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77,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奕叶
秋叶
万叶
桐叶
蕉叶
叶舟
梧叶
叶飞
柳叶
败叶
千叶
花叶
露叶
迦叶
翠叶
《漢語大詞典》:奕叶(奕葉)
累世,代代。 汉 蔡邕 《琅邪王傅蔡郎碑》:“奕叶载德,常歷宫尹,以建于兹。”《隋书·礼仪志七》:“ 宣尼 制法,云行 夏 之时,乘 殷 之輅。奕叶共遵,理无可革。” 明 宋濂 《元徵士周君墓志铭》:“君自以奕叶为儒,继承不易,孳孳问学。”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集〉序》:“见其父子祖孙奕叶相承如此,孰不神往而慕艷之。”
分類:累世代代
《漢語大詞典》:秋叶(秋葉)
秋季的树叶。亦指落叶。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威风所振,烈火之遇鸿毛;旗鼓所临,衝风之卷秋叶。”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秋叶飞兮散江树,春苔生兮覆緑泉。”宋史·食货志下六:“重园户採造黄老秋叶茶之禁,犯者没官。”
《國語辭典》:万叶(萬葉)  拼音:wàn yè
1.形容树叶极多。宋。欧阳修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词:「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2.万代、万世。《文选。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拓世贻统,固万叶而为量者也。」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
分類:万世万代
《骈字类编》:桐叶(桐叶)
宋 黄公度 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刺桐城边桐叶飞,刺桐城外行人稀。
元 元好问 饮酒五首 其四 人生桐叶露,见日忽已晞。
《國語辭典》:蕉叶(蕉葉)  拼音:jiāo yè
1.芭蕉叶。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宋。杨万里 秋雨叹十解诗:「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2.浅底的小酒杯。宋。苏轼〈望江南。春已老〉词:「曲水浪低蕉叶稳,舞云风软纻罗轻。」宋。陈造〈雪夜与师是棋次前韵〉:「掀髯得一笑,为汝倒蕉叶。」
《漢語大詞典》:叶舟(葉舟)
小船。 隋 薛道衡 《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 唐 张乔 《渔者》诗:“首戴圆荷髮不梳,叶舟为宅水为居。” 宋 苏轼 《入峡》诗:“叶舟轻远泝,大浪固尝諳。”
分類:小船
《骈字类编》:梧叶(梧叶)
元 王恽 春夜独坐 寂寞小窗云影薄,隔帘梧叶雨声乾。
《韵府拾遗 微韵》:叶飞(叶飞)
岑参诗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方干诗绕庭云叶飞
《國語辭典》:柳叶(柳葉)  拼音:liǔ yè
1.柳树的叶子。如:「池边的柳叶随风飘扬,非常幽雅。」
2.形容形状如柳叶的事物。如:「柳叶眉」、「柳叶刀」。
《国语辞典》:败叶(败叶)  拼音:bài yè
凋零的落叶。唐。李商隐〈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诗:「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宋。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词:「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
《國語辭典》:千叶(千葉)  拼音:qiān yè
1.形容树叶多。唐。李颀〈魏仓曹东堂柽树〉诗:「爱君双柽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
2.重叠的花瓣。如:「千叶牡丹」、「千叶莲」。
3.千世、千代。《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非夫卜世与乾坤比长,鸿基与山岳齐固孰能本枝于千叶,重光于万祀,履寒霜而踰荣,蒙重氛而弥耀者哉!」
《漢語大詞典》:千叶莲(千葉蓮)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多瓣莲花。《楞严经》卷一:“於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华山记》:“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 华山 也。” 俞锷 《岛南杂诗》:“閒依 赤水 三珠树,却梦灵光千叶莲。”
分類:莲花
《漢語大詞典》:花叶(花葉)
花片,花瓣。宋书·符瑞志下:“花叶谓之英。” 唐 李商隐 《牡丹》诗:“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清 龚自珍 《齐天乐》词:“花叶书成,云萍影合,沟水无情流去。”
分類:花叶花瓣
《漢語大詞典》:露叶(露葉)
沾露的叶子。 唐 崔善为 《答王无功九日》诗:“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 宋 苏轼 《菜羹赋》:“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 元 黄庚 《对竹》诗:“露叶晴犹溼,风枝夏亦寒。”
《國語辭典》:迦叶(迦葉)  拼音:jiā yè
Kasyapa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摩诃迦叶的简称。参见「摩诃迦叶」条。《西游记》第七回:「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漢語大詞典》:翠叶(翠葉)
(1).绿叶。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扬翠叶,扤紫茎,发红华,秀朱荣。”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 宋 晏殊 《踏莎行》词:“翠叶藏鶯,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2).翡翠制的叶形饰物。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端午:“分赐后妃诸阁大璫近侍翠叶、五色葵榴。”明史·舆服志二:“冠用皁縠……前后珠牡丹二,花八蕊,翠叶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