 
叶龙
 
郝贞隆

相关人物
子张
 
鲁哀公
 
沈诸梁


《新序》卷五〈杂事〉~90~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简释

叶公:喻徒有所好之人。唐齐己《谢惠卜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叶公好尚:喻只是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唐郑谷《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叶龙:比喻名义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兼呈袁郊苗绅李逸三友人一百韵》:“叶龙图天矫,燕鼠笑胡卢。”


例句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 徐灵府 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

因君访遗迹,此日见真龙。 戴叔伦 同赋龙沙墅

仙禁何人蹑近踪,孔门先选得真龙。 李频 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杜甫

叶龙图夭矫,燕鼠笑胡卢。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并序)

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郑谷 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一本题中无光济二字)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齐己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典故
黄叶丹灶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哀伤·别赋〉~754~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冷斋夜话》卷四〈诗话妄易句法字〉
司马温公《诗话》曰:「魏野诗:『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而俗人易『叶』为『药』,不止不佳,亦和下句无气味。」鲁直曰:「老杜诗云:『黄独无苗山雪盛。』『黄独』者,芋魁小者耳,江南名曰土卵,两川多食之。而俗人易曰『黄精』,子美流离,亦未有道人剑客食黄精也。如渊明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浑成风味,句法如生成。而俗人易曰『望南山』,一字之差,遂失古人情状,学者不可不知也。」
典故
七叶汉貂
   
相关人物
张安世(字子孺)
 
许广汉
 
金日磾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汉·杨子云(雄)《解嘲》
「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唐·李善注:「金日磾、张安世、许广汉、史恭、史高也。」
《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列传·盖宽饶〉~3247~
谏大夫郑昌悯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也。张,张安世也。此四家属无不听。」师古曰:「此说非也。许氏、史氏有外属之恩,金氏、张氏自托在于近狎也。属读如本字也。」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传·金日磾〉~2967~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例句

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丘丹 忆长安四月

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达江沙。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吴融 卖花翁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沉醉。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六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 王维 偶然作六首之五

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郑愔 夜游曲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 韦庄 咸通

典故 
太阳及葵
  
葵藿仰阳春
 
葵藿倾叶
 
葵藿志
 
葵藿资

相关人物
曹植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表上·求通亲亲表〉~687~
臣伏自惟省,无锥刀之用。及观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为异姓,窃自料度,不后于朝士矣。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驸马、奉车,趣得一号,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诚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常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崩城、陨霜,臣初信之,以臣心况,徒虚语耳。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淮南子》卷十七〈卷十七〉~559~
圣人之于道,犹葵之与日也,虽不能与终始哉,其乡之诚也。

例句

自惊一何幸,太阳还及葵。 李元纮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复恐红颜坐销铄,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李如璧 明月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裴度 中书即事

幸同葵藿倾阳早,愿比盘根应候荣。 郑愔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高适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典故 
数蓂
    
蓂落
 
蓂叶

相关人物


今本《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
「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
莽帅群臣奏言:「陛下春秋尊,久衣重练,减御膳,诚非所以辅精气,育皇帝,安宗庙也。臣莽数叩头省户下,白争未见许。今幸赖陛下德泽,间者风雨时,甘露降,神芝生,蓂荚、朱草、嘉禾,休徵同时并至。」

例句

大官陈禹玉,司历献尧蓂。 司空曙 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宋之问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宋之问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

故人为柱史,为我数阶蓂。 李益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

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有客初留鹢,贪程尚数蓂。 窦庠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时子权知岳州事)

独有虞庠客,无由拾落蓂。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

赦行五百里,月变三十蓂。 韩愈 答张彻(愈为四门博士时作。张彻。愈门下士。又愈之从子婿。)

浓暖气中生历草,是非烟里爱瑶浆。 鲍溶 忆郊天

典故
莲叶田田
 
鱼戏新荷动


《乐府诗集》卷二十六〈相和歌辞·相和曲上·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典故
子满芳枝
  
阴成子满
 
青子成阴


《唐诗纪事》卷五十六〈杜牧〉
牧佐宣城幕,游湖州,刺史崔君张水戏,使州人毕观,令牧閒行,阅奇丽,得垂髫者十?岁。后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怅而为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典故
木叶下君山
 
秋风袅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湘夫人〉~64~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典故
七叶貂蝉

相关人物
金日磾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八首〉~988~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冑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唐·李善注引班固《汉书·金日磾赞》曰:「夷狄亡国,羁虏汉庭。七叶内侍,何其盛也。七叶,自武至平也。」又《张汤传赞》曰:「张氏之子孙相继,自宣、元已来,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馀人。功臣之后,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插也。董巴《舆服志》曰:「侍中、中常侍冠武弁,貂尾为饰。」
典故
七叶贵

