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历图(曆圖)
记载岁时节候的图。俗称春牛图。 明 袁宏道 《村居杂题》诗之一:“邻叟询难字,田家掛历图。”
《漢語大詞典》:神御殿
即原庙。古代安放先朝帝王御容、牌位而岁时祭祀的处所。宋史·礼志十二:“神御殿,古原庙也,以奉安先朝之御容。”
《漢語大詞典》:圣人师(聖人師)
传说 项橐 七岁时曾问难 孔子 而为之师,因称。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秦 项橐 七岁为圣人师。”参阅战国策·秦策五《淮南子·修务训》
《國語辭典》:试儿(試兒)  拼音:shì ér
旧时于小孩满周岁时,长辈将书本、算盘、笔墨等各种物品摆在孩子面前,让他随意抓取,藉此预测其未来志向和性情的一种习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也称为「抓周」。
《漢語大詞典》:长术(長術)
(1).长远的办法。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非长术也。”
(2).大路。 南朝 梁 何逊 《登石头城》诗:“连檣入迴浦,飞盖交长术。”
(3).推算岁时月日的方法。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陈厚耀》:“所著书……又有《春秋长术》十卷,乃左传分类中一门,为补 杜预 长术而作。” 清 汪日桢 有歷代长术辑要
《漢語大詞典》:饲雀(飼雀)
《后汉书·杨震传》“父 宝 ” 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载: 震 父 宝 九岁时“见一黄雀为鴟梟所搏,坠於树下,为螻蚁所困”,遂取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伤愈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再拜”致谢,并赠白环四枚,云:“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因以为典。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聚花聊饲雀,穿池试养鱼。”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饲雀曾传庆,烹蛇詎有殃;弢弓褌劲鏃,匣剑淬神鋩。”参见“ 衔环 ”。
分類:九岁岁时
《國語辭典》:衔环(銜環)  拼音:xián huán
汉时杨宝曾救治遭鸱枭袭击的黄雀,后黄雀伤瘉飞走。某夜有黄衣童子赠杨宝白环四枚。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以衔环比喻报恩。唐。王缙〈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早回家乡,誓当衔环结草。」
《漢語大詞典》:除贫(除貧)
送穷。旧时岁时风俗之一。 明 郎瑛 七修续稿·辩证·送穷:“《四时宝鑑》曰:‘ 高阳氏 之子,好衣敝食糜,时号贫子。’正月晦日死巷,世作糜粥破衣,是日祝於巷,曰除贫。故 退之 《送穷文》曰:‘正月乙丑晦。’ 姚合 诗曰:‘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参见“ 送穷 ”。
《國語辭典》:送穷(送窮)  拼音:sòng qióng
中国传统岁时民俗。指祭送穷鬼或穷神。日期各地有不同说法:一说在正月二十九日,即「晦日」送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三。号穷子》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一说在「人日」的前一日,即正月初六送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九。送穷鬼》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另也有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国语辞典》:糁盆(糁盆)  拼音:sǎn pén
中国传统岁时民俗。旧俗于除夕祭祀先祖及百神时,焚烧松柴以送神的火盆。《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初如萤火,次若灯火。千条蜡烛燄难当,万座糁盆敌不住。」也作「籸盆」。
《漢語大詞典》:碧玉年
犹妙龄。多指女子十六岁时。 唐 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 梁 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叶玉森 《浮生迭和忆园》:“真如梦幻黄金界,犹未分明碧玉年。”
《漢語大詞典》:顶生王(頂生王)
佛教传说有 善住王 ,登王位八万四千岁时,头顶生一肉疱,不以为患,满十月,疱即开剖生一童子,其形端正奇异,父王欢喜,因名 顶生 。既长为 金轮王 ,征服四天下,谋为 忉利天帝 ,不成,遇恶病而死。后身为 释迦佛 。佛教有顶生王故事经。参阅大般涅槃经卷十二。
《漢語大詞典》:掣笔郎(掣筆郎)
晋 代 王献之 七八岁时学习书法,其父 羲之 “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復有大名!’”见晋书·王献之传。后因以“掣笔郎”称誉幼年善于学书者。 宋 苏轼 《赠王觏》诗:“何人生得寧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
《漢語大詞典》:阚月(闞月)
太平御览卷三九八引 三国 吴 谢承 《会稽先贤传》载, 阚泽 十三岁时,梦见自己的名字悬在月中,后遂升进。后即以“闞月”比喻人才名著称于世。 唐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诗序:“乃当名悬 闞 月,德贯陈星。”
《国语辞典》:茶素  拼音:chá sù
1.咖啡碱的别名。参见「咖啡碱」条。
2.广东人称大年夜守岁时,用些茶点瓜果,边吃边谈的情况为「茶素」。
《國語辭典》:换牙(換牙)  拼音:huàn yá
乳齿逐一脱落,由恒齿长出替换的现象。一般人在六岁到八岁时开始换牙,十二岁到十四岁时全部换成恒齿。
《漢語大詞典》:拿周(拿週)
抓周。旧俗,父母在子女周岁时,陈列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任凭其抓取,用以预测其志向爱好。《英烈传》第五回:“一日两,两日三,早已是满月儿、百禄儿、拿週儿。”参见“ 抓週 ”。
《國語辭典》:抓周(抓週)  拼音:zhuā zhōu
旧时于小孩满周岁时,长辈将书本、算盘、笔墨等各种物品摆在孩子面前,让他随意抓取,藉此预测其未来志向和性情的一种习俗。《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又在庙上买了许多耍货,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周儿。」也称为「试周」、「试晬」、「试儿」。