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闲的(閒的)
旧时供雇用的城镇无业者。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我只去妓馆家做閒的去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买成装上竹篓,僱一閒的,并行李挑了下船。” 王古鲁 注:“閒的,即‘閒汉’。”
《漢語大詞典》:辖邑(轄邑)
隶属的城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 郯城 係 沂州 辖邑。”
分類:隶属城镇
《国语辞典》:工业城(工业城)  拼音:gōng yè chéng
以工业为主的城镇。
分类:城镇
《国语辞典》:大传统(大传统)  拼音:dà chuán tǒng
1.一个民族在各时代、各地区,大致相同的文化、思想,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风俗民情、文学艺术等方面,称为「大传统」。
2.特指由国家与城镇市民掌握的书写文化传统,由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所提出;与乡村中藉由口传方式流传的大众文化「小传统」相对。
《漢語大詞典》:总坊(總坊)
明 代坊厢(城镇管辖地区)地方职役的总头目。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每一上季,则僉收头派差者一人,曰总坊,僉殷实之家囊金听用,不问多寡者数人,曰当头,名活差。”
《国语辞典》:布尔乔亚(布尔乔亚)  拼音:bù ěr qiáo yà
原指居住在城镇中具有公民身分与城市政治权利的居民,尤其是商业与手工业者,后特指资产阶级。亦指对中上阶级生活风格与美学品味的讲究。为法语Bourgeois的音译。
《國語辭典》:公用事业(公用事業)  拼音:gōng yòng shì yè
由政府经营和社会公众日常所需事物相关的事业。如水电、交通等均是。也作「公共事业」。
《漢語大詞典》:儿童福利院
中国城镇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收容、教养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的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同时收养有家但无力照管的自费残疾儿童。实行供养、治疗、教育相结合的收养方针,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活动。
《漢語大詞典》:城市群
又称“城镇群”。是若干城市集中发展的地方。一种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若干卫星城镇,组成城市群体,如上海、伦敦等大城市与周围城镇组成的城市群。另一种是若干座规模相仿的城市组成的多核心城市群体,如德国鲁尔区的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