相关人物
金日磾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传·金日磾〉~2967~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简释

七叶贵:喻世代显贵。唐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貂蝉七叶贵,鸿鸽万里游。”


例句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國語辭典》:红叶题诗(紅葉題詩)  拼音:hóng yè tí shī
唐德宗时,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曾以红叶题诗,置御沟中流出,为进士贾全虚所得。后全虚怀恋其人以至泣下,帝闻此事,终将凤儿赐给全虚。见宋。王铚《补侍儿小名录》。一说为唐宣宗时,舍人卢渥自御沟中拾得红叶,上题绝句一首,乃收藏于箱底。后宣宗遣放宫女嫁人,卢渥前往择配,事后始知妻子恰为题叶之人。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又一说为僖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流出,为于祐所得,祐再题一诗,投放御沟上流,韩氏得之亦收藏著。后来帝放宫女三千人,于祐娶得韩氏,成亲后,各取红叶相示。见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另一说则作僖宗时,李茵妻韩氏。见五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后比喻姻缘巧合。也作「红叶之题」、「御沟题叶」、「御沟流叶」。
《國語辭典》:浮家泛宅  拼音:fú jiā fàn zhè
以船为家或长期在水上生活。《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张志和传》:「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聊斋志异。卷一一。白秋练》:「翁登其舟,窥见秋练,心窃喜,而审诘邦族,则浮家泛宅。」
分類:浪迹江湖
《漢語大詞典》:画龙(畫龍)
(1).绘画龙的形象。隋书·礼仪志三:“轜车,三品已上油幰,朱丝络网,施襈,两箱画龙。”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我辈彊追仿,画龙成蜥蜴。”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元朝:“道士 吴霞 ,所居 龙虎山 ,善画龙。”
(2).龙的图像。 唐 李贺 《平城下》:“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王琦 汇解:“画龙,即旗帜上所画者也。”宋史·礼志五:“﹝《画龙祈雨法》﹞坛上植竹枝,张画龙……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
(3).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的事物。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后秦纪·二世》:“ 沛公 乃真好儒,后世好儒,好画龙耳。”《梅村诗话》十二引 清 苍雪师 《赠方密之》诗:“山中久不见神骏,世上人多好画龙。”参见“ 叶公好龙 ”。
《國語辭典》:叶公好龙(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叶子高喜欢龙,家里全用龙来雕饰。天上的龙知道此事,特到叶公家的窗口窥视。叶公见了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漢語大詞典》:真龙(真龍)
(1).龙。真,谓非其他变种。 汉 王充 论衡·乱龙:“夫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 唐 杨炯 《从弟杨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迴光,清风度曲, 崔亭伯 真龙之气, 扬子云 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餘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伪凤易悦 楚 ,真龙反惊 叶 。”
(2).称骏马。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明 陈子龙 《献马行》:“世上纷纷尽凡马,一入天廐成真龙。”
(3).比喻皇帝。 明 高启 《穆陵行》:“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 江 南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大凡真龙降生,没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 朱洪武皇帝 。”
《國語辭典》:叶公好龙(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叶子高喜欢龙,家里全用龙来雕饰。天上的龙知道此事,特到叶公家的窗口窥视。叶公见了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漢語大詞典》:七叶貂(七葉貂)
汉 时中常侍冠上插貂尾为饰, 金日磾 一家自 武帝 至 平帝 七朝,世代皆侍中,为内庭宠臣。后因以“七叶貂”喻世代显贵。 晋 左思 《咏史》之二:“ 金 张 籍旧业,七叶珥 汉 貂。”珥,插。 宋 苏轼 《再和刘贡父春日赐幡胜》:“舆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孩儿自惭鳩拙,怎绳七叶之貂。”
《漢語大詞典》:许史(許史)
(1). 汉宣帝 时外戚 许伯 和 史高 的并称。汉书·盖宽饶传:“上无 许 史 之属,下无 金 张 之託。”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许伯 , 宣帝 皇后父。 史高 , 宣帝 外家也。”后借指权门贵戚。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见鐘鼎於 金 张 ,闻絃歌於 许 史 。”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五:“ 许 史 相经过,高门盈四壮。” 清 陆寅 《歧路行》诗:“朝 金 张 ,暮 许 史 ,拔剑欲为知己死。”
