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叫吼  拼音:jiào hǒu
大声呼喊。元。杨讷《西游记》第二出:「他那里呱呱叫吼,我这里急急抽头。」也作「叫吼吼」。
《漢語大詞典》:嘲咻
谓大声嘲笑。 宋 欧阳修 《陈氏荣乡亭记》:“每儒服持謁乡县门者,吏輒坐门下,嘲咻踞駡辱之。” 清 吴履泰 《读书一章示诸童子》诗:“吾歌为此诗,非敢相嘲咻;持告尔小子,庶以鉴前修。”
分類:大声嘲笑
《漢語大詞典》:唶嚄
大声呼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总兵:“当是时, 蜀 中敉寧日久,文武恬熙,一旦军兴,相顾唶嚄。”
《漢語大詞典》:嗥啸(嗥嘯)
亦作“嘷啸”。 大声吼叫。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武夷道人》:“又增一虎,嘷啸愈甚。”
分類:大声吼叫
《國語辭典》:嚎咷  拼音:háo táo
大声哭。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把太真妃放声高叫,叫不应雨泪嚎咷。」也作「号咷」。
《國語辭典》:嚎啕  拼音:háo táo
大声哭。《西游记》第三一回:「儿天儿地的,跌脚搥胸,于此洞里嚎啕痛哭。」也作「号咷」。
《國語辭典》:叫好  拼音:jiào hǎo
对于精彩的表演大声喝采、喊「好」,表示赞赏。《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
《漢語大詞典》:呼吼
(1).谓洪大的鼾声。《西游记》第九二回:“只见几隻牛横敧直倒,一个个呼吼如雷,尽皆睡熟了。”
(2).大声吼叫。 蒋光慈 《我是一个无产者》诗:“手能运动飞舞的笔龙,口能做狮虎般的呼吼。”
《漢語大詞典》:斥呵
大声斥责。 李广田 《银狐集·成年》:“我拿我那弟弟也当作一个大人,而自己则是以一种所谓‘圣人’的态度,时常用一些莫明其妙的语言去斥呵他。”
《国语辞典》:哈哈笑  拼音:hā hā xiào
张口大声地笑。如:「他看漫画时,总是不停地哈哈笑。」
《国语辞典》:砢砢  拼音:luǒ luǒ
大声的样子。唐。顾云〈天威行〉:「轰轰砢砢雷车转,霹雳一声天地战。」
分类:大声
《国语辞典》:大叱  拼音:dà chì
大声责骂。《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张飞听了,嗔目大叱曰:『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等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不多时巫娘子药力已散,有些醒来,……大叱道:『你是何人?敢污良家妇女!』」
《漢語大詞典》:喤呷
(1).形容声音洪亮。文选·左思〈吴都赋〉:“諠譁喤呷,芬葩荫映。” 吕向 注:“諠譁喤呷皆声也。”
(2).大声呼喊。《中国近代文论选·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吾因喧哗喤呷曰:革命!革命!革命!革命何物?曰革命戏剧,曰革命弹词。”
《漢語大詞典》:嘂呼
亦作“ 嘂謼 ”。亦作“ 嘂嘑 ”。 大声呼喊。周礼·秋官·衔枚氏:“军旅田役,令衔枚,禁嘂呼叹鸣於国中者。”新唐书·百官志四上:“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嘂謼,武官暗探。” 陆德明 释文:“嘂音叫。” 宋 费衮 梁溪漫志·江东丛祠:“翌日,果復来庙廷,袒裼嘂嘑,极口丑詆不可闻。” 清 钱谦益 《仪孟刘母铭旌记》:“母居官寝,告戒傔媵,禁嘂呼叹鸣於梱中。”
《國語辭典》:咆炰(咆烋)  拼音:páo xiāo
骄傲气盛的叛乱者。《文选。左思。魏都赋》:「剋剪方命,吞灭咆炰。」
《漢語大詞典》:匈磕
亦作“ 匈濭 ”。 象声词。形容大声。《文选·枚乘〈七发〉》:“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 刘良 注:“訇隐、匈濭,皆大声也。” 汉 马融 《广成颂》:“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