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1,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夫人
相公
万福
清净
入门
绸缪
云影
红妆
公主
红粉
北堂
银钩
宜人
下山
阿母
《漢語大詞典》:夫人
犹众人。周礼·考工记序:“ 粤 之无鎛也,非无鎛也,夫人而能为鎛也。”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引之 曰:“夫人犹众人也。”左传·襄公八年:“夫人愁痛,不知所庇。” 杜预 注:“夫人,犹人人也。”《淮南子·本经训》:“天下和洽,人得其愿,夫人相乐无所发貺。” 高诱 注:“夫人,众人也。”
《國語辭典》:相公  拼音:xiàng gōng
原为对宰相的尊称。《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一》:「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后用来泛指官吏。《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故国。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水浒传》第二二回:「今早宋江出去走了一遭,回来把我女儿杀了。老身结扭到县前。这唐二又把宋江打夺了去。告相公做主。」
《國語辭典》:相公  拼音:xiàng gong
1.旧时妇女对丈夫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此也要得一半价钱,极是便宜的。但我家相公不在,一时凑不出许多来,怎么处?」
2.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他是江湖名士,称他柳相公才是。」《儒林外史》第二回:「顾老相公家请的一位先生,姓周,官名叫做周进。」
3.年轻俊美的男演员或男性性工作者。《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们当著这班人,敢则不敢提小旦两个字,都称相公。」
《國語辭典》:相公堂子  拼音:xiàng gong táng zi
古时男性性工作者的住所。《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贾大少爷是懂得相公堂子规矩的,此时倚酒三分醉,竟握住了奎官的手,拿自己的手指头在奎官手心里一连搯了两下。」《九尾龟》第一一七回:「无论再是什么王侯大老,别人轻易见都见他不著的,只要看了这些相公,就说也有笑也有,好像是自己的同胞弟兄一般,成日成夜的,都在相公堂子混搅。」
分類:寓所
《國語辭典》:万福(萬福)  拼音:wàn fú
1.全福、多福。《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文选。陆倕。石阙铭》:「翼百神,褆万福。」
2.旧时妇女裣衽时,多口称万福,后因沿称裣衽之礼为万福。祝人一切吉祥如意、身体健康。也称为「万福」。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见袅袅娜娜走出房来,道了万福。」
《國語辭典》:清净(清淨)  拼音:qīng jìng
1.清静不纷扰。《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红楼梦》第十回:「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往你们那是非场中闹去。」
2.清纯乾净。《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古来有生人投于中,不可作油,此水顿清净。」《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况且清净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来蹧蹋?」
3.佛教用语。指离恶行过失、烦恼垢染。南朝梁。王僧孺〈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净。」唐。张谓〈送僧〉诗:「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國語辭典》:入门(入門)  拼音:rù mén
1.进门。唐。杜甫〈草堂〉诗:「入门四松在,步屧万竹疏。」《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入门,守卫皆搜检,以至郑后腹脐间亦不免摸过。」
2.学问初得门径。宋。陆游〈跋兰亭序〉:「观兰亭当如禅宗勘辨,入门便了。」《清史稿。卷四八○。儒林列传一。高愈列传》:「足下有志圣贤,当以念台刘子《人谱》、《證人会》二书入门,且无哓哓于紫阳、姚江之辨也。」
3.妇女嫁到男家,成为男家的一员。元。无名氏《勘金环》第二折:「我入门来多少闲枝节,做丈夫的把我来迎门儿儸惹,做婶子的把我来劈面儿相截。」《红楼梦》第四回:「我家小爷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门。」
4.初步、浅学,多用为书名。如:「国学入门」、「珠算入门」。
《國語辭典》:绸缪(綢繆)  拼音:chóu móu
1.亲密、缠绵。《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二》:「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清。龚自珍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词:「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
2.缠缚。引申为修补,使之坚固。《诗经。豳风。鸱鸮》:「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3.花朵稠密的样子。《文选。左思。吴都赋》:「荣色杂糅,绸缪缛绣。」
《漢語大詞典》:绸缪未雨(綢繆未雨)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自説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后以“绸缪未雨”或“未雨绸繆”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水患诗》:“消遣残冬易,绸繆未雨难。”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当此绸繆未雨之时,为兴学育才之事,若追亡救火之急,犹恐其不能以立国也。”参见“ 未雨绸繆 ”。
《漢語大詞典》:云影(雲影)
(1).云的影像。 南朝 梁元帝 《夜宿柏斋》诗:“烛暗行人静,帘开云影入。” 宋 叶梦得 《满江红》词:“云影淡,天容窄。晓风漪十顷,暖浮晴色。”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这些时想晨鐘暮鼓,马足车尘,细看来恰便似云影空中尽。” 沙汀 《夏夜》:“水田明晃晃的,倒映着天光云影。”
(2).比喻妇女的美发。 宋 黄机 《眼儿媚》词:“鬔鬆两鬢飞云影,鈿合未梳妆。” 宋 陈著 《洞仙歌·次韵花蕊夫人》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云影鬅鬙翠山远。”
《國語辭典》:红妆(紅妝)  拼音:hóng zhuāng
1.妇女的妆饰多红色,故称为「红妆」。《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也作「红装」。
2.泛指妇女。唐。李中〈采莲女〉诗:「晚凉含笑上兰舟,波底红妆影欲浮。」也作「红装」。
《國語辭典》:公主  拼音:gōng zhǔ
天子或国王的女儿。《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晋。石崇〈王明君词。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
《國語辭典》:红粉(紅粉)  拼音:hóng fěn
1.脂粉。唐。杜牧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诗:「雾冷侵红粉,春阴扑翠钿。」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
2.喻指女子。唐。孟浩然 春情诗:「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唐。李商隐 马嵬诗二首之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3.比喻落花。唐。岑参 长门怨诗:「绿钱侵履迹,红粉湿啼痕。」宋。辛弃疾〈满江红。家住江南〉词:「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國語辭典》:北堂  拼音:běi táng
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主妇居处的地方。如:「萱茂北堂」、「莱䌽北堂」。《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篚。」唐。韩愈〈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后引申为母亲的代称。
《國語辭典》:银钩(銀鉤)  拼音:yín gōu
1.银制的帘钩。唐。太宗〈赋帘〉诗:「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唐。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2.形容书法曲劲有力。《晋书。卷六○。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唐。白居易〈鸡距笔赋〉:「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作银钩。」
《國語辭典》:宜人  拼音:yí rén
1.适合于人生活的。唐。杜甫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2.明、清两朝,称五品命妇为「宜人」。《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清。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微飔略振,秋气满于窗户,母宜人生时之所常过也。」
《國語辭典》:下山  拼音:xià shān
1.到山下去。如:「我们学校位于山上,住校同学通常只有周末才能下山逛街。」
2.下台,到台下。《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众社官都在献台上,……又一个唱喏与上山、下山的社官。」
3.喻指妇女为夫所弃。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八。乙卯闯宫》:「后来偶值一豪家少妇,以失行下山者,侍饮于客座,谈及妖书之作祟。」
《國語辭典》:阿母  拼音:ā mǔ
称谓:(1)称母亲。《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2)称乳母。见通俗编。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