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浅霜
髦发
血余
颠旄
白发
顿首
沧浪
星辰
华发
行云
潇潇
清霜
一发
种种
星星
《漢語大詞典》:浅霜(淺霜)
比喻花白的头发。 宋 苏轼 《千秋岁》词:“浅霜浸,緑髮少,仍新沐。”
分類:花白头发
《漢語大詞典》:髦发(髦髮)
头发。髦,通“ 毛 ”。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潮嘉风月·程江雏女:“ 程江 蛋船中,有雏女年纔十一岁,髦髮鬖髿垂肩际若松麈。”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猫儿戏》:“ 金奇中 曰:俗以妇女所演之剧曰髦儿戏者,盖以髦髮至眉,儿生三月,翦髮为鬌,男角女羈,否则男左女右,长大犹为饰以存之,曰髦,所以顺父母幼小之心也。”
分類:头发
《國語辭典》:血馀(血餘)  拼音:xuè yú
中医上称头发为「血馀」,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二。人部。乱发》:「发乃血馀,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痫,去心窍之血。」
分類:头发释名
《漢語大詞典》:颠旄(顛旄)
指头发。旄,通“ 毛 ”。管子·小匡:“劝之以庆赏,糺之以刑罚,粪除其颠旄,赐予以镇抚之,以为民终始。” 戴望 校正:“旄与毛通。” 赵守正 通解:“颠旄:头顶之髮……旄,同‘毛’,毛髮。”
《國語辭典》:白发(白發)  拼音:bái fā
揭发、揭露。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七。毕令女》:「事既彰露,不可复续,而白发其事,皆出仲女,所谓『坏其法』者,岂此邪?」
《國語辭典》:白发(白髮)  拼音:bái fǎ
1.白色的头发。《文选。吴季重。答魏太子笺》:「今质已四十二矣!白发生鬓,所虑日深,实不复若平日之时也。」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比喻老年人。
《國語辭典》:顿首(頓首)  拼音:dùn shǒu
1.以头叩地而拜。《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奉申纳币之敬,子婿韩师愈顿首百拜。」
2.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福顿首泣奏丞相已亡;将丞相临终言语,细述一遍。」
3.谓整理头发。《韩非子。初见秦》:「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
《漢語大詞典》:九拜
(1).古代祭祀时的九种礼拜形式。
(2).九次礼拜。黄庭内景经·常念“存漱五牙不飢渴” 唐 梁丘子 注:“常以立春之日鸡鸣时入室,东向礼九拜,平坐,叩齿九通。”
《國語辭典》:沧浪(滄浪)  拼音:cāng láng
1.青色的水。晋。陆机〈塘上行〉:「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宋。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词:「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2.汉水。《书经。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國語辭典》:星辰  拼音:xīng chén
星的通称。《淮南子。地形》:「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自幼便喜仰视星辰,夜不能寐。」
《國語辭典》:星宿  拼音:xīng xiù
1.天空的列星。《列子。天端》:「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寤达旦。」
2.星座。中国古代共分为二十八宿。
3.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
《國語辭典》:星宿  拼音:xīng su
1.天空的列星。
2.术数用语。指人的时运。《红楼梦》第三六回:「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
《漢語大詞典》:星宿
星夜,急速。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今早接到上宪諭票,催促星宿丈量。”
分類:星夜急速
《國語辭典》:华发(華髮)  拼音:huá fǎ
1.花白的头发。唐。元稹 遣病诗一○首之五:「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补?」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借指老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伏惟幕府初开,博选清英,华发旧德,并为元龟。」
《國語辭典》:行云(行雲)  拼音:xíng yún
1.流动的云。《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哀风兴感,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归鸟忘栖。」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2.女神。参见「行雨朝云」条。唐。杜甫 雨不绝诗:「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3.借指所思念的人。唐。李白〈久别离〉诗:「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南唐。冯延巳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國語辭典》:潇潇(瀟瀟)  拼音:xiāo xiāo
1.风狂雨骤的样子。《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三出:「雨潇潇似银烛千条,泻平地顿成沧海。」
2.拟声词。形容风雨的声音。《西游记》第四五回:「楼头声滴滴,窗外响潇潇。」
3.凄清冷寂的样子。唐。刘长卿〈石梁湖怀陆兼〉诗:「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二折:「我与你汤风冒雪登长道,寒风飒飒,冷雾潇潇。」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三出:「暮秋光景冷潇潇,片帆飞顿惊寒峭。」
《漢語大詞典》:清霜
(1).寒霜;白霜。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湛方生 《吊鹤文》:“独中宵而增思,负清霜而夜鸣。” 唐 聂夷中 《赠农》诗:“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緑。” 明 袁宏道 《短歌燕中逢乐之律作》:“明月浮空,清霜堕地。”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清霜薄日的早晨,冻得儗儗的云色,映着半新不旧的赤旗,时时招拂。”
(2).用以喻头发花白。 金 元好问 《征人怨》诗:“塞垣可是秋寒早,一夜清霜满镜中。” 杨朔 《十月北京城》:“这些可敬的老艺人,到满头清霜的年龄,倒更懂得用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了。”
《國語辭典》:一发(一發)  拼音:yī fā
1.更加、越是。《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怎的如老哥会弹一曲琴,也觉得消遣些。近来想是一发弹的好了。」《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听了,一发鬨声拍手道妙。」
2.一同。《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
3.发射一次。《韩非子。显学》:「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4.一经发作。《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5.乾脆、索性。《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红楼梦》第三三回:「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國語辭典》:种种(種種)  拼音:zhǒng zhǒng
1.各种。宋。陆游 晚饭罢小立门外有作诗:「病嗟短发纷纷白,老觉初心种种非。」《三国演义》第七九回:「种种瑞徵,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于魏王。」
2.发短的样子。《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宋。陆游〈长歌行〉:「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3.淳厚的样子。《庄子。胠箧》:「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
《國語辭典》:星星  拼音:xīng xīng
1.头发花白的样子。《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两年吹角列营,每日调马催征,军逃客散鬓星星,恨压广陵城。」
2.形容零星细小。唐。皮日休〈病孔雀〉诗:「尽日春风吹不起,钿毫金镂一星星。」
《國語辭典》:星星  拼音:xīng xīng
泛称夜空中发光的星体。如:「高山无云的夜空,可以清晰看见满天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