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女娲补天
  
相关人物
女娲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206~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汉·高诱注:「女娲,阴帝,佐虙戏治者也。三皇时,天不足西北,故补之。」

例句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 刘商 画石

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黏日月。 司空图 杂言

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 吴融 太湖石歌

补天残片女娲抛,扑落禅门压地坳。 姚合 天竺寺殿前立石

娲天补剩石,昆剑切来泥。 李咸用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补天留彩石,缩地入青山。 李秘 禁中送任山人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杜甫 九日寄岑参

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 卢仝 与马异结交诗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 韩愈 昼月

何时成五色,却上女娲天。 韩琮 兴平县野中得落星石移置县斋

典故
女娲戏土

相关人物
女娲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例句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李白 上云乐

《國語辭典》:女娲(女媧)  拼音:nǚ wā
1.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女帝。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
2.太行山的别名。《事物异名录。坤舆部。山。王母山女娲山》:「十道山川考,太行山为天下之脊,一名王母、一名女娲。」
《漢語大詞典》:女娲氏(女媧氏)
中国 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与 伏羲 由兄妹而结为夫妇,产生人类。又传说她曾用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支撑四极,平治洪水,驱杀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并继 伏羲 而为帝。参阅《淮南子·览冥训》史记 司马贞 补《三皇本纪》太平御览卷七八皇王部《女娲氏》所举诸书。
《漢語大詞典》:女娲氏(女媧氏)
中国 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与 伏羲 由兄妹而结为夫妇,产生人类。又传说她曾用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支撑四极,平治洪水,驱杀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并继 伏羲 而为帝。参阅《淮南子·览冥训》史记 司马贞 补《三皇本纪》太平御览卷七八皇王部《女娲氏》所举诸书。
《漢語大詞典》:女娲石(女媧石)
(1).本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之石。据《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墬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顓民,鷙鸟攫老弱。於是 女媧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宋 梅尧臣 《苦雨》诗:“洒尽天汉流,蒸烂女媧石。”
(2).后称具异彩之石为女娲石。太平御览卷五二引 南朝 宋 王歆之 《南康记》:“ 归美山 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峩峩秀上,切霄隣景,名曰女媧石。”
《国语辞典》:女娲补天(女娲补天)  拼音:nǚ wā bǔ tiān
传说上古时代,女娲曾炼五色石以补天的裂缝,截断鳌足以作为撑天的大柱。见《淮南子。览冥》。
《漢語大詞典》:羲娲(羲媧)
伏羲 和 女娲 的并称。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岂邀名誉嗣圣德,寧望荒远登 羲 媧 。”
分類:伏羲女娲
《漢語大詞典》:阴帝(陰帝)
指 女娲 。《淮南子·览冥训》“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 汉 高诱 注:“ 女媧 ,阴帝, 佐虙 戏治者也。”
分類:女娲
《國語辭典》:补天(補天)  拼音:bǔ tiān
1.修补天空。古代神话传说女娲炼石补天。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鍊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红楼梦》第一回:「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2.以人力弥补自然。比喻挽回世运。《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漢語大詞典》:鳌极(鼇極)
亦作“鰲极”。神话传说中指 女娲 断鰲足所立的四极天柱。 元 欧阳玄《赐经筵官酒次苏伯修韵》:“鼇极天初补,娥池月已修。” 明 黄佐 《秋日登镇海楼有作》诗:“鰲极莽安在,鲸波浩难平。”参见“ 鼇足 ”。
《漢語大詞典》:鳌足(鼇足)
(1).传说中 女娲 用作天柱的大龟四足。《淮南子·览冥训》:“於是 女媧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 高诱 注:“鼇,大龟。天废顿以鼇足柱之。” 晋 成公绥 《天地赋》:“断鼇足而续毁,鍊玉石而补缺。”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岂非断乎鼇足之时,剖彼鸡黄之日,二仪各立以交泰,一气旁流而洋溢。”
(2).器物上做成龟足形状的底脚。新唐书·天文志一:“﹝浑仪﹞表里三重,下据準基,状如十字,末树鼇足,以张四表。”
《漢語大詞典》:五色石
古代神话所说 女娲 炼的补天石。《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 唐 卢仝 《与马异结交》诗:“ 女媧 本是 伏羲 妇,恐天怒,擣鍊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原注:“一作 女媧 伏羲 妹。”亦省作“ 五石 ”。《南史·梁元帝纪》:“凿 河 津 於 孟门 ,百川復启;补穹仪以五石,万物再生。” 唐 陆龟蒙 《杂讽》之四:“ 女媧 鍊五石,天缺犹可补。”参阅 王充 论衡·谈天列子·汤问
分類:女娲补天
《漢語大詞典》:娲天(媧天)
指 女娲 炼石补天事。 唐 李咸用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 媧 天补剩石, 昆 剑切来泥。著指痕犹溼,停旬水未砥。”
《漢語大詞典》:灵娲(靈媧)
即 女娲 。 中国 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使 灵媧 鼓瑟而舞 冯夷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 灵媧 , 女媧 也。” 宋 苏轼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 河伯 方夸 若 , 灵媧 自舞 冯 。”
《漢語大詞典》:黄土人
神话传说中指由 女娲 用黄土捏成的人。太平御览卷七八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天地开闢,未有人民, 女媧 摶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國語辭典》:娲皇(媧皇)  拼音:wā huáng
女娲。相传为伏羲氏之妹,曾鍊石补天,后世遂尊称为「娲皇」。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二。麻疯女邱丽玉》:「衔冤有精卫,补恨无娲皇。」
分類:女娲氏
《漢語大詞典》:女娲氏(女媧氏)
中国 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与 伏羲 由兄妹而结为夫妇,产生人类。又传说她曾用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支撑四极,平治洪水,驱杀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并继 伏羲 而为帝。参阅《淮南子·览冥训》史记 司马贞 补《三皇本纪》太平御览卷七八皇王部《女娲氏》所举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