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弦奏跃鱼
  
鱼出听曲
 
鱼吹燕蹴
 
鱼跃闻曲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2~
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螾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浊之为闇,河水不见太山。视日者眩,听雷者聋,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东汉·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
《荀子·劝学篇》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例句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 李凭箜篌引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杜甫 城西陂泛舟

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窃效泉鱼跃,因闻郢曲妍。 独孤及 和张大夫秋日有怀呈院中诸公

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典故
刘琨听鸡

相关人物
祖逖
 
刘琨


《晋书》卷六十二〈祖逖列传〉~693~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世吏二千石,为北州旧姓。父武,晋王掾、上谷太守。逖少孤,兄弟六人。兄该、纳等并开爽有才干。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典故
老龙听经
 
听法龙
 
听经龙
 
龙化老人
 
龙听法


《幕府燕闲录》
有僧讲经山寺,常有一叟来听,问其姓氏,曰:「某乃山下潭中龙也,幸岁旱得闲,来此听法。」僧曰:「公能救旱乎?」曰:「上帝封江湖,有水不得辄用。」僧曰:「此砚中水可用乎?」乃就砚吸水径去。是夕雷雨大作,逮晓视之,雨悉黑水。
《至正四明续志》卷十〈释道·道观道院·奉化州〉
虚白观,唐开元閒,道士叶静能建,名曰兴唐,昭宗时改今额观。有大溪名曰龙溪,旧传静能讲经观中,座有父老白衣而髯,请曰:「某宝藏守龙也,有故僧婆罗门将以其术竭海水,愿哀而救之。」师即命符奔往海水十涸八九符再至水复还,龙遂免难。来谢,欲效指使。师曰:「观在原上,无井汲水,甚远,子可致乎?」父老唯诺,既而石甃绕观清流入于溪名曰「仙师渠」。此事新旧志不载,姑纪以广异闻。
典故
乳雉驯
 
使车听雉乳
 
政成驯雉
 
狎雉
  
童子怀仁
 
童子狎雏
 
车迎雉群
 
雉留
 
雉过
  
鲁恭
 
鲁恭化
 
相关人物
刘馀(鲁恭王)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鲁恭〉
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
《东观汉记》卷十三〈鲁恭列传〉
鲁恭,字仲康,扶风人。父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年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及归服丧,礼过成人。耽思闭门讲诵,兄弟双高。太尉赵喜闻鲁恭志行,每岁时遣子送米肉,辞让不敢当。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行,因留新丰教授。丕举秀才,恭乃始为郡吏。鲁恭为中牟令,宿讼许伯等争陂泽田,积年州郡不决。恭平理曲直,各退自相责让。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嘿然有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治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三异也。府掾久留,担扰贤者。」具以状白安。

例句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于鹄 醉后寄山中友人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张说 送乔安邑备

别曲鸾初下,行轩雉尚过。 张说 送苏合宫颋

童子怀仁至,中郎作赋成。 李峤

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应宰凫还集,辞郎雉少留。 沈佺期 钱唐郎中洛阳令

爱君修政若修身,鳏寡来归乳雉驯。 独孤及 酬常郿县见赠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

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 骆宾王 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

典故
喜鹊报
 
乌鹊喜
 
听鹊求音
 
蜘蛛喜鹊
  
鹊误


《西京杂记》卷三~08~
樊将军哙问陆贾曰:「自古人君皆云受命于天。云有瑞应。岂有是乎?」贾应之曰:「有之。夫目?得酒食。灯火华得钱财。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小。既有徵。大亦宜然。故目?则咒之。火华则拜之。乾鹊噪则喂之。蜘蛛集则放之。况天下大宝。人君重位。非天命何以得之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无天命。无宝信。不可以力取也。」

例句

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 杜甫 得弟消息二首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子韦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63~
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马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

例句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白居易 寄唐生

神昧不可问,天高莫尔听。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耿拾遗湋李校书端风尘追游

须知听甚卑,勿谓天之高。 舒元舆 访州按狱

典故
听荷雨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典故
听鸡骑马


《宋人轶事汇编》卷七〈林逋常秩陈恬〉~37~
常待制秩居汝阴,与王深父皆有盛名,于嘉祐治平之间,屡召不至。欧阳文忠亦重之,其诗所谓「笑杀颍川常处士,十年骑马听朝鸡」者是也。熙宁初,荆公当国,力致之。遂起判国子监太常礼院,声誉稍减于前。一日大雪趋朝,与百官待漏于仗舍,寒甚不可忍,喟然若有所恨,乃举文忠诗以自戏曰:「冻杀颍川常处士,也来骑马听朝鸡。」
典故
听曲知宁戚

相关人物
管仲
 
管仲妾婧
 
宁戚


《列女传》卷六《辩通传·齐管妾婧》
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其妾婧进曰:「今君不朝五日而有忧色,敢问国家之事耶?君之谋也?」管仲曰:「非汝所知也。」婧曰:「妾闻之也,毋老老,毋贱贱,毋少少,毋弱弱。」管仲曰:「何谓也?」「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子生五岁而赞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于是管仲乃下席而谢曰:「吾请语子其故。昔日,公使我迎宁戚,宁戚曰:『浩浩乎白水!』吾不知其所谓,是故忧之。」其妾笑曰:「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邪?古有白水之诗。诗不云乎:『浩浩白水,鯈鯈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此宁戚之欲得仕国家也。」管仲大悦,以报桓公。桓公乃脩官府,齐戒五日,见宁子,因以为佐,齐国以治。君子谓妾婧为可与谋。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此之谓也。

