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2—629 【介绍】: 隋唐间郑州荥泽人。仕隋历沂州刺史、鲁郡太守。母崔氏贤明,常于阁内听其理事,当理则悦,不当则责愧之。故善果励己为清吏。归唐,迁检校大理卿兼民部尚书,正身奉法,甚有善绩。历礼部、刑部尚书。太宗贞观初出为岐州刺史,改江州刺史,卒。
全隋文·卷二十六
善果,荥阳人。周大象中,以父诚拒尉迟迥战死,袭爵开封县公,授使持节、大将军。开皇初,进封武德郡公,历沂、景二州刺史,寻为鲁郡太守。大业中,徵拜光禄卿,徙大理卿。
郑善果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清河东武城人。崔彦穆女。年十三适郑诚,生善果。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明晓吏治。子善果听事,辄于障后察之,理当则喜,理有不当则责之。自初寡每自纺织,性节俭,非自手作及庄园禄赐所得悉不许入门。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善果(一○七九~一一五二),俗姓余,信州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依七宝元浃下发。晚住潭州大沩。称月庵善果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开福宁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二年卒,年七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十一首。
僧宝正续传·卷第五
禅师讳善果。信州铅山余氏子。依七宝院元浃。得度具戒。梵相奇古。广颡隆准。少慕祖道。初至鹅湖。宴坐禅堂。闻二童子戏争蒲团。其一举起云。你道不见遮个。是什么。师恍然有省。及游云居。偶禅者自黄龙来。因问死心老。每以何等语接人。禅者曰。常举云门问僧光明寂照遍河沙。岂不是张拙秀才语。僧云。是。门云。话堕也。何者是话堕处。师闻之豁然大悟。即趋黄龙。门可属死心。谢事。指见开福宁道者。师至开福。师资契会。宁深奇之。延入藏于时开福衲子五千指。宁垂入灭。独以麈尾授师。语在宁传。师膺最后付托。隐迹道林。会圜悟禅师来主席。颇闻师名。一夕分半座俾说法。师举乾峰法身话。剖判绝出意表。圜悟嗟赏久之。自是道价益著。宣和初。潭师曾孝序命出世上封。开宁公法要。时龙牙才禅师法席颇盛。每答话多称苏噜。一日同诸老会于府帅曾公之席。公曰。龙牙答话。每称苏噜。意旨如何。诸老相视。莫有对者。师越席而前曰。某适有语。公叩之。师曰。龙牙答话。只苏噜为问。诸人会也无。昨夜虚空开口笑祝融。吞却洞庭湖。曾公大悦。一座尽倾。迁道林道吾。福严宗风鼎盛。法席常冠诸方。室中妙于接人。每举云门张拙秀才话。勘验学者。临机与夺。莫测端倪。天下共高之。自号月庵湘中士大夫多从之问道。绍兴九年。枢密张公德远抚七闽。请住鼓山。未至。改黄檗。迁东西二禅。阅十年。颇厌闽俗。雅意江外。多衲子会。台之万年。婺之双林。潭之大沩。皆虚席。三郡争致请。而长沙尤力。师曰。潭吾旧游也。吾乐之。遂赴命大沩。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出衣盂。卑执事者。制五百应真像。明日沐浴更衣。集众告别。手书伽陀曰。要行便行。要去便去。撞破天关。掀翻地轴。停笔而化。阅世七十四。坐五十一夏。塔全身于沩源之西峰。师性刚直。处己简约。律众严明。凡迁巨刹。皆当世贤公卿。屈礼致请。丛林服其得人之盛。 赞曰。草堂得死心作用而不忘晦堂。月庵闻死心语发明。而造宁公之室。死心宗胤遂不续。惜哉。然草堂初出龙山。迁白云。遭世多艰。未有成绩。及晚居泐潭。道大盛而去世。遂振宗风于天下。则晦堂弘道之嘱验矣。月庵出世。逾三十年。八迁巨刹。未尝一日退居。搥拂之下。围绕常数千指。则开福麈尾之授。何其效欤。易曰。视履考祥。予于二老父子授受之际。得之矣。
《國語辭典》:善果  拼音:shàn guǒ
佛教用语。谓由过去的善行所得的好结果。《西游记》第八回:「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
《高级汉语词典》:言言善果
多说劝人行善的话,必有好处
《國語辭典》:报应(報應)  拼音:bào yìng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须赖经》:「一切诸法,报应有二,种善者生善道,种恶者随恶道。」《红楼梦》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
《漢語大詞典》:善法
(1).好的法令。管子·任法:“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
(2).佛教指修善果之法。后汉书·西域传论:“至於佛道神化,兴自 身毒 ,而二 汉 方志,莫有称焉…… 班勇 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师子经》:“即於现世断诸不善,得众善法,修习作证。”
(3).好的方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你还没有看见满街上贴的招纸,还有出卖妇科絶孕丹的呢,那更是弭患於无形的善法了。”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现在的译诗,真是出力不讨好,尚无善法。”
《漢語大詞典》:意树(意樹)
佛教认为一切善果、恶果皆由意念所生,故以意树喻意念。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意树登空花,心莲吐轻馥。”法苑珠林卷十三:“不生意树,未启心灯。” 清 金农 《过善师禅林蔬饭》诗:“涧鐘山磬经时听,意树心花顷刻开。”
《漢語大詞典》:造因
制造因缘。佛教轮回说认为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颠倒纠缠,皆缘一念之妄起。故佛言一切众生慎勿造因。”《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他日革命之结果若何,一视於今之仁人志士之造因若何。”
人天胜妙善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六趣中人天二趣之果报也。对于他四恶趣而言,故曰胜妙之善果。
善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善业所招之善妙结果也。本业经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
【佛学常见辞汇】
好的果报。
颠倒善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人间天上果报也。虽为依五戒十善之因所得之善果,而为报著于其果报之凡夫迷倒境界,故曰颠倒之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