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57,分238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宗隐(字 处道 )
司马宝(字 弘文 )
慕容盛(庙号 中宗 昭武皇帝、昭武帝、燕昭武帝 字 道运 长乐公 )
宗炳(字 少文 )
卞承之(字 敬宗 )
韩延之(字 显宗 鲁阳侯 )
司马元显(字 朗君 )
宗彧之(字 叔粲 )
晋安帝( 安皇帝、安帝、晋安帝 司马德宗 字 德宗 )
雷次宗(世称 雷居士 字 仲伦 )
北魏明元帝( 拓跋嗣 齐王 庙号 太宗 明元皇帝 )
垣护之(字 彦宗 益阳县侯 壮侯 )
张邵(字 茂宗 临沮伯 )
范晔(世称 范宣城 字 蔚宗 武兴县五等侯、武兴县侯 塼 )
其它辞典(续上)
宗敞(别称 南凉王 )宗隐(字 处道 )
司马宝(字 弘文 )
慕容盛(庙号 中宗 昭武皇帝、昭武帝、燕昭武帝 字 道运 长乐公 )
宗炳(字 少文 )
卞承之(字 敬宗 )
韩延之(字 显宗 鲁阳侯 )
司马元显(字 朗君 )
宗彧之(字 叔粲 )
晋安帝( 安皇帝、安帝、晋安帝 司马德宗 字 德宗 )
雷次宗(世称 雷居士 字 仲伦 )
北魏明元帝( 拓跋嗣 齐王 庙号 太宗 明元皇帝 )
垣护之(字 彦宗 益阳县侯 壮侯 )
张邵(字 茂宗 临沮伯 )
范晔(世称 范宣城 字 蔚宗 武兴县五等侯、武兴县侯 塼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姑臧人。仕姚兴为凉州别驾,迁太府主簿。弘始四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秃发傉檀自称南凉王,兴遣敞往聘。敞父燮尝以敞兄弟托傉檀,相语甚欢。六年傉檀去年号,纳款于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燕西河介休人,字处道。性至孝,年十三,便有成人之志。专精好学,不以兵难易操。仕于后燕主慕容垂,历尚书郎、太子中舍人、本州别驾。
人物简介
简介
司马宝(?-?),字弘文,东晋宗室,晋元帝玄孙,武陵威王司马晞曾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3—401 【介绍】: 十六国时后燕国君,鲜卑族,字道运。慕容宝庶长子。初依叔父慕容冲,冲被杀,遂归慕容垂,封长乐公。慕容宝即位,进长乐王。宝为顿丘王兰汗所杀,遂起兵斩汗,称帝。后又贬称庶人天王。为部下所杀。在位四年。全晋文
盛字道运,垂孙,封长乐公,父宝嗣垂位,进爵为王,宝为兰汗所杀,攻汗斩之,以长乐王称制,改元建平,寻僭即皇帝位。以晋隆安五年为其下段玑等所杀,在位四年,谥曰昭武皇帝,庙号中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5—443 【介绍】: 南朝宋南阳涅阳人,字少文。宗承孙。好琴书,善图画,精于言理。曾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屡征不应。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古有《金石灵》曲,久已绝响,唯炳能通,文帝命乐师杨观从之就学。全宋文·卷二十
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晋太元隆安间,刺史殷仲堪、桓玄辟主簿,举秀才,不就。义熙中,武帝领荆州,辟主簿。后召为太尉参军,又辟太尉掾。宋受禅,徵太子舍人。文帝即位,征通直郎,东宫建,征太子中舍人庶子,衡阳王义季命为咨议参军,皆不就,有集十六卷。
人物简介
全晋文
承之字敬宗,安帝时为光禄勋,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全晋文
延之字显宗,南阳堵阳人,义熙中,建威将军司马休之以为录事参军,转平西府治中,与休之俱奔姚兴,刘裕入关,又奔于魏,为虎牢镇将,封鲁阳侯。
人物简介
简介
司马元显(382年-402年)字朗君,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晋朝宗室,会稽王司马道子之长子,东晋晚期权臣,受封为会稽王世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2—431 【介绍】: 南朝宋南阳涅阳人,字叔粲。宗炳从叔。早孤,家贫好学。屡征辟不就。宋文帝元嘉初,使陆子真观采风俗,三诣,彧之辞疾不见。子真还,表荐之,又不就。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2—418 【介绍】: 即司马德宗。东晋皇帝。孝武帝长子。孝武帝太元十二年,立为皇太子。孝武帝死,继立。性愚痴,自少及长,口不能言。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执政。安帝元兴初,桓玄杀司马道子父子,明年,代晋称帝,废帝为平固王,拘于寻阳。义熙元年,刘裕讨平桓玄,迎还建康。后刘裕谋禅代,密使人杀之。在位二十三年。全晋文·卷十二
