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打猛子  拼音:dǎ měng zi
头在下脚朝上的潜入水中。《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也称为「打没头坛」。
《国语辞典》:打没头坛(打没头坛)  拼音:dǎ mò tóu tán
头在下脚朝上的潜入水中。《英烈传》第一二回:「他手中更无别物,却打一个没头坛,直至水底。」也称为「打猛子」。
《国语辞典》:底边(底边)  拼音:dǐ biān
1.数学上指平面图形内,平列在下端的一边。如:「这个梯形的底边是五公分。」
2.任何事物相对于上边的一面。如:「这个箱子的底边放著许多易燃品。」
《漢語大詞典》:垫高
以铺在下边的某物抬起或支撑。例如:把版画垫高到适合印刷的高度。
《漢語大詞典》:催化裂化
一种在催化剂存在下的重质油裂化反应过程。重质油在分子筛裂化催化剂存在下,在提升管中反应,反应温度约为500°c。所生油气可分离为裂化气体、高辛烷值汽油及柴油等。是使重质油转化为轻质油的重要措施之一。
《國語辭典》:乔扦(喬扦)  拼音:qiáo qiān
一种农具。为细竹制成的三脚架,农人收穫时遇霪雨,用来悬挂禾稼。
《國語辭典》:上行下效  拼音:shàng xíng xià xiào
语本汉。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上为之,下效之。」在上位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贾曾传》:「上行下效,淫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唐。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既忠既孝,上行下效;靡刚靡柔,惟王之教。」
《漢語大詞典》:上之所好,下必从之(上之所好,下必從之)
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北史·李彪传:“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故 越王 好勇而士多轻死, 楚王 好瘠而国有飢人。”
《漢語大詞典》:上好下甚
在上者爱好什么,在下者必爱好得更厉害。礼记·缁衣:“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后汉书·党锢传序:“夫上好则下必甚,矫枉故直必过,其理然矣。”
《國語辭典》:密云不雨(密雲不雨)  拼音:mì yún bù yǔ
比喻事情已经酝酿成熟,但还没有发作。《易经。小畜卦》:「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分類:恩泽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