例句

听曲知宁戚,夷吾因小妻。 李白 鞠歌行

典故
听莹


《庄子》内篇·卷一下《齐物论》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唐·成玄英疏:「听荧,疑惑不明之貌也。」

例句

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

典故
一曲阳关
  
千万遍阳关
 
唱渭城
 
唱阳关
 
四叠阳关
 
泣渭城
  
渭城挹轻尘
 
渭城朝雨
 
渭城柳
 
渭城歌
 
渭城诗
 
渭城风雨
 
听阳关
 
西出阳关
 
阳关一杯酒
   
阳关无故人
 
阳关声苦
 
阳关西出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案: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客舍依依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典故
游鱼听


《荀子·劝学篇》~9~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2~
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汉·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
《分类字锦》:听雨(听雨)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诗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注韦应物诗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子由与先生在怀远驿尝读韦诗至此句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共为闲居之乐其后子由与先生彭城相会作二小诗其一曰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至先生在束府雨中作示子由诗有曰对床定悠悠夜雨今萧瑟盖皆感叹追旧之言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听(不聽)
(1).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侯 不听左右, 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 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
(2).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
(3).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 郑玄 注:“简,诚也。有其意无其诚者,不论以为罪。” 孔颖达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虽有旨意,无诚实之状,则不听之,不论以为罪也。”
《國語辭典》:天听(天聽)  拼音:tiān tīng
1.上天的听闻。《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四。槐西杂志四》:「事关殊死,亦待奏请而后刑,由社公辗转上闻,稍稽时日乎!然匹妇一哭,遽达天听,亦足见孝弟之通神明矣。」
2.借指天子的听闻。《晋书。卷三三。列传。石苞》:「幸赖陛下天听四达,灵鉴昭远,存先父勋德之重,察臣等勉励之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次日这桩事,早报与上司知道。少不得动了一本,不上半月已到汴京,奏章早达天听。」
《國語辭典》:老鱼跳波(老魚跳波)  拼音:lǎo yú tiào bō
鱼随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漢語大詞典》:狎雉驯童(狎雉馴童)
汉 鲁恭 宰 中牟 ,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后因以“狎雉驯童”誉人政绩。 唐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与善良难验,生涯忽易穷。翔鳧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漢語大詞典》:驯雉(馴雉)
(1).驯顺的雉。晋书·孝友传论:“ 许孜 少而敏学,礼备在三。驯雉栖其梁栋。”
(2).后汉书·鲁恭传:“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 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 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 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后以“驯雉”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泽及鸟兽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鲁恭 驯雉, 宋均 去兽。” 明 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割鸡聊自试,驯雉信非难。”
《漢語大詞典》:鲁雉(魯雉)
典出后汉书·鲁恭传:“﹝ 鲁恭 ﹞拜 中牟 令。 恭 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 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 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 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 安 。”后以“鲁雉”谓地方官吏施行仁政,犹如 鲁恭 化及田雉。 唐 骆宾王 《春夜韦明府宅宴》诗:“雅琴驯 鲁 雉,清歌落 范 尘。”
《國語辭典》:鹊噪(鵲噪)  拼音:què zào
鹊鸣。相传为喜兆。《宋史。卷四六二。方技传下。孙守荣传》:「一日,庭鹊噪,令占之,曰:『来日晡时,当有宝物至。』」
《國語辭典》:天高听卑(天高聽卑)  拼音:tiān gāo tīng bēi
天帝虽然高高在上,却能听察人间善恶,据以降祸福。语出《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后多用来称颂帝王圣明。《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心之云慕,怆矣其悲,天高听卑,皇肯照微。」也作「天高听下」。
《漢語大詞典》:三叠阳关(三疊陽關)
《阳关三迭》。琴曲。琴谱以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之曲。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 巫山 晓。”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肺腑,恨怎舒,《三叠阳关》愁万缕。”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凄愴似和半夜 楚 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本弹的是一曲《凤求凰》,倒做了《三叠阳关令》。”
《國語辭典》:渭城  拼音:wèi chéng
1.位于渭水北岸,本秦都咸阳,汉武帝时复置,改称为「渭城」,约今陕西咸阳东北。
2.乐曲名。又称〈渭城曲〉。本为唐。王维 送人使安西七言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后入乐府,遂以「渭城」名曲。它描写一种最普遍性的离别,具有深挚的惜别之情,适合大多数离别宴席演唱而成为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
《國語辭典》:阳关三叠(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今亦有纯粹演奏谱。
《漢語大詞典》:阳关曲(陽關曲)
(1).琴曲名。即《阳关三迭》。详“ 阳关三叠 ”。
(2).词牌名。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 阳关 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宋 苏轼 有《阳关曲》词。
《國語辭典》:阳关三叠(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今亦有纯粹演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