帝讳德宗,字德宗,孝武帝长子,太和二十一年九月即位。改元三:隆安、元兴、义熙,在位二十二年。刘裕使王韶之弑之,谥曰安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6—448 【介绍】: 南朝宋豫章南昌人,字仲伦。少入庐山,事沙门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隐退累征不就。宋文帝元嘉十五年,于鸡笼山开馆教授,聚徒百余人。后又筑招隐馆于钟山西岩下,为皇太子及诸王讲《丧服经》。次宗不入公门,乃使自华林东门入延贤堂就业。全宋文·卷二十九
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本州辟从事,员外散骑侍郎、征并不就。元嘉中征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除给事中,不就,加散骑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2—423 【介绍】: 即拓跋嗣。北魏皇帝。鲜卑族。道武帝长子。道武帝天兴六年,封齐王,拜相国。道武帝为子绍所杀,嗣杀绍即位。即位后,继续重用汉族人士。命奚斤破倍泥等部落,徙新民于大宁,计口授田,给农器。神瑞二年,因连年霜旱,云中、代郡民多饿死,听崔浩、周澹计,徙民山东,就食于定、襄、冀三州,劝课农桑。泰常七年,闻宋武帝刘裕死,命奚斤等攻宋,陷滑台,逼虎牢,攻占青、兖诸郡。八年,筑长城,自赤城至五原二千余里,备置戍卫,以御柔然。帝好览史传,曾撰《新集》三十篇。在位十五年,庙号太宗。全后魏文·卷一
帝讳嗣,道武帝长子。天兴六年封齐王,天赐六年十月即位。改元三:永兴、神瑞、泰常。在位十五年。谥曰明元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5—464 【介绍】: 南朝宋略阳桓道人,字彦宗。宋文帝元嘉初为殿中将军,累迁钟离太守。随王玄谟伐魏,有功,领济北太守。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南郡王刘义宣起兵争位,护之率水军大破之。迁徐州刺史,封益阳县侯。后拜青、冀二州刺史。孝武帝大明三年,随沈庆之平竟陵王刘诞,迁豫州刺史。坐聚敛货贿,免官。寻起为太中大夫,未拜,卒。谥壮侯。全宋文·卷三十九
护之字彦宗,略阳桓道人,初从武帝征司马休之,为世子中军府长史,兼行参军。永初中补奉朝请。元嘉初为殿中将军北高平太守。迁宣威将军钟离太守,寻加建武将军,领济北太守。孝武起义,以为宁远将军冀州刺史。孝建初征为游击将军,加辅国将军,迁宁朔将军徐州刺史,封益阳县侯。免,复为游击将军,迁大司马、辅国将军、南东海太守。未拜,复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历城,进宁朔将军兼督徐州诸军事。大明中征为右卫将军,转西阳王子尚抚军司马临淮太守。出为持节、督豫司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豫州刺史、淮南太守,免。大明八年,复起为太中大夫。未拜,卒,年七十,谥曰壮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茂宗。张裕弟。晋时,初为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刘毅为亚相,士辐凑其门,独邵不往,受刘裕赏识。刘裕出征,邵悉心政事,颇合裕意。入宋,以功封临沮伯。宋文帝元嘉五年,转雍州刺史。坐营私蓄聚,免官削爵。后为吴兴太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8—445 【介绍】: 南朝宋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字蔚宗。范泰子。少好学,善文章,能隶书,晓音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初为彭城王刘义康冠军参军。后为檀道济司马,随军北征,迁尚书吏部郎。文帝元嘉九年,触犯义康,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取诸家而作《后汉书》。十七年,义康以专权被黜,晔迁左卫将军,官至太子詹事。二十二年末,因涉及孔熙先等欲迎立义康事,被杀。狱中作《与诸甥侄书》,述所撰《后汉书》意旨。全宋文·卷十五
晔字蔚宗,泰少子,小字塼,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侯。义熙末为武帝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宋受禅,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服阕,为檀道济征南司马,领新蔡太守。寻为司徒从事中郎,迁尚书吏部郎。文帝即位,左迁宣城太守。寻为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母忧服阕,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与孔熙先等谋立彭城王义康,事泄,弃市。有《后汉书》九十七卷,集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