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八宗  拼音:bā zōng
1.佛教用语。指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个在中国弘传的佛教宗派。
2.在日本弘传的俱舍宗、成实宗、律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八个宗派。
《漢語大詞典》:空谛(空諦)
佛教语。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之一。阐明缘生不实的真理。 清 龚自珍 《最录〈永嘉集〉》:“《奢摩它颂》,天台空諦也。”
《国语辞典》:十如是  拼音:shí rú shì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指佛所證悟的内容,也就是诸法的实相。十如是,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十项。《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上》:「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
《漢語大詞典》:玉泉宗
佛教天台宗的别名。 隋 智者大师 ( 智顗 )先居 天台寺 ,说法立天台宗;后居 湖北 当阳县 西 玉泉山 ,故又称其教义为玉泉宗。参阅 隋 灌顶 《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国语辞典》:三因佛性  拼音:sān yīn fó xìng
佛教天台宗所说的正因、了因、缘因三种佛性。正因佛性即众生本有的真如,了因佛性即洞见真理的智慧,缘因佛性即资助生起智慧的善行。《宗镜录》卷八○:「虽说三因佛性,但是一性。」
《国语辞典》:圆融三谛(圆融三谛)  拼音:yuán róng sān dì
佛教用语。中国天台宗的重要观念。三谛,指空谛、假谛、中谛。空谛是指现象没有实体;假谛指现象只是幻有;中谛指现象是既非无也非有的方式存在。天台宗认为说空谛也就包含假谛和中谛;说中谛也就包含空谛和假谛。三谛互相融通。《止观义例》卷上:「尔前虽观圆融三谛,但是自行、观行相似,约位仍在若俗若真。」
《国语辞典》:一心三观(一心三观)  拼音:yī xīn sān guān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修行方法之一。谓在修习襌观时,能于一念心中对所襌观的对象同时观察它是假有、空无实性以及非空非假的性质。《摩诃止观。卷五上》:「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国语辞典》:一念三千  拼音:yī niàn sān qiān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思想之一。谓众生一个心念活动,就含括宇宙万有,轮回和解脱的一切总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但以自他等观推于三假,并未云一念三千具足。」
《漢語大詞典》:东土九祖(東土九祖)
佛教天台宗在 中国 承传的九位祖师。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为: 龙树 、 慧文 、 慧思 、 智顗 、 灌顶 、 智威 、 惠威 、 玄朗 、 湛然 。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漢語大詞典》:山外宗
佛教天台宗派之一。详“ 山家宗 ”。
《漢語大詞典》:山家宗
佛教天台宗流派之一。天台宗传至 宋 代分为两派:一为 晤恩 派,名山外宗,今失传;一为 四明尊者知礼法师 派,名山家宗,是天台宗的正统。
《漢語大詞典》:山家宗
佛教天台宗流派之一。天台宗传至 宋 代分为两派:一为 晤恩 派,名山外宗,今失传;一为 四明尊者知礼法师 派,名山家宗,是天台宗的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