(2).本指 晋 道士 许逊 。后亦泛指道士。 元 萨都剌 《茅山道士》诗:“山中紫府 茅君 宅,《肘后》丹方 许史 传。”
《漢語大詞典》:金张许史(金張許史)
汉 时, 金日磾 、 张安世 并为显宦。 许广汉 为 宣帝 许皇后 之父。 史 指 史恭 及其长子 史高 。 恭 为 宣帝 祖母 史良娣 之兄。 宣帝 即位, 恭 已死,封 高 为 乐陵侯 。 许 史 两家皆极宠贵。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 汉 扬雄 《解嘲》:“有谈 范 蔡 之説於 金 张 许 史 之间,则狂矣。” 前蜀 韦庄 《咸通》诗:“ 咸通 时代物情奢,欢杀 金 张 许 史 家。”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对此抚几长叹息, 金 张 许 史 皆徒然。”
《漢語大詞典》:倾藿(傾藿)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迴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比葵藿。”后因以“倾藿”比喻忠于皇帝。 唐 李峤 《请预陪献捷表》:“太阳之暉,远鉴於倾藿;油云之泽,俯润於纤荆。”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常存倾藿之诚,虽知向日;居有戴盆之势,何以望天?”参见“ 倾阳 ”。
分類:于皇帝王
《漢語大詞典》:倾阳(傾陽)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迴光,然终向之者,诚也。”后因以“倾阳”比喻忠诚或归顺。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明 高启 《金进士葵轩》诗:“应有倾阳意,将军心正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东西南北勤献曝,蛮夷戎狄竞倾阳。”
《國語辭典》:葵藿  拼音:kuí huò
1.葵,向日葵。藿,角豆的花叶。葵、藿二者皆有向阳特性,古人用以表示臣下对君主的忠诚。《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臣窃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寔在陛下。」
2.思慕。宋。田锡〈泰山父老望登封赋〉:「桑榆之景方暮,葵藿之心迭倾。」
《漢語大詞典》:尧蓂(堯蓂)
(1).相传 帝尧 阶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荚,至月半,积至十五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小建则余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 唐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诗:“休採古书探 禹 穴,自刊新历鬭 尧 蓂。” 宋 晏殊 《喜迁莺》词:“ 尧 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
(2).指时序、光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词林·吉士阁试诗:“ 嘉靖 壬辰科庶常 王梅 ……《长安新秋感怀七言律诗》云:‘鳷鹊楼高灝气横, 尧 蓂商律又敷荣。’”
《漢語大詞典》:月蓂
即月荚。借指时日。 宋 秦观 《德清道中还寄子瞻》诗:“旅思摇风斾,归期数月蓂。”参见“ 月荚 ”。
分類:时日
《漢語大詞典》:月荚(月莢)
古代传说的一种瑞草。相传 尧 时“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见《竹书纪年》卷上。因数荚多少,可知月的日数,故又称月荚、月蓂。 唐 许敬宗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復非。”
分類:瑞草
《漢語大詞典》:历草(歷草)
即蓂荚。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紫脱华,朱英秀。佞枝植,历草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尧 为仁君,一日十瑞……历草生阶,宫禽五色。” 南唐 陈陶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历草何因见,衢尊岂暂忘!”一本作“ 歷草 ”。参见“ 历荚 ”。
亦称“ 歷荚 ”。 即蓂荚。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紫脱华,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 李周翰 注:“ 尧 时有蓂荚草生于阶,有十五叶,从月一日日生一叶,至十五日日落一叶。若月小,则餘一叶,见此以知日歷,故云歷草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蓂荚,一名歷荚,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数。”歷,一本作“ 历 ”。参见“ 蓂荚 ”。
分類:蓂荚瑞草
《漢語大詞典》:历荚(歷莢)
即蓂荚。竹书纪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徐文靖 笺:“《田俅子》曰:‘ 尧 为天子,蓂荚生于庭,为帝成歷。’”一本作“ 歷荚 ”。宋书·符瑞志中:“昔在 放勋 ,历荚数朝。”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蓂荚一名历荚,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数。”
见“ 歷草 ”。
分類:蓂荚
《國語辭典》:蓂荚(蓂莢)  拼音:míng jiá
古代传说中一种表示祥瑞的草。《文选。张衡。东京赋》:「盖蓂荚为难莳也,故旷世而不觌。」
《國語辭典》:蓂荚(蓂莢)  拼音:míng jiá
古代传说中一种表示祥瑞的草。《文选。张衡。东京赋》:「盖蓂荚为难莳也,故旷世而不觌。」
《漢語大詞典》:绿叶成阴
比喻女子出嫁后已生儿育女。例如:虽说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二年,便也要“绿叶成阴子满枝”了。——《红楼梦
也比喻壮年,“阴”亦写作“荫”例如:我已经过了绿叶成荫的时节,现在是走飘落的路了。——巴金《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