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细蝶(细蝶)  拼音:xì dié
一种黄底黑纹的蝴蝶。分布在台湾中央山脉深山地区,数量很多。
《國語辭典》:石蕊  拼音:shí ruǐ
植物名。一种地衣,山石蕊科山石蕊属。属裸果地衣类,子器柄分生多数小枝,色灰白或淡黄,高十至十五公分。早春青翠,端开四叶。子囊盘小,褐色。可用来制成蓝色粉末,溶于水,作为化学试验的指示剂,亦为寒带地区冻原冬季驯鹿等之主要食粮,也称为「驯鹿苔」。
《漢語大詞典》:雪鸡(雪雞)
常年积雪的山地所产的一种鸡。 碧野 《雪路云程》:“从这下去,你就可以看见雪鸡和雪莲了,那里的雪鸡每只都有八斤重。”
《漢語大詞典》:山徼
(1).山地边塞。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吐谷浑》:“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譁;束刃踰山徼,张翼纵漠沙。”
(2).山中地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 晋寧 乃 滇池 南一坞稍开……总计南北不过十五里,东西不过三十里,不及诸蛮酋山徼一曲也。”
《漢語大詞典》:平峒
亦称“ 平窿 ”。 在山地开采矿床时所挖掘的有直通地面出口的水平通道。供运输矿石、材料、人员及通风、排水之用。 何永鳌 《火焰山上四十天》:“中午,为了继续查明 火焰山 区赤铁矿的储量,他们在半山腰找到了一个从前老乡挖过煤的平峒。”
《漢語大詞典》:龙井寺(龍井寺)
寺庙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南山地中。历史悠久。寺内有井,称为 龙井 ,寺因以得名。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游迹》诗:“遂令 龙井寺 ,远配 虎溪桥 。”
《漢語大詞典》:山炮
适用于山地作战的一种轻型榴弹炮。旧称过山炮。炮身较短,弹道较弯曲,射程较近,重量轻,便于搬运。
《國語辭典》:象龟(象龜)  拼音:xiàng guī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爬虫纲龟鳖目龟科。背甲直径可达一点七公尺,为世界上最大型的龟。背甲中央穹起,鳞十一枚,具斑纹,缘鳞在两旁各有七枚,缘鳞前部中央有一枚颈鳞,后部中央有臀鳞。头大颈长,可抬高一公尺。皮坚韧,略皱,色多青黑。栖于河滨,食鱼、虫、杂草。
《漢語大詞典》:岩陆(巖陸)
山地,山中。 晋 戴凯之 竹谱:“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或茂沙水,或挺巖陆。”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採殊才於巖陆,拔翘彦於无际。”
分類:山地山中
《國語辭典》:江州车(江州車)  拼音:jiāng zhōu chē
一种独轮的手推车。《事物纪原。卷八。舟车帷幄部。小车》:「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著七辆江州车儿。」
《漢語大詞典》:天菩萨
也称“英雄结”。彝族男子头饰。主要流行于四川大小凉山地区。男子额前留一小撮2~3寸长方形头发,编成一至二条小辫,裹以数丈长的青、蓝布帕包头,在右前方扎成细长锥形,指向天空,以示英武,故称。源于原始的对天崇拜。
《國語辭典》:藜芦(藜蘆)  拼音:lí lú
植物名。百合科藜芦属,多年生草本。茎青紫,高二、三尺,叶扁平,椭圆形,有平行脉。圆锥花序顶生,春日开花,花被片六枚,紫黑色。蒴果卵形。根有毒,供药用。也作「藜芦」、「鹿葱」。
《国语辞典》:茵芋  拼音:yīn yù
植物名。芸香科茵芋属,常绿灌木。生山地,高约可达二公尺。叶互生,椭圆形,密被透明油点。圆锥花序顶生,夏开白花。果球形,熟则色红。全体平滑有香气,茎叶皆有毒。也作「茵蓣」。
《漢語大詞典》:长白山脉
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段山地的总称。东北起自完达山,西南延至千山,海拔大部在500~1000米。2000米以上高峰集中在中、朝边境的白头山附近。中国重要林区,特产人参。
《漢語大詞典》:塘坟(塘墳)
近海盐区无山地,盐民死后在海堤下部掘一缺口将棺材埋入,作为坟墓,称塘坟。 何云祥 《嫂嫂》:“我向四周围亮了下电筒,准备坐下去。猛地看见了塘脚边的‘塘坟’,这正是爹的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